第一章 H-1A B-3A-D次试飞事故
故事纯属虚构 如有雷同,他抄我的(划掉)
故事纯属虚构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本故事纯属虚构 部分设定并不按现实要求来
HA-4619无人城市-试飞城市——试飞-飞行机场,夏日高温之中无数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这架“三角形机体”的“飞车”——B-3A-D次的试验飞行,或者称之为试飞
不出意外的话将是这架T-1型的最终试飞。(注释:T等于Test(测试)的缩写)
(不出意外的,出了意外(划掉))
亮眼的H-1A型悬浮式电动汽车停在跑道上进行着最终的起飞前检查,汽车机尾的“正长方体”引擎与只有单排起落架的两旁的“起落引擎”格外显眼。
驾驶员正在检测悬浮车的油量、各种警报器、起到升降舵和方向舵作用的引擎微动器、负责V.T.O.L.(垂直起降)作用的起落引擎与起落引擎一旁的和飞机副翼一样起到横滚作用的横滚引擎,之后就是进行执行最终起飞时的起飞前检查单。
而H科技的工作人员则是执行一人一区域负责检查,没有人敢有一丝松懈,除了...
“老王,你这么摸鱼不好吧”一个工作人员看着摸鱼,一手拿着保温杯,一手用H科技工装服扇风的老王。
“怕啥”老王表示无所畏惧,甚至开始‘邀请’:“小于啊,这你刚来,你就不知道了...咱们这东西有多安全你也不是不知道,反正我已经拿高级检测机器检测完我负责的地方,喏,就是尾部那四台引擎,都检查过了的。”话没说完老王喝了一口保温杯里的温水继续说“再说从A-13次试飞后就完全没加新的东西了,从A-19次试飞之后每个驾驶员也都没有报告这架飞机存在问题”
然后老王又指向一些工作人员“你看他们,他们不也没咋干活吗?呵呵,这群人啊,我还算努力的了”
小于发现了这个事情...“好像是哦”很明显的,小于已经被这个“摸鱼文化”进行同化了
上午10:00 汽车启动了尾部四台引擎,得益于轮式起落架的缘故,所以这辆车可以和飞机一样进行滑跑起飞。
几秒后驾驶员推动起落引擎的油门杆,这辆车向着前上方冲刺。
汽车在500英尺高度在城市中犁地,啊不,写错了...是掣驰...
10:37分 砰!!!一声巨响。
ECAM显示3、4号引擎相继失效,而且汽车开始向右下倾斜,快速向下俯冲,应急逃生舱系统彻底失效、液压油小幅度泄露等一系列故障。
(飞机电子中央控制器,在这里用于航空器-就是这辆悬浮汽车)
“MaydayMaydayMayday!双发失效!3、4引擎失效!”驾驶员发出航空届最高级的求救词语,可是无线电却是无尽的寂寞(不懂Mayday的可以简单理解为“SOS”)
驾驶员看了机尾四个引擎的相机 3、4引擎摄像头已经无法连接,正在循环播放着前5秒的“死亡回放”
残存的1、2引擎摄像机与3、4号引擎的回放诉说着一个恐怖的事实,让驾驶员倒吸一口凉气
时间回到90天前,也就是三个月以前的A-38次试飞任务中驾驶员将汽车迫降在了一片草原
如果距离机场太远,动力能源和距离不够无法选择只能降落非机场是迫降。而且就算能回机场驾驶员不保证是否可以返回机场,进而降落在野外(不适合的地方)就是迫降。
而A-35飞行的驾驶员并未报告她已经发现的可能存在的问题而当H科技在事后调查时,她说其实听到了引擎异响但因为当时担心自己岌岌可危的考核成绩,听到了,然后并未在意就被慢慢的忘记了
在事后维修小组与检查小组也没能发现这致命的问题,这架悬浮汽车的维修通过了验收。或许它的命运已经被注定
H-1A的机尾四台发动机因为考虑平衡等原因,引擎是完全将外壳裸露在外的。而这次飞行就把这样做的劣势显现出来了。
3号引擎的挂架在A-35次飞行中已经有所损坏…A-38飞行迫降更是加重了损坏程度,接下来的发动机随着每一次的飞行慢慢进一步的损坏、被腐蚀,加以机械疲劳。
汽车尾部的三号引擎引擎挂架嘎吱一声断裂,与挂架同时断裂的还有引擎的输油管,三号引擎随之向着四号引擎冲去,将四号引擎一并撞掉( 丢 三 落 四 )
引擎输油管“牵扯”到了一部分液压管随后被引擎挂架划开了一道小口子,液压油随之流出,而液压油管路又将独立运行的弹射座椅的启动管路与弹射燃油供给管路扯断
“汽车内部可能存放有炸弹,3、4号引擎爆炸中被摧毁了!”
而几乎爆炸响起的同时,驾驶员下意识的双手紧紧的抓住了U形操纵杆。扫视完成ECAM与与发动机摄像机之后过了几秒,一手继续抓着操纵杆并且向左打方向,横滚引擎开始缓慢的工作,因为只是用于横滚作用,所以推力并不算高。
一手推动右侧起落引擎油门杆,试图将这辆悬浮汽车拉回蓝天,可是起落引擎的设计定位虽然是推力大,但是启动缓慢...
而且无论驾驶员怎么呼喊,无线电都是没有任何反应的...
为什么?因为这辆汽车的无线电系统正在关闭状态,H科技方在起飞后才意识到这个事情,而驾驶员甚至完全不知道这件事,而H科技只能通过雷达查看位置...而这个汽车的型号是特制的无线电机器,只有在启动时才能被开启,而测试型是需要检查时让工作人员从外部开启的,正常情况其实是可以点击无线电启动按钮进行启动的,但是很可惜的是这个测试型号做的仓促(负责启动无线电的工作人员也摸鱼了)
Terrain!Terrain!PullUp!(地形!注意!拉起!)
EGPWS(增强型近地警告系统)似乎在提醒着什么,但是当驾驶员的目光像两边看只能看到汽车的三角翼
(工程师沉迷工程美学而忘记人体工程学Belike)
起落引擎仍然在缓慢启动,突然又响起来一声巨响————————
!!!砰!!!!隆隆隆
三角形汽车的角度正在向上试图爬升,可突然的右侧角砍入一栋大楼,汽车残留的右侧角与楼梯发出了令人牙酸的刮划声,就像猫挠玻璃的声音加上手指甲刮划混凝土或者水泥板带来给你的感觉,而大楼楼体中不时落下的残块也在不断敲打汽车右侧角
汽车的角度因为进入楼体,所以墙体带来的阻力使得这架飞机不可控的非自主向右下偏移,而驾驶员试图拉回飞机,可由于液压油已经低至半值所以收效甚微。
汽车在转角依靠动力冲出了大楼,汽车开始向右螺旋向下坠,而驾驶员推动起落引擎油门杆,左发动机70%,右发动机推满试图改正
可是因为起落引擎刚提到了是推力大启动慢,所以收效仍然甚微,现在的汽车已经“回天无力”
右角触地擦出火舌,右侧起落架引擎,因为大功率运行加以右角的高温火舌与进入许多建筑碎屑将引擎损坏,但此时仍可保持最高35%的推理,可随后右角继续摩擦,左侧引擎推力仍在70%,角度来到了55度,这下将各种线路影响彻底损坏,右侧起落引擎不再产生推力,推力数值逐渐降低,而左侧引擎的推力仍在持续输出,驾驶员减小左侧起落引擎的油门杆试图进行减速,可是动力并不是瞬间消失的
汽车向右侧横滚角度已经达到近乎90度,而因为重力与机尾残存的两台引擎带来整车“向前方倒”的趋势。
最终这辆汽车以180度的角度与地面发生了碰撞并摩擦移动将近200M+的距离,最终因为高温、油量泄露、引擎推力尚未耗尽等种种原因,过了1.7S之后引发了爆炸,爆炸之后部分机体碎块由于爆炸原因继续向前冲击
一年后H科技发布的空难事故调查征侯,揭露了恐怖的事实...
哪怕A35与A38驾驶员安全降落或者报告问题,哪怕老王再怎么检查...
这场事故的过错也不应他们承担或完全承担;这些隐患都是难以发现而极易发生的
将这种“正长方体”的特殊引擎完全外置的危险性过于庞大
之后的H科技为机尾四台制作了包裹式完全固定装置,又给起落引擎优化使其更不易熄火并同样也装配上固定装置,这个问题才终于算是被解决了
而且汽车三角翼的设计更不容易让驾驶员察觉可能存在的撞击,而且会出现更大的视野盲区,所以进行了大改进
而且H科技内部人员也进行了一波“大洗牌”
各种线路被优化制作
现在,这座试飞用途的城市已经禁止出入,而大门处则有一个纪念碑,纪念碑处写着“隐患不会警告你,不发现、不报告就只会害你”
现在H科技的格言是“发现并报告隐患你是这个👍🏻,发现还不报告你是这个👎🏻”
这座城市目前除了一个人之外其他人全部禁止进入…这个人就是驾驶员的爱人...这名爱人每天都在这座城市中...你问我她在干什么?嗐,她就那样,习惯就好,她在等待...她在等待一个人
等待谁?等待一个永远也回不来的人...
愿那些等待着的他/她们的人终会等到黑匣子‘水落石出’的时候吧...
(愿马来西亚航空(马航)MH370的黑匣子会被找到,愿那些等待的人没有浪费一切青春时光却等不到空难调查结果)
最后
让我们向本故事中虚构的事故(空难)中
不幸遇难的一人
发以真切的、深切的、发自内心的哀悼与缅怀
那些等待着MH370的每一个人
MH370,我们在等你
2025年6月20日 18:15:10
(第一发布版(实际B版))
2025年6月20日 21:46:30
(第二发布版(实际C版))
2025年6月21日 16:53:04
(第三发布版(实际E版))
(V3-01-1A-A-B发布版(E版更改章节名))
(现版本:V3-01-1A-A-B发布版)
实际小说名称:H-1A第一次最终测试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