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寻访精品逢雅集
书名:扶“窑”直上 作者:苨妮 本章字数:3069字 发布时间:2025-06-23

苏沐瑶将瓷盒小心放好,一抬头,发现伙计正对着她笑。


“公子一进来就能选中这款瓷盒,还爱不释手,说明您是行家,不如将它买回去?既美观又实用。”


苏沐瑶并无购买之意,却也礼貌地回应道:“黄家窑场的师傅手艺果然非凡,不知这位师傅尊姓大名?”


“听口音您不是外地人,眼光虽不错,却瞧不出这款瓷器出自叶怀瑾叶师傅之手,他可是我们黄家窑场制瓷技术最高超的工匠,在耀州无人不知,曾经在制瓷大赛中夺得头筹。”


叶怀瑾的大名苏沐瑶曾听父亲多次提起过,还说此人最擅长刻百鸟朝凤图,应早些想到才对。


“叶师傅嘛,听过听过,只是一时没想起来而已。我再去别家瞧瞧,若没碰到合心意的,再来看这款瓷盒。”


苏沐瑶担心伙计继续劝说他购买,快速离开。


伙计很不满,自语道:“跑得那么快,肯定不是实心实意购买的主,早知该拦着你,白白又摸又端详的,这么好的瓷盒都被你摸脏了。”


伙计拿起一块干净的布子小心翼翼擦拭架子上的瓷盒。


来到裴家店铺外,抬头瞧见匾额上有“裴记窑坊”四个大字,左下角刻着“贡瓷”,字虽小,却清晰可见。


苏沐瑶心头泛起一阵酸涩,曾属于苏家的两个字,如今却赫然镌刻于别家店铺的匾额之上。


她吞下酸涩的感觉,迈开步伐走进裴家店铺,先用目光将整个店铺扫视一遍。


裴家的瓷器以釉色取胜。一件瓷碗摆在显眼的位置,釉色纯净淡雅,犹如雨后初晴的天空。凑近细看,釉面匀净光洁,没有一丝瑕疵。


接着她的目光被一只小巧的瓷枕吸引。


那瓷枕呈如意形,两端微微上翘,线条流畅。枕面中央,一组白褐相间的绞胎团花格外夺目,圆形莲花分出五瓣梅花状花蕊,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两侧的莲花蕾图案稍小,却也纹理清晰,如含苞待放的花朵。


苏沐瑶忍不住伸手轻轻触摸,感受着瓷枕表面的细腻与光滑,还有那独特的纹理。


不知何时,店铺的掌柜走到苏沐瑶身边,微笑着介绍道:“裴家世代烧制瓷器,绞胎工艺更是传承多年,每一件瓷器都倾注了匠人的心血。公子瞧的这件是裴家家主亲手制作而成,绝对是瓷枕中的精品。”


苏沐瑶点头认可,很快目光又被一旁的瓷瓶吸引,忍不住走过去。


眼前的瓷瓶造型典雅,瓶身的绞胎纹理或如行云流水,或似木纹丝丝缕缕,自然而又生动。釉色纯净无瑕,在光线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与绞胎纹理相互映衬,更显瓷器的韵味。


掌柜继续说:“您现在看的这款是裴家公子所制,我家公子不仅长得一表人才,制瓷的技艺也是年轻一辈中的翘楚。鄙人认为公子很适合买这款瓷瓶,因为您看着比我家公子小不了几岁。”


苏沐瑶心中慨叹,裴家公子年纪轻轻竟有这般技艺,不由对他的年纪产生兴趣。


“掌柜说得极是,不知裴家公子年方几何?”


掌柜以为对方是实心买主,诚心说:“我家公子还有两年行将弱冠。”


苏沐瑶心想:“才十八岁,的确比我大不了几岁。裴家有这等后辈,继苏家之后拿下贡瓷倒也合情合理。”


掌柜问道:“不如我将这款瓷瓶让伙计给您包上?”


苏沐瑶赶快拒绝:“先放着,待我去别家瞧过再说。”


掌柜目送主顾离开,转头对一旁的伙计说:“这位公子绝对是行家,一进来别的没瞧,专挑精品。”


伙计回应道:“可他看上去并非实心实意的买主。”


掌柜猜测道:“恐怕是来偷师学艺。”


伙计问道:“难道他是哪家窑场的公子?”


掌柜摇摇头:“耀州的窑场有多少家,哪家是什么情况,每家有几位公子我都清楚,而且每家的公子我都见过,这位公子看着面生,说不定是别的地方来的。大宋又不是只有耀州出产瓷器,汝窑、定窑、钧窑,还有景德镇,等等,不胜枚举,互相之间取长补短倒也正常。”


伙计强调道:“刚才那位公子的口音中多少还能听出有耀州口音,只怕是哪家藏起来的公子,掌柜您从来没见过。”


掌柜笑道:“你这小子观察倒仔细。不管他是哪里来的,仅凭细心观察瓷器想偷师学艺没那么容易。”


伙计说:“那我就放心了。”


苏沐瑶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满心都是刚才在三家店铺里看到的那些精妙绝伦的瓷器。


陈家窑的刻花工艺犀利洒脱,线条如灵动的画笔,在瓷坯上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图案,那股子利落劲儿让她明白,简洁有力的线条能够赋予瓷器鲜活的生命力。


黄家窑的镂空技艺精美繁复,每一处镂空匠心独运,玲珑剔透的花纹让她意识到,细节的雕琢为瓷器增添无尽的高雅韵味,使器物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裴家窑的釉色温润醇厚,恰似春日里最柔和的一抹暖阳,又像山间最澄澈的一泓清泉,流淌在瓷器表面,让人心生欢喜。还有精妙的绞胎工艺,白褐相间的纹理相互交织,如同大自然中最奇妙的画卷。苏沐瑶领悟到,独特的材质运用和烧制技巧能赋予瓷器别样的灵魂。


她暗自思忖,要为苏家打造精品瓷器,便要博采众长。


以陈家窑的刻花为骨,赋予瓷器简洁而富有力量的外形;用黄家窑的镂空作饰,在关键处点缀,增添精致与高雅;再融合裴家窑的釉色和绞胎工艺,为瓷器披上华美的外衣,注入神秘的内涵。


正当她想得入神,听到楚儿提醒的声音:“姑娘,前面是苏家的铺子。”


苏沐瑶抬起头,瞧见苏家店铺的大门紧锁,门上张贴着官府的封条,匾额不知被谁人摘下,弃置一边,店铺外已无往日繁华。


苏家的瓷器铺苏沐瑶小时候来过,后来因她是闺阁女儿家,父母不允许她出现在人多眼杂之地,便没再来过。


可小时候来过的几次见证的繁华还历历在目。


她仿佛再次看到比她大五岁的哥哥在瓷器铺跟着掌柜学习售卖瓷器的过程,不少客商进进出出。


还有父亲将刚刚烧制的精品拿来,摆在店铺最显眼处,很快引来不少人关注,没摆一会儿便被人买下。


苏沐瑶担心再想下去她会当街落泪,被人瞧去甚是不好,迅速赶走回忆,对楚儿说:“还好,苏家窑场没有被官府封了。”


楚儿担忧道:“瓷器铺给封了,若姑娘烧制了新的瓷器该去哪里售卖?”


苏沐瑶向街边瞧去,有许多售卖瓷器的摊位:“大不了像他们一样在街边摆个摊位。”


楚儿想着都觉得为难,可她听得出姑娘心意已决,便不再说什么。


再瞧一眼苏家的铺子,苏沐瑶依依不舍地迈开步子,脚步沉重地继续漫步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


她边走边沉思,窑场人手短缺,该去哪里寻几个有手艺的工人来帮忙。


正想着,许多男子从她身边蜂拥而过。


朝男子们要去的方向瞧去,只见那一处建筑上挂着一个匾额,上写“清风茶社”。


苏沐瑶纳闷,不过是个茶楼而已,为何能吸引如此多的人往哪里跑?


因为好奇,她拦住一位男子:“请问,为何大家都往茶楼跑?难道里面正在唱大戏?”


那人说:“公子有所不知,今日裴家公子在此举办鉴瓷雅集,赏鉴的瓷器均是耀州窑的精品,每家窑场都有人来,甚是热闹。懂行的不懂行的都来凑热闹,主要是鉴瓷的过程甚是有趣。”


“鉴瓷雅集?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没听说过也正常,是从去年才开始的,裴家公子说了,往后会每年举办一次。”


难怪她对此一无所知,去年她身在繁华的汴京,对华原县的一切自然是鞭长莫及,无从知晓。


苏沐瑶议论道:“茶楼不会也是裴家的?在这里举办恐怕是为给自家招揽生意?”


“公子好眼力,的确如此,所以说裴家公子年少有为,举办鉴瓷雅集不仅可以宣扬耀州的瓷器,还可让裴家的茶楼生意红火,真是一举两得。”


“不知鉴赏的瓷器是古玩还是新货?”


“公子可是问到点子上,这一点便能体现出裴公子的独到之处。他认为古玩没什么好鉴赏的,时间已证明它的价值,相反新货更需鉴赏,才能让时下之人明白工匠们的用心和技艺。故而,鉴瓷雅集均是新货,还是各家窑场刚刚烧制的精品。”


听到是精品,苏沐瑶兴致更浓,岂不是来此雅集便可将各家的精品一览无余?


她谢过那人后,向身后的楚儿说:“随我进去走一趟,目睹一下雅集的盛况。”


楚儿靠近姑娘小声说:“里面都是男子,姑娘去了恐怕不妥。”


“你我身着男装怕什么?再说往后你跟着我需多多与男子打交道,又何必担心不妥?不如趁此机会早早适应。”


楚儿只好点头:“我听姑娘的。”


“错!称公子。”


“我听公子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扶“窑”直上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