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宗室的出路
书名:双世探案录 作者:没了尾巴的鱼 本章字数:2616字 发布时间:2025-06-23

云驸马揭开盖布,一看之下就捋着胡子笑了:“还有老夫不曾喝过的,不错不错,今日就醉在你家了。”说着,从怀里取出一封信,递给方谨心,“你的。”

方谨心低头一看,是连书淮的笔迹,知道他是混在家书中送来的。于是先递给了慕容骜,说道:“连表哥的信,你先看看。”

慕容骜捏着信,也马上明白了连书淮的意思,不想让人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不然竹儿和阿谨是姐妹,她又能住在长公主府,而连书淮在琴州县的行动,恐怕也得到了慕容骞的支持,这些事情分开看,好像没啥,但是放在一起,就足够引起帝皇的忌惮了。

“最近外面传的话有些多,不过你们没怎么出门,应该还没有听说吧?”

方谨心看看慕容骜,能让云驸马这么郑重其事提出来的,那就是跟他们有关系的传言了。因此她笑着说道:“别说不出门,就算出门,我们也没地方听去啊。”

她跟慕容骜在京城都没有什么友人,楚家虽然有自己的消息来源,但是仅对商贾一类的感兴趣,不会去八卦,更不会去关注皇家宗室的消息。

因此方谨心笑道:“是什么?驸马爷特意这么一提,我倒是想知道了。”

“你就是不想知道,老夫也要告诉你。”云驸马笑着,一边打开一瓶酒,一边说道,“盛太傅不是为盛小姐求了简王府的婚事吗?如今传出话来,说是简王府大公子跟熊庄头的幼女有婚约。只是为了攀附盛家,挽回世子妃死亡给简王府带来的麻烦,这才赖掉了婚姻。甚至为了灭口,还诬陷熊家,说他们是大泽国的细作,将他们一家都关了起来。”

这段话让方谨心和慕容骜面面相觑,很明显,这就是有人想要救出熊氏一家而散布的谣言。让他们不解的是,熊氏一家都已经被下了大牢,还有什么人有这么大的能量,散布这样的谣言,去救他们?要知道熊庄头一家可完全经不起细究呢。

“你能猜到这些谣言的目的吗?”方谨心困惑地问道。

“胡家大小姐,听说被二皇子保了出来,现如今在哪里?”慕容骜沉吟着问道。

“既然是二皇子保出来的,自然是在二皇子府上了。”云驸马夹了一片方谨心摆放好的鱼片,不紧不慢地说道,“说是有了身孕,席贵妃特意去求了皇帝,看在二皇子成婚数年,还没有子嗣的份上,许她生下孩子,这才出来的。”

这个谣言,针对的不仅是简王府,盛家的名声也会因此受损。那么,谁会是最大的获利者呢?熊庄头一家?怎么可能,只要一查,就知道熊庄头的细作身份无可遁形,属于押解到京城就要杀头的那种。

所以这个谣言的目的是对着简王府,还是盛家呢?

“连表哥在信里说了什么?”见慕容骜又低头看信,方谨心问道。

慕容骜细细看完信,才说道:“大哥说,慕容骥不见踪影,王妃急疯了,不许他离开延平郡。要他派出人手去找慕容骥,找不到就让简王府陪葬。”

“确实是疯了。”方谨心还没来得及反应,云驸马先冷冷地开口了,“她让简王府陪葬?她是谁啊,皇上都不敢说这句话。”说着,他抬头问慕容骜,“这信里还写了啥?要紧不?不要紧的话你给我,我拿去给慕容慎那个老家伙看看,他管的都是些什么?一个王妃竟敢口出这样的诳语,让王府陪葬,怎么,庄家啥时候成了皇帝的外祖家了?”

慕容骜在信上扫了几眼,有几句牵涉到跟盛家婚事的,觉得不妥,因此收了信说道:“我让人跑一趟延平郡,让大哥重新写一封信过来。”

方谨心看着他们,想着简王府三个儿子,三个孩子妈。而且着三个孩子妈都各有后台。慕容骞的生母是太后赏的,慕容骜的生母是简王爷自己喜欢上,甚至不惜入赘的;而简王妃庄氏,确实是明媒正娶的王妃。

因此她摇了摇头,好笑道:“你们兄弟才三个,都闹不明白。那皇帝六个儿子,确实够闹上一阵子了。如今大皇子当将军去了,四皇子被贬黜了,三皇子说是游学去了是吧?五皇子别说想娶我七姐姐,就是没有七姐姐,他也对储位没有想法吧?现在就剩一个六皇子了,才豆丁点大的人,不知道二皇子在担心什么?”

“皇上正值春秋,到底立谁为储君,确实不好下定论。”云驸马抿了一口酒,说道,“但是争储管争储,光明正大地争,未必没人站在他那一边。可是这背地里……”

云驸马摇摇头,没再说下去。方谨心半开玩笑道:“所以皇上要是没这么多儿子就好了。”

“才六个儿子,多吗?”云驸马看了看方谨心,颇为感概地说道,“陛下作为皇帝,他的儿子还是不够多的。曾经的太祖皇帝有十四个儿子,太宗皇帝有二十个儿子。其实让皇上骄傲的是,他的孩子基本没有夭折的,所以排序也没有空缺的。”

太祖皇帝十四个儿子,最后成年的不过五个;而太宗皇帝的二十个儿子,成年的也只有七个。当今圣上六个皇子都活的好好的,实属不易啊。

“儿子多本来也无妨,但是都盯着储位就没意思了。”方谨心说着,想起自己国家历史上的那些皇帝,也像养蛊一样养儿子,都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最好就是让孩子们各有所好,别都盯着皇位,或许以后会少了很多的手足相残吧。”

譬如像五皇子,他喜欢经商,为什么就不让他去经商呢?非要说宗室子弟不可操贱业,那经商就是贱业?可是没有商人,天南地北的东西,怎么互通有无,人们又怎么能享受到异地异国的风土人情呢?

当然,皇帝和权贵是不担心的,他们有贡品。不仅本国的百姓需要上贡,要是有实力,还能让周边国家对自己上贡。所以商业一说,在皇帝看来,还真是无所谓呢。

云驸马似乎也想到了自己曾经目睹的一切,启盛帝的十一位兄弟,最后只剩下他和老九。可哪怕是这样,九皇子还是要远远地避开,才能成全这手足之情,也就是讽刺得很了。

云驸马因此转了话题:“宗室从来只有两个出路,要么参与治国,掌管一方封地;要么没有特权,和平民一样。但是太祖皇帝在立朝之初,就考虑到了宗室以后人丁兴旺会带来的弊端,所以并不想让他们分治一方。”

但是沦为黎民百姓却也行不通,一样的祖宗,后代差距太大,容易导致宗室内讧。眼下就是这个状况,皇帝要收回爵位和封地,王爷们不肯,就这么僵持着,时不时的来个造反。除了两败俱伤,对谁都没什么好处。

“与其这样,为什么不让他们参与到国事中来呢?”方谨心问道。

不让他们科举,不让他们入仕,不让他们经商。然后宗室俸禄吃不饱饿不死,他们每天没事做,就看着皇帝在金銮殿生杀予夺、发号司令,自己家讲点排场还要皇帝点头,自然是心理不平衡的。

“所以伏之说的没错,就让他们参与到国事中来。”云驸马用手指沾了酒水,在桌上画着,“宗正寺可以改变一下结构,让那些能够独立的子弟,都离开宗室,自去闯荡,也能省下些俸禄。另外就是将一些对皇上、朝廷威胁不大的部门,譬如礼部,譬如鸿胪寺,比如国子监,就交给宗室子弟去管理。”

“没错儿。”慕容骜点头道,“譬如五殿下喜欢经商,户部如果要设立商务司的话,就可以让他去负责,皇上难道还信不过自己的儿子?”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双世探案录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