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层设计是里层设计。
里层设计的目的,是让故事保证功能性和看点的设计,分为发生转变和导向下场。
发生转变是一场戏中的人物或者情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让故事进入不一样的阶段。
比如孙悟空去东海龙宫拿如意金箍棒,一场戏的转变是孙悟空用口诀把如意金箍棒变大变小。
龙王的戏剧动作,从一开始用垃圾武器搪塞孙悟空,变成主动给他镇店之宝金箍棒。
不信他能扛得动金箍棒。
戏剧转变重要却设计艰难,值得围绕转变核心练习设计。
以为+转变,即便是平淡场景也可以做到设计出有张力的剧情。
一场一场戏的连贯,通过不断导向下一场戏,持续引出新的剧情。
一场戏的设计一定要有倒向下一场戏的作用,或者导向下两场戏的作用。
上一场戏铺垫下一场戏,做到让观众理解剧情,不是强塞剧情给观众。
观众理解的基础,自然进入下一场戏。
里层和表层的四个支点。(不太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第三层的设计,是跳出后的后设层。
跳出故事,在观众层面设计,这时候已经脱离整个故事的呈现。
后设层的重点是动态起合和主题情感。
动态起合是开始和结束一场戏的时候,必须是动作完成,开头不是动作,人物没有戏剧动作,下一场不是动作结束,说明无法清晰导向下场戏。
动进动出,避免故事停滞,舞台上的人物没有行动,会杀死人物。
主题情感。
戏剧动作必须承载意义,没有意义的戏剧动作不会被观众理解和支持,要么是情感,要么是共鸣,要么和故事的主题核心有关。
戏难看的关键是没有承载主题情感,这种技巧的设计程度是艰难的。
层次排列,动态进出和转变,推荐狂飙高启强吃饺子片段,他承载了高启强和弟弟妹妹的亲情,高启强和安新之间的友情,和新年氛围下的同胞情,完成了三次戏剧转变,高级而丝滑。
没有戏剧动作的一场戏,是胡编乱造,没有变化的一场戏,平淡如水,没有情感主题的一场戏,浪费生命,对标模仿停留在术的层面,主题情感是道的层面,越本质的东西越简单,构造故事的方式是好几个场像钩子一样连起来。
我们的生活也是一个场景一个场景的串联,剧作和故事创作是能够反映生活的哲学。
一场戏是搭起来的砖块,情感是刺激观众的利刃。
表层、里层、后设层,表层是人物要有戏剧动作,并且推进叙事,里层不仅有戏剧动作,故事设计的时候,还要产生转变,并导向下一场戏,更外一层是后设层,一场戏要动作进,动作出,并且它还要赋予意义和共鸣。
两人之间的亲情和爱情,是意义和共鸣。
一层是观众看到,二层是创作者往深处想的,三层已经到达了跳跃观众的最外层的一种设计。
一层看热闹,二层看门道,三层看人性。
做到这三层,故事不可能难看,前后是有逻辑链条的,比得上灵光一闪的精致精彩。
创作技巧来源抖音老师的讲解,老师抖音名称@阿晨不只讲剧作。
欢迎一起讨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