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问答一想,也许微悟还说掉了一点,一个时代的优秀,不仅仅是看得见的优秀,还包括思想上的超时代成就,周时代,遍地混战,但周孕育出了百家争鸣时代,还有秦朝的横空出世,周已经做出了超越时代的成就。
隋的科举制对隋本身没起到多大的作用,但这一创举是超时代的。
宋总体很弱,但宋所带来的爆发式的文学成就,把文学成就推到了历史的高峰,不是随便哪个太平盛世都能出这样的文化成就,这一成就也是超时代的,直到现在也让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胡问答进而想到,历史是一个时代接一个时代,大多数时代是在为优秀的时代奠基和守成,当时的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历史还真得让后人去评说。
微悟接着又说道:“武帝乃千古一帝,开征西之先河,河西以西,后世失而不碍其土归华夏之理,土之所失待能者复之,此理在,必有复土之君。”
汉武帝是千古一帝,最先开启了征西历程,从那以后,河西的大片土地,即使是失去了,也不影响这片土地归华夏所有的道理,土地失去了,以后有能力的人再去收复就是,肯定会有这样的君主出现。
胡问答:“东南、西南、辽西亦有建树。”
汉武帝在东南、西南、辽西也开疆拓土。
微悟:“武帝河西一功在千秋,至于东南夷、西南蛮,乃至辽西之地,均不在大功之列,此早晚出强君以经营此事。”
汉武帝在河西的功劳已经是千秋功业,至于东南、西南,乃至辽西,可以不算在大功之列,因为早晚出有能力的君主去办这些事。
胡问答:“河西之功亦可早晚行之,早晚出强君图之。”
河西的功劳也可早晚有君主去实现,早晚会出强力君主的。
微悟:“非也,东南、西南、辽西之地,其民风比于华夏无大异,人种亦无大异,唯河西存大异,人种异,民风异,所谓自古以来,当早逐异存同,武帝慧眼透识,文化到,统治到,自古以来之说成实之存矣。”
不是这样,东南、西南、辽西这几个地方,文化上早与中原相似,人种也差不多,唯独河西不同,人种就有不一样,文化也不一样,所谓自古以来,就是要早一点成事实才能这么说,汉武帝眼光独到,这样,河西只要文化到,管理到,自古以来的说法就成了真正的事实。
胡问答一想,确实是,汉武帝提前把这事办了,后来的君主再去收这些失地也有了依据,但是,秦始皇不也功在千秋么,胡问答说:“始皇之功亦在千秋。”
秦始皇的功劳也是千秋功业。
微悟:“诚,始皇之功大焉,大一统肇始于兹,至于开疆拓土,功不及书同文。”
确实,秦始皇的功劳太大了,大一统就从他这里开始,开疆拓土的功劳再大也大不过统一文字的功劳。
胡问答:“武帝用武过甚,国力大降,民怨四起,喜忧参半。”
汉武帝过于好战,国力耗尽,民怨四起,好评差评都有吧。
微悟马上说道:“非也,喜远大于忧,国之以继,赖一代人之付出,保数代以至万代人之福。”
不不不,功是第一位的,中国之所以一直传承至今,往往就是一代人的付出奠定的,影响了数代以及无数代人。
微悟马上还补充道:“雄主之基业一定永定,据悉,外邦亦有雄主,亦有旷世之基业,然却如过眼烟云,荡然于茶余饭后之闲聊。”
像秦皇汉武这样的雄主,其基业一旦奠定就成了永恒,中国以外的地方也有伟大的君主,他们的基业也很伟大,然而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只是吹牛的时候回忆一下而已。
胡问答在想,只有中国的历史才是连贯的,没有中断,自己的这一观点与微悟是一致的,怪不得能聊到一块,确实是有原因的,看来,那种说法是有道理的,说拥有某种观点的人能认识、甚至是只能认识拥有类似观点的人,就是说他们之间才能成为朋友。
胡问答继续在思考刚才关于历史人物的问题,历史是不公平的,一代人所承受的艰辛惠及了万代,中国文化强就强在那一代人勇敢的、坚定的,最可贵的是自愿的成为付出的一代,有了这付出的一代才,后代才有折腾的资本。
想到这里,胡问答感到汉武帝和那一代人确实伟大,就汉武帝而言,虽然有瑕疵,伟大却是永恒的,这时,微悟吟了一首诗来表达他对汉武帝的评价。
汉武帝
回望武帝功千秋,
开疆拓土盖祖龙。
驱逐胡虏固边塞,
凿通西域国库空。
纵有独裁错一身,
儒术领衔华夏振。
重武修文大韬略,
不杀史公有点恩。
功在千秋的汉武帝,
开疆拓土的功劳胜过秦始皇。
驱除了西边的强敌,稳定了边塞,
打开了通往西方的通道,只是用兵太重,致使国库空虚。
汉武帝就算是有千般错,
单单独尊儒术这一项就给中国文化注入了不可战胜的基因。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不可磨灭,
没有杀掉司马迁这点小恩,对中国文化却是有大恩。
胡问答一想,还真是,虽然下罪于司马迁,但没有杀,也没有毁掉司马迁的作品,才使得司马迁和他的《史记》成为影响中国历史文化走向的一部巨著,就这一点,汉武帝就足够伟大了。
胡问答端起杯子,微悟端也起杯子,似乎是在为那些伟大的君主干杯。
放下杯子,微悟转移了话题,微悟问道:“诗之乐,游山之乐,何甚?”
诗词和游山玩水,哪个更快乐?
胡问答想,微悟这是在问自己今天游山的感想呀,胡问答想了想,这么回答:“诗之乐在思之乐,游之乐在观之乐,思之乐在观,观之乐在思,思观相间也。”
诗文的乐趣实际是思考的乐趣,游玩的乐趣实际是观察的乐趣,思考之所以快乐,在于有观察,观察之所以快乐,在于有思考,观察和思考密不可分。
微悟:“文达先生所解甚好,诗游不可分,好景配好文,古来如此,君不见太白、子美、子瞻,游而作,美矣。”
你这个解释挺不错,诗文和出游还真是不可分,自古如此,你看李白、杜甫、苏轼这些大诗人,哪个不是在旅游中写出传世之作的。
胡问答一想,还真是,这下子他更有兴趣了,胡问答问:“于诸文豪,先生可有评论?”
对于大文豪们,先生有什么评论吗?
起床声又响了,胡问答睁开眼,知道这一梦又结束了,他恨这黑夜咋不长一点,梦不就可以更长一点么,或者再来一梦,微悟先生正要评论呢,这就醒了,唉,今天晚上吧,真想听听微悟先生是怎么评论那些大才子的。
胡问答嗅了嗅,好像有股酒味,难不成在梦里真喝酒啦?再一想,那就是昨天中午喝的,现在还有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