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教室时,班主任老师手里拿着一张重要的通知单,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了教室。她站在讲台前,用清晰而坚定的声音宣布:“同学们,学校即将开展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名为‘一日校长’。经过我们班级的慎重考虑和推荐,我们班的萧砚同学被选中担任这一职务。” 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一阵窃窃私语,同学们的反应各异,有的惊讶得张大了嘴巴,有的则带着不屑的神情,而萧砚同学本人则微微一怔,随即眼神中闪过一丝光亮,似乎在这一刻,他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放学铃声响起,萧砚没有像往常一样急匆匆地离开学校,而是独自一人坐在操场的角落,手中反复摩挲着那张珍贵的“一日校长”任命书。他望着远处嬉笑玩耍的同学们,心中却在思索着一个重要的计划。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架破旧的钢琴,那架曾经陪伴他度过无数个午后时光的老朋友。突然,一个念头在他的心中萌生 —— 他要用这一天的校长特权,为学校的钢琴发起一个全面的修复计划。
萧砚深知,要修复这架钢琴,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清楚地意识到,仅凭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在心中,他默默盘算着各种可能的方案,思考着如何才能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回到家后,他没有丝毫懈怠,连夜查阅了大量资料,了解钢琴维修的相关费用和流程,并且还绘制了一份详细的计划草案,为接下来的行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接下来的几天,萧砚利用课余时间,四处奔波,积极行动。他先是找到了学校的后勤部门,询问关于钢琴维修的可能性,却被告知学校目前经费紧张,暂时无法安排维修工作。面对这样的答复,萧砚并没有气馁,他继续努力,又去拜访了几位专业的钢琴维修师傅,向他们详细咨询了维修的细节和预算。
在这个过程中,萧砚遭遇了不少冷眼和质疑。有些人认为,作为一名学生,他根本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事情;还有人觉得,修复钢琴本就是学校的责任,他何必多此一举,自找麻烦。然而,这些冷言冷语并没有动摇萧砚的决心,他依旧坚持着自己的计划,因为他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开始在班级里试探性地向同学们提起钢琴的问题,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和理解。然而,同学们的反应却让他感到一阵失落。“那架破钢琴,修不修都无所谓啦。”“我们又不会弹,修好了也用不上。” 听到这些话,萧砚感到一阵失落,但他也明白,同学们对钢琴的感情远不如他深厚,他们可能无法理解他对这架钢琴的深厚情感。
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萧砚却从未想过放弃。每天放学后,他都会独自来到音乐教室,再次抚摸那架破旧的钢琴,仿佛在与一位老友对话。他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想象着钢琴修复后,自己在上面弹奏出美妙旋律的画面,这成为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萧砚开始制定详细的筹款计划,他决定发起一个名为“百人琴键计划”的活动,号召每个同学捐出 10 元,为钢琴更换 88 个新琴键。他知道,这个想法可能会遭到同学们的拒绝,但他还是想试一试,因为他相信,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为了让这个计划更具说服力,萧砚精心制作了一份宣传海报,上面详细介绍了钢琴的现状、维修的必要性以及筹款的用途。他还收集了一些优美的钢琴演奏视频,准备在向同学们介绍时播放,希望能唤起大家对钢琴的热爱,激发同学们的共鸣,从而获得他们的支持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