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萧砚缓缓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整个教室的氛围似乎在那一刹那间凝固了。他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跳动的声音,与窗外蝉鸣声交织在一起,一声声地敲打着他的耳膜。就在他几乎要放弃希望,认为这次的募捐活动可能要以失败告终的时候,前排那位扎着双马尾辫的女生突然站了起来,她的声音坚定而响亮:“我愿意捐出10块钱!我小时候曾经学习过电子琴,我深知一把好琴对于学习音乐的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她的声音宛如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紧接着,班长也从自己的钱包中掏出了一张纸币,表示支持:“也算我一份。” 后排的男生则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道:“虽然我对音乐一窍不通,五音不全,但是听萧砚你这么一说,感觉还挺有意思的,我也来凑个热闹!”随着捐款箱在教室里传递,硬币碰撞发出的叮当声和纸币折叠时发出的窸窣声,逐渐汇聚成了一曲充满希望的前奏。
当放学的铃声终于响起,萧砚开始清点募捐箱里的款项,他的指尖微微颤抖,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原本预期的880元早已超额完成,那些皱巴巴的纸币中还夹杂着一些手绘的鼓励卡片。其中一张粉色的便签纸上画着一个卡通钢琴,歪歪扭扭地写着:“虽然我不懂音乐,但我相信你弹琴的样子一定非常帅气!”他小心翼翼地将卡片塞进琴谱的夹层中,而此时窗外的晚霞已经不知不觉地染红了半边天。
夜深人静时分,萧砚坐在书桌前,台灯的光线将“百人琴键计划”的名单照得格外明亮。他突然注意到,每个捐款同学的名字旁边,都被人用荧光笔细心地标注了小小的音符。当他翻到最后一页,发现自己的名字下方赫然写着“匿名捐赠2000元”——那工整的字迹,与他自己的笔迹惊人地相似。
到了周末,音乐教室不再像往常那样冷清。萧砚带着维修师傅检查钢琴时,意外地发现琴凳上放着一盒崭新的琴谱擦布。“我听说擦琴需要专用的布料。”轻羽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她身着淡蓝色的汉服,袖口上绣着精致的云纹,“我是汉服社的一员,顺便帮你把募捐箱也装饰了一下。”
萧砚转过身来,看到募捐箱已经被改造成了一个古色古香的木箱,箱盖上用金粉绘制着流畅的五线谱。轻羽递给他一条绣着琴键图案的缎带:“绑在琴盖上会非常好看。”在递缎带的过程中,她的指尖不经意间擦过了他的手背,那股温暖如同琴弦上余音绕梁,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