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次拜访
书名:不会种田的农民 作者:一个老农民 本章字数:4370字 发布时间:2025-07-01

  王有为已经对着手机屏幕上的号码发愣三天了。那张印着“林小雨”的名片,被他的手指摩挲得毛边都起来了,可手机屏幕上那串数字,就像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他始终没能按下拨号键。


  直到第四天清晨,父亲蹲在田埂上,闷头抽完了第三支烟。他望着那片玉米地,地里的玉米苗稀稀拉拉、病恹恹的,父亲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就像一把重锤,砸在了王有为的心上。这一刻,王有为终于咬了咬牙,下定了决心。


  “爸,我去趟镇上的农业站。”王有为拍了拍裤腿上的泥土,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坚定一些。


  父亲头也不抬,只是轻轻“嗯”了一声,目光依旧停留在那些蔫头耷脑的幼苗上。王有为知道,父亲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是这个倔强的老人,不愿意在儿子面前表现出自己的焦虑。


  通往镇上的班车,像个喝醉酒的大汉,在乡间公路上摇摇晃晃地行驶着。王有为坐在靠窗的位置,呆呆地望着窗外掠过的田野。有些地块里的庄稼,像是一群充满活力的孩子,绿油油的,生机勃勃;而有些地块,就和他们家的一样,叶子枯黄,毫无生气,就像被抽走了灵魂。王有为突然有些自责,自己都活了二十多年了,天天和这些土地打交道,却从来没有认真观察过它们。


  农业站是一栋崭新的三层小楼,门口那块“青山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铜牌,在阳光下闪着金色的光芒。王有为站在大厅里,双手局促地搓着衣角,就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前台坐着个中年妇女,正嗑着瓜子,眼睛盯着手机屏幕,咯咯地笑着。


  “请问……”王有为清了清嗓子,鼓起勇气说道,“林小雨在吗?”


  妇女头也不抬,用手指了指楼梯的方向,不耐烦地说:“二楼左转,农技推广办公室。”


  王有为踏上木质楼梯,每走一步,楼梯就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二楼走廊里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道,两侧办公室的门都敞开着,隐隐约约能听见电话铃声和人们的交谈声。他走到挂着“农技推广”牌子的门前,刚要抬手敲门,就听见里面传来激烈的争论声。


  “传统种植方式必须改 革!”一个洪亮的男声,像炸雷一样在办公室里响起,“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守着老一套不放,这不是等着被时代淘汰吗!”


  王有为的手悬在半空,犹豫了一下。透过门缝,他看见一个穿着白衬衫的中年男人背对着门口,正对着几个工作人员训话。那人梳着整齐的背头,说话的时候,习惯性地挥舞着手臂,那架势,就像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


  “张局长,改 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有个过程……”一个年轻男声小心翼翼地回应着,声音里带着一丝胆怯。


  “过程?再等下去黄花菜都凉了!”被称作张局长的男人猛地转身,王有为这才看清他的长相——方脸阔额,眉头紧锁,眼神里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省里下达的指标完不成,谁来负责?谁能担得起这个责任?”


  办公室里的气氛瞬间凝固了,空气仿佛都停止了流动。王有为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半步,却不小心撞上了身后的花盆架。陶瓷花盆摇晃了几下,最终还是“哐当”一声摔在地上,碎成了好几片,那清脆的碎裂声,在寂静的走廊里格外刺耳。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门口。王有为僵在原地,脸涨得通红,就像一个熟透了的苹果。


  “你是哪个村的?怎么不敲门就进来?”张局长皱着眉头,严厉地问道。


  “我……我是来找人的。”王有为结结巴巴地回答,目光在办公室里急切地搜寻着林小雨的身影,可是,那个熟悉的身影却怎么也找不到。


  “找谁?”张局长的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


  “林小雨,省农科院的……”


  “哦,小林啊。”张局长点了点头,“她下村调研去了。你是她朋友?”


  王有为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和林小雨不过是有过几面之缘,这算哪门子的朋友呢?他只好含糊地点了点头。


  “正好,你也来听听。”张局长突然来了兴致,招手让他进来,“你是本地农民吧?说说看,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尝试新品种新技术?”


  王有为被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问懵了,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被猎人盯上的小鹿,无处可逃。办公室里七八双眼睛都紧紧地盯着他,等待着他的回答。他咽了口唾沫,手心全是汗。


  “因为……因为怕失败吧。”他斟酌着词句,尽量让自己的回答听起来合理一些,“种地这事儿,全靠老天爷赏饭吃,万一新方法不管用,一年的收成可就全泡汤了。”


  “保守!太保守了!”张局长用力拍了一下桌子,那声音震得桌子上的文件都跳了起来,“就是因为这种思想,我们镇的农业才一直停滞不前,发展不起来!”


  王有为心里一阵恼火,这个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的领导,根本不知道他们农民的辛苦,有什么资格对他们指手画脚?


  “不是保守,是稳妥。”他听见自己的声音突然变得坚定起来,“您知道一亩地要投入多少成本吗?种子、化肥、农药、人工……哪一样不要钱?万一实验失败了,一个普通农户可能连孩子的学费都交不起,这日子还怎么过?”


  办公室里顿时安静得落针可闻。张局长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


  “你这是什么态度?”他沉下脸,怒气冲冲地说,“改革就是要承担风险,没有风险哪来的收益?”


  “那为什么不让农业站先做示范?”王有为不知哪来的勇气,继续反驳道,“成功了再推广,农民自然愿意跟着干,这样大家心里也都踏实。”


  “王大哥?”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背后传来。王有为回头,看见林小雨抱着一摞资料站在走廊里,一脸惊讶地望着他,“你怎么来了?”


  空气仿佛一下子活了过来,紧张的气氛也缓和了许多。张局长看了看林小雨,又看了看王有为,表情变得有些微妙。


  “小林,这是你朋友?”


  “是的,张局长。”林小雨快步走过来,挡在王有为面前,“他是东头村的农户,我正在帮他做土壤改良试点。”


  王有为惊讶地看着林小雨,不明白她为什么要撒这个谎。但林小雨悄悄对他眨了眨眼,示意他别拆穿。


  “哦?试点?”张局长的态度明显缓和了,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那正好,你们跟我详细说说。”


  接下来的半小时,王有为感觉自己就像坐在针毡上一样难受。林小雨像个专业的演讲家,滔滔不绝地介绍着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试点计划”,从土壤检测讲到品种改良,从节水灌溉讲到有机种植,说得头头是道,听得张局长连连点头。王有为则被迫扮演一个“勇于尝试新技术的先进农户”,时不时被张局长点名补充几句,他只能硬着头皮,按照林小雨的思路回答着。


  “很好!这才是我们需要的典型!”张局长最后拍板道,“小林,你把这个试点做成材料,下周我要在全县农业工作会议上推广!”


  送走张局长后,办公室里的人都长舒了一口气。林小雨拉着王有为来到走廊尽头的休息区,给他倒了杯水。


  “对不起,刚才情况紧急……”她小声解释道,“张局长是县农业局新调来的,改革压力大,脾气有点急。”


  王有为握着纸杯,看着水面上泛起的波纹,心里五味杂陈:“你为什么要帮我?”


  “因为你说得对。”林小雨在他对面坐下,认真地说,“农业改革不能一刀切,必须考虑农民的实际困难,不能让大家都去当小白鼠。”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侧脸上,勾勒出一道柔和的轮廓。王有为注意到她的指甲修剪得很整齐,但指缝里还残留着些许泥土——这是个既懂理论又肯实践的姑娘。


  “其实我是来找你请教的。”王有为终于说出了此行的目的,“我们家那片玉米地,情况越来越糟了,我实在是没辙了。”


  林小雨眼睛一亮,兴奋地说:“你愿意尝试新方法了?”


  “总得试试……”王有为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掌,上面的茧子又厚了一层,“不然今年可能要绝收了,到时候一家人都得喝西北风。”


  林小雨立刻从包里掏出笔记本,像个即将奔赴战场的战士,斗志昂扬地说:“走,现在就去你们家地里看看!”


  “现在?”王有为看了看窗外毒辣的太阳,那太阳像个大火球,烤得大地都冒烟了,“这么热的天……”


  “病虫害可不管天气热不热。”林小雨已经站起身来,语气坚定地说,“再说,早一天诊断,就多一分希望,时间可不等人啊。”


  回村的路上,林小雨就像个好奇的孩子,不停地向王有为询问地块情况、种植历史、施肥习惯。王有为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能回答上大部分问题——原来这些天他不知不觉已经观察和记住了这么多细节。


  “你很有当农民的潜质嘛。”林小雨笑着打趣道。


  王有为摇摇头,有些自卑地说:“差远了。我爸看一眼叶子就知道缺什么肥,我连杂草和苗都分不清,和他比起来,我就是个门外汉。”


  “那是经验,可以积累。”林小雨认真地说,“重要的是你愿意学习。很多老农固守经验,反而不容易接受新技术,你比他们强多了。”


  班车在村口停下时,几个在树荫下乘凉的村民好奇地打量着这对奇怪的组合。王有为能感觉到他们探究的目光,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并不像以前那样感到窘迫。


  “那就是我们家的地。”他指着远处的一片玉米田。


  林小雨顺着他的手指望去,眉头渐渐皱起,脸上露出了担忧的神情:“比我想象的还严重……”


  她三步并作两步跑到田边,蹲下身仔细检查叶片和茎秆。王有为的父亲闻讯赶来,警惕地站在一旁,眼睛里充满了怀疑。


  “叔叔,这片地得马上处理。”林小雨抬起头,表情严肃,“不光是缺素症,还有严重的土传病害,如果不及时治疗,这片地可就全毁了。”


  她从包里掏出几个小袋子,递给父亲:“这是生物菌剂,先控制病害蔓延。然后要调整施肥方案,补充微量元素……”


  父亲将信将疑地接过袋子,皱着眉头问道:“这玩意儿管用吗?”


  “爸,让她试试吧。”王有为轻声说,“反正……情况已经不能更糟了,死马当作活马医吧。”


  父亲看了看儿子,又看了看这个陌生的城市姑娘,最终叹了口气:“随你们吧。”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林小雨就像个耐心的老师,手把手教他们如何配药、如何喷洒、如何观察药效。烈日下,她的衬衫后背很快被汗水浸透,紧紧地贴在身上,但她依然专注地讲解每一个细节,没有丝毫的不耐烦。王有为学得很认真,甚至拿出手机录下她的操作过程,生怕自己漏掉了什么。


  “没想到你这么有耐心。”休息时,林小雨喝着王有为递来的凉开水,笑着说道。


  王有为看着眼前这个满脸汗水的姑娘,突然觉得她比那些光鲜亮丽的白领更让人敬佩:“你为什么要这么帮我们?”


  林小雨望向远方连绵的田野,眼神里充满了憧憬和向往:“我学农学就是为了这个啊——让土地更健康,让农民少走弯路。”她转过头,眼睛亮晶晶的,“而且,我相信你是个不一样的农民。”


  这句话像一颗种子,悄悄落在王有为心上。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或许真的可以成为一个不一样的农民——不是被迫继承家业的失败者,而是能够学习和创新的新农人。


  夕阳西下时,他们终于完成了全部处理工作。林小雨收拾好工具,婉拒了留下吃饭的邀请。


  “我得赶最后一班车回镇上。”她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三天后再来复查。这期间有任何异常,随时给我打电话。”


  王有为送她到村口。暮色中,林小雨的背影渐渐模糊,但她留下的知识和希望却在王有为心中越发清晰。


  “怎么样?”回到家,父亲难得主动问道。


  “试试看吧。”王有为轻声说,“我觉得……她靠谱。”


  父亲没再说话,只是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这个简单的动作,却让王有为感到一种久违的温暖和理解。


  那天晚上,王有为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他们家的田地变得绿意盎然,沉甸甸的玉米穗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光。而站在田埂上的,除了他和父亲,还有那个总是一脸认真的城市姑娘。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不会种田的农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