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篇、人间过场
书名:生活拾贝 作者:止立言 本章字数:3061字 发布时间:2025-07-02

几天前,二叔突发内脏出血,虽经全力抢救,却仍无力回天,终究走完了他 76 年的人间旅程。回顾二叔的一生,恰似赤手空拳而来,又两手空空而去。

他的人生之路,看似漫长,却仿佛未曾真正走过,真如那 “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去,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76 年前,二叔降生于一户普通农家。彼时,新中国成立尚不足一年,连年战火纷飞,山河破碎不堪,百姓苦不堪言,农民的生活更是艰难到了极点。

二叔家中,上有兄长,下有幼弟,老实巴交的父母仅靠耕种几亩薄田,养活他们三兄弟,其中艰辛,可想而知。好在,三兄弟在困苦中,如顽强的幼苗,喝着苦水,也算是健康长大了。

二十二岁时,二叔已出落成一个浓眉大眼、虎背熊腰的英俊小伙。尽管没读过几年书,但他勤劳能干,孝顺懂事,对人知冷知热,是众人眼中标准的 “别人家孩子”。

那时,大家都以为他会像寻常草根一样,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过上平凡而安稳的日子。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恶作剧,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彻底搅乱并毁掉了他的一生。

俗话说:“哪个少年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 正值青春期的二叔,对异性心生兴趣,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无奈家境贫寒,家徒四壁,加之他性格胆小内向,不善言辞,愿意嫁入他家门的女孩子寥寥无几。二叔在渴望与期盼中,望眼欲穿,盼星星,盼月亮。

就在此时,村中的一位堂伯竟主动上门,要为他牵线搭桥。当听闻堂伯介绍的对象竟是邻村的村花时,二叔满心欢喜,高兴得手舞足蹈,对堂伯的话深信不疑,从此天天伸长脖子,盼着上门相亲的日子。

终于,堂伯告知二叔,已与女孩子父母约定好相亲时间,明日他径直去女孩子家见面即可。二叔一听,兴奋得一蹦三尺高,可瞬间又愁容满面。

原来,他为自己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而发愁。堂伯见状,故作慷慨地说:“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我已经为你准备好了。”

当二叔穿上堂伯借来的衣服,戴上手表,顿时焕然一新,愈发显得潇洒帅气。

第二天上午,二叔依照堂伯的指示,独自一人,满怀期待地拎着礼物,兴冲冲地走进女孩子家。屋里只有两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女,想必就是女孩子的父母。

二叔恭敬地放下礼物,彬彬有礼地说明来意。岂料,中年男子顿时勃然大怒:“你是不是脑子糊涂了,想女人想疯了!我们根本就不认识你堂伯,你别在这里胡编乱造。赶紧走,不然小心我拿扫把赶你!”

二叔狼狈不堪地来到堂伯家,质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谁知堂伯却哈哈大笑起来:“傻小子,你还真去啊?我就是耍你的,逗你开个玩笑而已,你居然还当真了。哎哟,笑死我了!笑死我了!”

二叔满面通红,又气又急地说道:“伯,你怎么能开这样的玩笑?”

堂伯笑够了,轻蔑地瞥了二叔一眼,说道:“你小子也不自己照照镜子,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快把衣服和手表还我。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二叔气得脖颈青筋暴起,犹如鼓胀的皮囊,却因笨嘴笨舌,不知如何反驳,只好快速脱下衣服和手表,气鼓鼓地摔门而去。

可谁能想到,堂伯竟把这个恶作剧当作笑话,四处大肆传播。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三人成虎,渐渐演化出各种版本,但无一不是嘲笑二叔痴心妄想,想女人想疯了。

这个丑闻,如同一座大山,沉沉地压在二叔心头,令他喘不过气来。他整日躲在家里,不敢出门,陷入无尽的胡思乱想之中。过了几个月,流言虽渐渐平息,可二叔却从此性情大变。

从那之后,二叔仿佛失去了生活的动力,渐渐地,他开始变得胡言乱语、喜怒无常,还染上了好吃懒做的习性。村子里的人慢慢察觉到,二叔的精神似乎不太正常了。

他常常一个人自言自语,如同和尚念经,旁人却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可当有人询问时,他又说不出个所以然。

过去,二叔脾气温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爱护幼弟,善待邻里。可如今,他却动不动就大发脾气,一边破口大骂,一边握紧拳头,咬牙切齿,仿佛一头愤怒的老虎,随时要吃人一般。

他这种突如其来的转变,不仅让父母、兄弟和邻里感到莫名其妙、始料未及,更是让大家束手无策。

刚开始,许多人被他这副气势汹汹的样子吓得面如土色,四处躲藏,如同见了鬼魅一般。

可后来,有些胆大的人偏不信邪,与他针锋相对,硬碰硬。这时,二叔却吓得屁滚尿流,有时甚至被追得躲进床底下。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不过是个纸老虎。

如此一来,不少喜欢恶作剧的村民,又开始拿他当傻子一样开玩笑,闹出了数不清的笑料。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二叔变 “傻子” 的名声,如燎原之火,瞬间传遍了四面八方。

二叔的声誉、形象和前程,彻底毁于一旦。从此以后,二叔再别想找对象了,简直是门可罗雀,连苍蝇都不愿上门。

臭名远扬的二叔,干脆破罐子破摔,愈发好吃懒做起来。他终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过着花天酒地、游戏人生的生活。

不管父母兄长如何催促他下地干活,他总是蒙头大睡,直到日上三竿才懒洋洋地起床。即便迫不得已下地劳作,他也总是借故尿遁,或借口饥饿、劳累,早早回家休息。

他的衣服、鞋袜,都要父母、哥哥嫂嫂或弟弟帮忙清洗。那时,家里生活条件极为艰苦,每日大多只能清茶淡饭,二叔却动不动就大发脾气,甚至还将全家的饭菜掀翻在地。

哥哥嫂嫂实在忍无可忍,只好选择分家,让他与父母、弟弟一起生活,希望借此让他承担起一家之主的责任,从此洗心革面。可他却依然我行我素,有得睡就睡,有得吃就吃,没得吃就勒紧裤腰带。

看着他和父母、弟弟的日子,如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哥哥嫂嫂又于心不忍,只好从自己牙缝里省出些粮食,接济他们。

二叔还嗜好抽烟、喝酒,一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的做派。然而,当时微薄的收入,根本无法支撑他这种纸醉金迷的生活。

随着他好吃懒做的习性愈发严重,对物质享受的渴望却并未减少,而有限的收入根本无法满足……

于是,他开始养成了鸡鸣狗盗的习惯。村子里的鸡鹅鸭、猫狗猪,鱼塘里的鱼,常常莫名其妙地丢失或减少。而二叔自己的饭桌上,却经常摆满各种肉类,飘着诱人的香气。

虽然后来他有好几次在偷鸡摸狗时被人当场抓住,但这些行为又不足以让他坐牢,让他赔钱,他也是身无分文。

因此,村民们除了狠狠咒骂几句 “断子绝孙”,也只能自求多福,各自想办法看好家里的东西。

后来,在家乡实在待不下去了,二叔只好外出闯荡。他先后当过建筑工、搬运工、制衣工、清洁工、门卫等,但没有一份工作能干长久。因为他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且手脚还不干净。

许多老板在摸清他的底细后,便果断让他卷铺盖走人。虽然二叔从不缺这些短期工作,但他却从未存过一分钱,每个月都是月光族,有时甚至还得借钱度日。

随着年龄渐长,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实在干不动了,只好收拾简单的行囊,回到家乡,住进父母去世后留下的那间破房子里。

刚回乡下那几年,他还能靠着耕种两亩薄田,打些力所能及的短工,勉强维持温饱。后来,身体实在不允许了,只好靠我和哥哥接济。

等他到了申请 “五保户” 的年龄,我们便帮他办理了 “五保户” 证。靠着每个月几百块的 “养老金”,以及我们兄弟姐妹不时的接济,二叔才勉强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

前几天,他突发急病,最终在医院离世。我们在清点他的遗物时,发现除了一床棉被、几张桌椅、一把风扇、一台旧电视,以及十来块钱外,便一无所有。他仿佛一粒尘埃,在世上消失得无影无踪。

当然,二叔在我们心中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在我们兄弟俩读书的时候,他还不时从外面寄些钱回来,帮我们家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日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我们会永远铭记二叔的这份好。

谁不是在人间走这一遭呢?无论你背负着怎样的行囊,都要经历同样的寒来暑往,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无论一生平凡还是光芒万丈,在这没有返程的人生列车上,每一段风景,都值得我们用心去欣赏。

二叔,愿你在天国能找回失落的人生,寻得幸福的家园。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生活拾贝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