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那套夜光杯,正好趁着这次机会,把形态纹路都精心雕刻进去,就能完工了。
不过这制作过程也需要半年多的时间,正好能卡在余员外女儿出嫁前一日,到时候作为嫁妆送出去,既应景又体面。
水出玉因为这单夜光杯的生意,与余家有了交集,一来二去,关系处得还不错。余员外自然也给她送了一份嫁女儿的喜帖。
水出玉便在婚宴当日,除了自己精心备下的薄礼之外,还亲自带着那套夜光杯这份厚礼前往。
婚宴当日,水出玉去得比较早。虽说门口有人迎客,但此时宾客稀稀拉拉地来,并不算太多。一般快开始的时候,人才会像潮水一般蜂拥而至。
水出玉为了不招人眼,特意选这个时候来,且她今日就是平日的打扮,没有刻意装扮得多么华丽。不过她样貌出众,气质不凡,即便穿着朴素,也照样容易叫人记住。
水出玉在门口的时候,只有小厮余管家在迎客。她刚踏入门不久,正好余女婿过来。
余女婿一眼瞧见她,只觉得这女子长得不错,却甚是陌生。他心里琢磨着,自己家没这门亲戚,之前到余家也没听说过这门亲戚啊。
他心里纳闷归纳闷,也不好贸然拦着人。他竖起耳朵,假装不经意地走过,正好听到小厮准备登记水出玉带来的两份礼物。他下意识地开口问道:“什么?你说两份礼?”语气里掩饰不了惊讶。
水出玉看着身边的陌生男子一袭红衣,光彩照人,就知道这是今日的新郎官。她微微一笑,拱手说道:“新郎官一身红衣,照样威武翩翩,果然名不虚传,久仰久仰。”
余女婿此时满心满眼都是水出玉带来的礼物,对于她那些繁文缛节的礼仪全然不在意,目光紧紧锁在礼物上,急切地问道:“您是何许人家?怎么以前未曾见过?”
水出玉神色坦然,直言道:“在下是……”
余女婿眼尖,看到她礼物匣子上印有 “㺴”的字眼,顿时眼睛一亮,抢先一步道:“你是㺴阁的人?”
水出玉微微点头,应道:“是的。”
余女婿心中疑惑更甚,眉头微皱,试探着问:“吾妻未曾言明今日有手帕交过来贺喜,你与我们家究竟是何关系?”
水出玉神色平静,不卑不亢地回答:“我与夫人素未谋面,素不相识,只听余员外提起过罢了。”
余女婿仍不死心,继续追问:“莫不是余家什么远房亲戚?也没听余家提起过呀,你姓甚名谁?怎么送的两份礼?”
水出玉嘴角微微上扬,不紧不慢地说道:“在下㺴阁东家,姓水,名出玉是,余员外在我这里订购了一些物品,他也邀请我来沾沾喜气,便一同今日来送礼了。”
“哦,商人啊,名字倒是还可入耳。”余女婿说这话的时候,眼神飘忽,不仅眼睛盯着旁边正在咪莫整理身上早就穿戴齐整的喜服,还随手甩了甩梳理顺滑的头发,总之就没有正眼瞧人说话,语气里满是轻视。
水出玉心中明白对方的心思,她深知自己虽为商人,但也不能在这等场合落了下风,免得以后被其他官差有样学样。不过,她转念一想,这倒是一个立威风的好机会。
于是,她神色一凛,正色道:“余女婿,我曾听闻余员外说起,他小女儿嫁的是一位品行良好的青年,且述职边城,当算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水某觉得传闻不可尽信也。”
余女婿一听,顿时提高了声调,满脸不悦地问道:“你什么意思?”
水出玉目光坚定,直视着余女婿,不慌不忙地说道:“虽说士农工商,吾为事末者,但是商场如战场,我们能周旋在各色人等之间,也并非易事,好比上战场打仗也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这些哪样不需要筹谋规划?再者言,一个女子在世道已然不易,我凭借自己的本事在这边城创下一番事业,你若真如余员外口中那般模样,当最先瞧见吾一个柔弱女子居然可在这边城创下一番事业,心生敬佩才对,话又说回来,余员外曾经身为边关将士,尚且能对我以礼相待,诚心邀约,你……”
余女婿被水出玉的一番话以及那意味不明、仿佛能看穿他心思的打量眼神气得脸色涨红,嘴唇微微颤抖,半天才憋出一个“你……”字。
他心里清楚自己方才的言行确实不妥,不该如此轻视商人,他向来心高气傲,又实在拉不下脸跟一个商贾之家的人道歉,况且还是在自己的大喜日子,众目睽睽之下。
无奈之下,他只好降低声调,可面上仍带着几分不耐烦,挥了挥手,没好气地说道:“那,那你赶紧进去吧。”
余女婿以为自己低调放行,这事儿便就此告一段落,却没想到半路还会杀出个“程咬金”,而这个“程咬金”正是自己的岳丈余员外。
余员外一开始就瞧见了水出玉,他原本远远地就要过来热情迎接,没想到听到自己这个女婿的一番混账话,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不过他倒也沉得住气,干脆藏在一旁看戏,想瞧瞧自己的女婿到底有几副面孔,心里想着这小子虽然有些激进,但还不至于无药可救。
水出玉其实也瞧见了余员外,所以故意先让余女婿看到自己来自哪里,自我介绍的时候还故意慢吞吞的,分明就是在跟余员外打配合呢。
余员外不打算就此放过余女婿,他觉得得提前给这小年轻立立规矩。
此时,他立马从一旁闪身而出,手指着余女婿,大声喝道:“嘿,你这兔崽子,你什么意思?嫌弃商人?你的妻子,就是出身商贾之家,你岳丈我,就是商贾之人,怎么?看不起我们?是不是为了钱财才娶我女儿呢?哼,那算了,今日这婚不结也罢!若是女儿因你看破红尘要出家,我供养她一辈子;要是不想出家,我也能管她吃喝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