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书名:胡来 作者:闪灭 本章字数:2232字 发布时间:2025-07-03

 

微悟又正了正衣服,一副正经的样子,说道:“子瞻,多面手,似太白,有谪仙之质。”

苏轼,这是位多面手,水平有类似李白那样的谪仙之质。

 

紧接着,微悟就来了一首《渔家傲》。

 

 

渔家傲 苏轼

 

才华横溢耀苏楣,诗词美篇出轼位,直言不掩惹是非,真倒霉,才子发配仕途废。

一路颠沛朝云陪,朝云英年六如归,回首讪笑醒世眉,文章美,留得篇篇世人醉。

 

 

苏轼的博学多才映照着他们家的门楣,诗词文章来自车的扶手位置,直言不讳的发表意见惹了是非,真倒霉,再有水平不也被流放么,仕途也跟着废了。

流放路上有王朝云一路作陪,不料朝云念着“六如”英年早逝,尝尽苦难的苏轼已经能笑看这个世界,文章美,那篇篇名作让人醉。

 

 

苏轼在朝廷直言,得罪了不少人,又写了一些可以被认为是影射的文章,话说回来,只要想弄你,你就是写“我爱你”也可以是涉政的。

 

苏轼一共有过三位夫人,苏轼与王弗,少年夫妻,王弗二十八岁去世,四年后,苏轼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闰之,据说,王闰之已经暗恋姐夫多少年了,以二十一岁高龄嫁给了苏轼。

后来,苏轼购得十二岁歌女王朝云当作家里的侍女,她这名还是苏轼给取的,平时更多的是伺候王闰之。

王朝云和主人王闰之关系应该不错,王朝云十八岁时,在王闰之的说合下,苏轼收了王朝云,由于王朝云的出身问题,所以史书上称为侍妾。

有一种说法,说《饮湖上初晴后雨》是苏轼在写王朝云,这是附会,苏轼当时就是写景。

 

这三位夫人中,王弗才气上乘,可与苏轼诗书对答。

王闰之,才气上不如姐姐,属贤妻良母型,在苏轼落魄的时候撑起了半边天。

得知苏轼被双规,王闰之第一时间烧了一大堆苏轼的文章,不然,那帮人还得从这些文章中找出苏轼更多更严重的涉政文,唉,这是在帮老公,却是在烧天下文章啊。

王朝云,出身文艺界,有灵气,聪慧过人,这一点与王弗多少有几分相似,这可能也是苏轼喜欢她的原因之一,文人总是喜欢有才气的人。

 

苏轼对王弗,那是年少时的夫妻感情,还没有来得及经历大风大浪。

对王闰之,那是患难夫妻的感情,是刻在心里的。

对王朝云,那是由心动到情动到感动,还有愧疚。

王朝云更令人惋惜,她本可以不去受流放的累,却坚持要与苏轼同行,在贬谪期间,苏轼一家穷得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最终,王朝云没有熬过颠沛的流放路和南方的气候,在仍然年轻的年纪离苏轼而去。

临终前诵《金刚经》之六如偈,后来,苏轼在王朝云墓处建了一个六如亭,她的离去,使得苏轼已然是生死看淡了。

 

三位夫人,都是好夫人,跟了苏轼,是她们的幸运和不幸,她们的英年早逝,多少都与苏轼惹祸有关,做大文豪的夫人,难啊。

 

胡问答可能是在心里感受着苏轼的一生,那深思的表情,看得出是入了神的,微悟提醒道:“文达先生何不也来一首。”

胡问答回过神来,稳了一下目光,作《西江月》以和。

 

 

西江月 苏轼

 

腹有不合时宜,然却混迹朝堂,乌台乌人乌道场,他乡认作吾乡。

贬谪实为天意,笔祸促就高光,笑看世事灵感狂,出手便是华章。

 

 

满腹的不合时宜,居然还行走于威严的天子堂,乌台那帮乌人乌乌泱泱的把苏轼给办了,苏轼到处流放只得认他乡为故乡。

被贬也是天意,口笔祸却带来了高光,经历磨难后的苏轼在笑看世事中灵感喷发,随手一篇就是千古文章。

 

 

王朝云说苏轼是满腹的不合时宜,苏轼表示认可,却忍不住还是惹出了乌台诗案,以致到处流放,那就只得把他乡认作吾乡。

想来,苏轼如果一直做地方官也许不至于这样的结局,然而,苏轼的文才使得皇帝也喜欢,他终究必然会在京城作官。

但文人的自信和责任,使得苏轼必须不停的说,在京城,只要你不停的说,基本就要惹祸,在京城惹的祸都是大祸。

 

微悟说:“大凡文人惹祸,祸起于文,然后,人、文超然而入史册。”

大凡文人的祸都是写文惹的,然后,人和文都优秀得载入了史册。

 

胡问答一想,还真是,也许当今有人想学苏轼,不是要惹祸么,怪不得当今有些文人不停的表达不满,原来是要想惹祸,然后成为大文豪。

 

想到这里,胡问答微微的笑了,说道:“文人固穷,二三文人财富爆棚,此为例外,众文人财贫而言富,言论频出,致言论界乱象丛生,唉,可叹,叹文人皆好留名于世,留名落空,只得留言耳。”

文人都穷,少数文人挺富,那是例外,大多数文人财少话多,不断的发表言论,怪不得言论界乱象丛生,唉,可叹啊,叹文人都想留名于世,结果留下了言论。

 

关键是,留下一些不利言论后,他们就不管了,胡问答想笑就在于笑这些文人留下的言论大多是怨言。

 

然后,胡问答又把话题拉回来,胡问答问微悟:“有宋一朝,大才迭出,why?”胡问答马上意识到出错了,他改口说:“为何?”

为什么宋朝集中出现那么多大才子?

微悟:“以概而言,彼时政令畅,天下安,类于盛唐,外敌骚扰可控,以兵剑或钱粮布帛以安,续数十至百年则可有大才迭涌兼出。”

那个时代,总体上说,政令畅通,天下安宁,和盛唐时期有点类似,边境的事在可控范围内,军事手段或者经济手段可以解决,只要能维持几十上百年的和平大局,就能出现大才井喷的局面。

 

微悟接着又说:“有宋一朝,重文著世,千军号令出于文人,上武将军听命于文人,武人文采似如文人,此宋之一绝。”

宋朝以重文著称于世,军队也由文人指挥,将军也得听文人的,那时武将的文采也是很高的,这是宋朝独特的一景。

 

胡问答想,宋朝重文是不是太过了,把武将弄得有点不务正业了,这是不是宋朝老打败仗的重要原因呢。

 

微悟继续说道:“然盛世不长,以断崖之势覆经年之积盛,安史之乱,靖康之耻,唐、宋气数已尽,于后再无盛世。”

但是,好日子不长,断崖式的结束了很多年来以来建立起来的大好局面,安史之乱,靖康之耻,唐和宋的气数已耗尽,之后两朝再无盛世。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胡来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