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昌诞生于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年代,彼时,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日寇残酷的统治阴影下,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容昌家中兄弟姐妹众多,他上面有三个哥哥,下面还有两个妹妹。由于家庭人口的重负,无奈之下,他只能被寄养到外祖母家。外祖母家同样并不富足,然而外祖母却视他如亲生,省吃俭用,全心全意地照料着他。
随着年岁渐长,容昌入学之事迫在眉睫。但因战乱频仍,加之家境贫寒,他辗转于多所学校,才勉强完成初中学业。即便环境如此艰难,容昌却格外珍视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学习勤奋刻苦,从不抱怨环境的困苦,故而学业成绩十分优异。
初中毕业后,恰逢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百废待兴,各类人才极度匮乏。容昌因此被一所小学招纳为民办教师,稚气未脱的他就此成为了孩子们的 “孩子王”。
那时,教师待遇颇为微薄,好在他能够自食其力。容昌对自己的职业满怀热忱,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将全部精力倾注在学生身上,教学成果显著,屡屡受到学校表彰,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敬爱。
从教数年后,容昌与本地的一位姑娘喜结连理。时光流转,几年后他已然成为三个儿子的父亲。尽管那时生活颇为艰辛,但一家人相亲相爱,日子倒也过得甜蜜温馨,其乐融融。
然而,命运似乎并未打算让容昌就此安稳顺遂地生活下去。正当一家人沉浸在平静幸福的生活中时,一场席卷全国的 “文化大革 命” 风潮汹涌而至。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教师被蔑称为 “臭老九”,常被当作走资派遭受批斗。容昌自然也未能幸免,沦为批斗对象。
他每日不是戴着高帽游街示众、遭受批判,就是被派到工地接受劳动改造,结束后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返回学校授课。受容昌牵连,一家人都被视为神憎鬼厌的 “牛鬼蛇神”。旁人见了他们,皆如避瘟疫一般,远远躲开。那几年,家中门可罗雀,连苍蝇都鲜少登门。
就这样,在微薄薪水的支撑下,在无休止的批斗、繁重的劳动以及难耐的孤寂中,容昌一家艰难地熬过了十年 “文革” 浩劫。
“文化大革 命” 落下帷幕后,尽管教师的生活待遇尚未得到显著改善,但至少批斗与劳动改造的折磨已然远去,容昌得以安心投身教学。
通过自学与在职培训,容昌顺利取得大专毕业文凭,并调至初中任教。因其工作认真负责,成绩斐然,不久后便被提拔为教导处主任。在教导处辛勤耕耘五年后,凭借卓越的管理业绩,他最终荣升为本镇一所中学的校长。
随着仕途顺遂,儿子们也逐渐长大成人,容昌的家境如芝麻开花 —— 节节高,眼看着就要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
谁料,厄运却如汹涌的潮水般接二连三扑来,每一波都似一把把锋利无比的尖刀,狠狠插在他的心尖上,令他痛彻心扉。
最先遭遇变故的是小儿子容业。再过几日,便是容业的大喜之日,全家沉浸在一片喜庆欢乐的氛围之中。一家人忙碌奔波,忙着派发喜帖、布置新房、筹备酒席,每个人都恨不能生出三头六臂。容业更是兴奋得合不拢嘴,整日开着车带着未婚妻穿梭于城里,购置结婚用品。
正所谓乐极生悲,就在好日子即将来临之际,意外却突然降临。
那天,容业如往常一般与未婚妻前往城里置办嫁妆。购置完物品,天色渐暗,路灯也亮起昏黄的光。因急于赶回家中,车速较平日快了许多。
当车子行至一个没有灯光的拐角处时,容业突然发现车头前方不远处,有一辆自行车正横穿马路。由于车速过快,根本来不及避让,只听 “砰” 的一声,骑车男子被撞飞出去。
容业心中暗叫 “不妙”,赶忙紧急刹车。他与吓得花容失色的未婚妻匆忙下车查看。当他们战战兢兢地走近现场,只见地上躺着一名男子,仰面朝天,一动不动,衣服被擦得破烂不堪,嘴角鲜血不断涌出,后脑勺处已流了一大摊鲜血。
未婚妻吓得脸色惨白,死死拉住容业的手,带着哭腔问道:“这可怎么办呀?” 容业声音颤抖地回答:“报 —— 报警吧!”
未婚妻哭着哀求道:“不行啊,过几天我们就要结婚了,你要是报警,肯定会坐牢的。”
“那你说该怎么办?” 容业此时已是手足无措。
“我看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又没人瞧见,要不咱们赶紧跑吧!” 未婚妻犹豫片刻后说道。
容业环顾四周,确实不见一辆车、一个行人。再看看地上的男子,想到即将面临的牢狱之灾,最终,他还是怀着侥幸心理,拉着未婚妻的手,迅速上车,一溜烟似的往家赶去。
回到家中,细心的容昌察觉到儿子全然没了前几日的喜气洋洋。容业饭也不吃,话也不说,一副心事重重、愁眉不展的模样。
于是,容昌反复追问儿子究竟发生了何事。起初,容业还试图隐瞒,推说身体不适。但见实在瞒不过去,只好和盘托出。
容昌听闻后,大惊失色,忍不住大叫一声:“这回你可闯下大祸了!”
险些被吓得昏死过去。他强自镇定下来,喝了口茶,咬着牙对儿子说道:“你怎么如此糊涂啊?撞了人不逃逸,最多只是普通交通事故,有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可你现在撞人后逃逸,这属于交通肇事,是违法犯罪行为,是要坐牢的呀!”
容业一听,顿时慌得六神无主,哭喊道:“爸爸,我知道错了,你千万别声张出去啊。不会有人发现的。”
容昌泪流满面,痛心疾首地说:“儿子啊,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以为能瞒得住吗?一旦被查出来,只会罪加一等。你还是赶紧去自首吧!”
容业痛哭流涕,悲恸地说:“我马上就要结婚了,这可如何是好啊?”
“现在暂且别考虑结婚的事了,当务之急是赶紧去自首!”
在容昌和家人的再三劝说下,容业终于下定决心去自首。到交警中队后才得知,被他撞倒的人已然身亡。
所幸容业在警方找上门之前主动自首,加上一家人竭尽全力给予死者家属经济补偿,最终,容业被判两年有期徒刑。
原本喜气洋洋的婚礼就此泡汤,幸运的是,容业的未婚妻是个有情有义之人,一直真心实意地等待着他出狱。两年后,他们顺利补办了婚礼。
小儿子的这场变故,让容昌平添了许多白发与皱纹。有人说他傻,不该将儿子送进监狱;但也有人称赞他做得对,实则是挽救了儿子。
面对这些风言风语,容昌根本不屑于辩驳,只是一笑置之。处理完儿子的事情后,他又一如既往地将心思投入到热爱的教育事业之中。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仿佛眨眼之间,几年时光悄然流逝。正当生活似乎又重回平静之时,命运却再次无情地伸出了它的魔掌,二儿子容轩竟突然自 杀,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如同一记重炮,炸得容昌撕心裂肺。
回溯到半年前,二儿子容轩便开始变得举止古怪。常常独自一人手舞足蹈,嘴里念念有词。起初,容昌以为儿子遇到了什么开心事,并未过多在意。
然而,这样的情形日益频繁,容昌不禁询问儿子究竟有何喜事,容轩却矢口否认。容昌又追问他为何总是这般手舞足蹈、自言自语,容轩却坚决不承认自己有此类行为。尽管容昌表面上没再多说什么,但内心已然多了几分警惕。
又过了些时日,容昌发现儿子身上出现了新的异样。容轩的眼圈愈发乌黑,哈欠连天,脸庞也日渐消瘦。
容昌关切地询问儿子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容轩回应并无不适,只是晚上难以入眠。容昌再问是否有心事,容轩依旧摇头否认,只说最近常做噩梦,惊醒后便浑身冷汗,再也无法入睡。
容昌心疼儿子,赶忙劝他去医院检查身体。可一番检查下来,各项指标均显示正常,并未查出任何病症。然而,容轩的失眠症状却愈发严重,发展到后来,甚至连正常上班都成了难题。
紧接着,容昌又察觉到一个令他震惊不已的状况。他发现儿子频繁浏览有关自 杀的新闻,还时常有意无意地对他说些保重之类的话。
为了治好儿子的怪病,容昌跑遍了市内各大医院,然而,各家医院的说法莫衷一是,治疗效果也不尽人意。后来,有人偷偷告诉他,容轩或许是撞邪了,得去问问神婆。
正所谓病急乱投医,容昌顾不上自己人民教师的身份,亲自带着儿子去找神婆求神问卜。那神婆装模作样地折腾了一番,口中念念有词,声称已为容轩请菩萨驱魔除妖,随后递给容昌几包所谓的 “神茶”,信誓旦旦地保证喝了便能平安无事。可儿子喝了之后,病情却丝毫未见好转。
容昌毕竟是有知识、有文化之人,他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儿子很可能患上了精神类疾病。
于是,他一面叮嘱儿媳要悉心照料儿子,一面通过以前的学生,打听到广州有一家专治精神疾病的大医院。经过详细诊断,容轩被确诊为严重的精神抑郁症,随时都有自 杀的风险。
所幸送医还算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本以为入院治疗后儿子便能很快康复,可没想到医院人满为患,根本腾不出床位。
医生无奈之下,只得再三叮嘱容昌,务必二十四小时安排专人看守容轩,一旦有床位,立刻前来住院。随后,医生开了些药,容昌便带着儿子回家等候消息。
回到家中,容昌精心安排儿媳、其他两个儿子以及自己轮流照看容轩。然而,意外终究还是发生了。
那是一个凌晨三点的寒夜,外面天寒地冻,四周寂静得如同死寂一般。连续熬了几夜的儿媳实在支撑不住,竟不知不觉睡着了。当她猛然惊醒,却发现容轩不见了。
她惊恐万分,连忙起身大声呼喊,可四周却毫无回应。她的叫声惊醒了熟睡中的家人,一家人立刻行动起来,将家里的每个角落都翻了个遍,却始终不见容轩的踪影。
就在这时,大儿子容伟突然惊叫道:“爸,井盖开了,容轩可能跳井了!”
全家人赶忙找来手电筒一照,只见井水中果然浸泡着一个人。众人顿时呼天抢地,嚎啕大哭起来,容轩的妻子更是哭得死去活来,甚至想要跳进井里殉夫,幸好小儿子眼疾手快,一把将她拉住。
原来,容轩趁妻子熟睡的间隙,竟毅然决然地跳井自 杀了。当闻讯赶来的人们好不容易将容轩从井中捞起时,他早已没了气息。
面对儿子的离世,容昌悲痛欲绝,不停地捶打着自己的胸口,满心懊悔自己不该把儿子留在家里,应该及时转去其他医院治疗。
然而,一切都已无法挽回,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岂是文字能够形容。料理完儿子的后事,容昌心力交瘁,大病了一场,足足在床上躺了半个多月。病愈后,他拖着虚弱的身躯,又重新走上了三尺讲台。
时间,是治愈伤痛的良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容昌逐渐从丧子之痛中走了出来。尽管又增添了许多白发与皱纹,但他精神矍铄,神采奕奕,全然不像是一位即将退休的老人。
可上天似乎并不打算放过他,就在他满心憧憬着退休后的幸福生活时,大儿子容伟又出事了。
容伟今年 35 岁,生得高大帅气,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有一副孝老爱亲、乐于助人的热心肠。
无论是亲戚朋友,还是左邻右舍,只要有人开口求助,容伟从不推脱,总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因此,大家在容昌面前,总会竖起大拇指夸赞容伟。
容伟对父母兄弟关怀备至,懂得嘘寒问暖,体贴入微。他的妻子美丽贤淑,夫妻二人恩爱有加,相敬如宾,两个儿子乖巧可爱,十分讨人喜欢。夫妻二人共同经营着一家饭店,收入稳定,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然而,即便是最恩爱的夫妻,也难免会有摩擦,小打小闹总是在所难免,许多夫妻吵完后很快便能和好如初。
容伟夫妇在打理饭店时,也时常会发生些小矛盾,但每次都能很快冰释前嫌。一家人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也懒得去管这对 “欢喜冤家”。
可谁能料到,这一次的小打小闹,竟酿成了大祸,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不但让夫妻阴阳两隔,还将容伟送进了监狱。
那天,饭店的生意格外火爆,容伟夫妇忙得不可开交,像两个飞速转动的风车。
这时,有客人要求加点酱油。正在切鸡的容伟便喊正在洗碗的妻子送去。谁知同样忙得焦头烂额的妻子没好气地回应道:“你没看我正忙着吗?你自己去!”
容伟一听,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怒火,恶狠狠地说道:“你到底去不去?”
妻子也不甘示弱,嘴硬地回怼:“我就不去!”
容伟一听,更是火冒三丈,咆哮道:“你不去,我打死你!”
说着,竟真的拿起放在一旁的压力锅盖。
妻子见状,怒火也一下子被点燃,她猛地放下手中的碗,站起身来,怒目圆睁地瞪着容伟,大声喊道:“有本事你就砸过来!”
此时的容伟,已被怒火冲昏了头脑,完全失去了理智,真的拿着锅盖朝妻子的头上砸去。
只听 “啪” 的一声脆响,妻子 “哎哟” 惨叫一声,随即倒在地上,脑袋被砸出一个大洞,鲜血如注般汩汩流出。
原本只想吓唬一下妻子的容伟,瞬间慌了神,惊恐万分地抱着妻子大声呼救。
外面的食客听到声响,纷纷涌进厨房。大家都是熟人,见此情景,有的赶忙帮忙给伤者包扎头部,有的迅速拨打 120 急救电话,还有的立刻拨打报警电话。很快,妻子被 120 救护车接走,可终究因伤势过重,还没来得及抢救,便不幸离世。
容伟抱着妻子的尸体,悲痛欲绝地嚎啕大哭,不停地用拳头捶打着自己的胸口。接到消息匆忙赶到医院的容昌,被眼前的一幕惊得呆立当场,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儿子竟在转瞬之间成了杀人凶手。
不久,容伟妻子的父母、兄弟也赶到了医院。他们一个个伤心欲绝,岳父母一边用力捶打着容伟,一边放声大骂,哭得死去活来。
失去理智的容伟的两个舅子,抄起医院的灭火器,便要往容伟头上砸去。幸好容昌反应迅速,抢前一步挡在中间,苦苦哀求道:“你们要打就打死我吧,容伟真不是故意的。”
就在现场乱成一团的时候,民警及时赶到,事态这才得以控制。
料理完儿媳的后事,容伟误杀妻子一案正式开庭审理。若想减轻儿子的罪责,就必须得到儿媳父母一方的谅解。为了说服亲家撤诉,容昌多次登门求情。
起初,亲家坚决要求容伟一命抵一命。容昌苦口婆心地劝说道:“容伟真的不是故意杀害妻子的,如果他被判死刑,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以后可怎么办呢?”
最终,经过一番艰难的劝说,容昌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取得了亲家的原谅。法院经过严谨的审判,最终判处容伟无期徒刑。刚进监狱时,容伟万念俱灰,自暴自弃,不愿好好改造。
于是,容昌便经常前往探望,鼓励儿子振作起来,好好改造,争取戴罪立功,早日获得减刑。在父亲的关爱与监狱的教育下,容伟逐渐摒弃了消极的想法,重新鼓起勇气,挺起胸膛,决心好好做人。
由于他厨艺精湛,很快便成为监狱里的大厨,又因在一次监狱火灾中立下大功,最终从无期徒刑改判为有期徒刑。
时光荏苒,如今已至 80 高龄的容昌,最大的心愿便是大儿子能早日从监狱中出来,一家人平平安安地生活。在此,我们也衷心祝愿容昌生日快乐,身体健康,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