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本来凭借姐夫的关系垄断了漕运,又凭借黑道上的关系打击了镇远镖局,企图一家独大,没想到栽在了刘飞龙的手里。英辰和齐永年都劝他和镇远镖局合作,他死活不听。他企图借贿赂梅朝久拿下梅朝远,稳固漕运地位,并往镇远镖局派驻内奸,还时不时暗算镇远镖局的镖队,却始终无法撼动镇远镖局半分。现在,刘飞龙又入朝为官,还娶了梅若婷,看来,自己不动手,是真的没有活路了。
其实刘飞龙给他留了活路,但尝惯了一家独大的滋味,他怎甘居人下?他联合威远镖局,打点了十箱金银,送至毛一龙府上。
毛一龙和这延州的什么镖局,并无来往。有心拒绝,忽然想起刘飞龙家是开镖局的,便命人请进来。
姜明和秦天说明来意。
毛一龙是何等人物?他怎会真心帮助姜明,更何况这个人的姐夫英辰,又不是自己人。但他岂肯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又何况姜明这个蠢货。他当即收下金银,答应在圣上面前美言,保他漕运订单。
姜明要的岂止漕运订单?但自己和毛一龙并无太多交往,有些话不便明说。说了一番刘飞龙的坏话后,他们只得离开。
毛一龙和陶力早就密谋造反,鸡公山一事,本想劫车拿来研究,不想刘飞龙不仅有车,还有连环弩,气手枪。陶力就想以结亲为由,拉拢刘飞龙为己所用。姜明的来意很明显,想借毛一龙之手除掉刘飞龙。
“想除掉刘飞龙?痴心妄想。”毛一龙冷笑一声。“早知道结亲就可以拿来汽车,何必出手劫车。等他成为陶力女婿,起兵指日可待。”
他们还在盘算着美事呢,却传来刘飞龙娶亲的消息。
十辆小货车拉着嫁妆,娶亲队伍排满了整条大街。刘飞龙骑着高头大马,一辆小车车顶改装成了花轿的样子,刘府礼炮齐鸣,似乎在昭告天下:“我有火器,别惹我。”
姜明和秦天也收到了请帖,但他们没有去。
刘飞龙带着梅若婷赴任,把个陶力气得要死。“这个不知好歹的刘飞龙,改天让你死在我手里才是!”
而刘飞龙到京赴任,马上着手修公路,造汽车厂和轮船厂,还帮助兵部,秘密建设兵工厂,生产武器、无人机和通讯设备。
这天上朝,有人来报,说边疆窝国进犯,又有奏折称江南水患严重,百姓扶老携幼,流离逃生。贺子峻命大将军麻锦钰带兵出征,又命张松为钦差大臣,下江南治理水患。
下朝后,贺子峻单独把麻锦钰、张松和刘飞龙叫到御书房,说:“对于今天的朝堂之事,三位有何高见?”麻锦钰说:“窝国内政不稳,边境连年无战事,此番突然来袭,恐有蹊跷。”
贺子峻说:“我朝恐有窝国内奸。刘爱卿,你有何高见?”
刘飞龙对军事一窍不通,便说:“陛下圣明。”
贺子峻说:“刘爱卿,麻将军要带五十万兵马抗窝,你可有妙计?”
刘飞龙说:“大卡车已制造出一批,我这几年也在培训司机。只是公路未通边境,需改用小货车,另司机数量不够,急需培训。”
贺子峻说:“电瓶车可行?”
刘飞龙说:“我可造一批四座电瓶车,一人开,三人在车上抗敌。”
贺子峻说:“先派三千先锋,带火器打头阵,朕命你主持修路并制造四座电瓶车,但最终还是要靠卡车。至于司机,爱卿有何高见?”
刘飞龙说:“可将我家镖师全部借调军中,我家家丁路天阳跟随我的日子长了,可让他培训司机。”
“那镇远镖局岂不是没有镖师可用?”
“我家其余家丁也可开车。另主要生意已分给别家镖局,别家镖局我们也有培训司机。另外回禀陛下,如若开战,火器可能不够。”
“爱卿有何应对之策?”
“臣在布衣之时,江南有一工厂,现可同时加工武器,以保军需。”
“准奏。张爱卿,江南那边,你可有高见?”
“陛下,江南水患,微臣有一定的治理经验,但也要去实地勘察,尽力而为。只是灾民还需安置,恐需朝廷放粮。”
“刘爱卿,朕听说你在造轮船。”
“正是。”
“这次赈灾粮,用轮船运输,加快效率。”
“遵旨。”
刘飞龙连夜画出图纸,命工部督造四轮电瓶车。他带人沿途勘察,准备修路的方案,又用对讲机跟刘柱通话,让他主持江南工厂的武器生产。
刘飞龙家的镖师王勤裕等,驾着几十辆小货车,载着三千先锋和武器、粮食,由副将王昌茂带领,先行赶赴窝国与大冶的边境。
路天阳被任命为总教练,培训官兵司机。
姜明听说官府要运粮救灾,大喜过望。生意终于来了!可姐夫的人却告诉他,朝廷并没有用长风镖局走漕运押送赈灾粮。
“不可能!粮船全在我手里,所有镖局都没有粮船,不用我,粮食怎么下江南?”姜明气急败坏。
“镖头,英大人说了,这次赈灾粮,用刘大人制造的轮船送粮。”
“轮船?奶奶的,刘飞龙,我跟你不共戴天!”
他命齐永年和郑宏民,去劫轮船。
张松坐在轮船上,眺望远方。“以前只看见汽车在陆地上走得快,没想到,这轮船,是水上的汽车啊!”
“禀告张大人,前方有船只意图不轨。”
张松举起望远镜,看到对面几十只小船在江面穿梭,每个船头都坐着几个艄公模样的人,但这些船并不像正常的行船。
“弓弩手准备!”
大船突然一阵颠簸。张松命水师下船查看,抓住三个鬼鬼祟祟的人。
刚把水淋淋的人押上船,不待审问,前面几十只小船拦住了大船的去路。
“张大人,如何是好?”
这些小船,哪里吃得住大船撞击?但张松怕误伤好人,还是下令停船。
轮船刚停,小船便开始包抄大船。张松下令放箭。
但小船不依不饶,逼近大船,张松鸣枪示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