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瑞士苏黎世,此刻已近黄昏。
DSF财团外交官黛西坐在她那间极具设计感的现代化公寓里,全景落地窗外是暮色中城市璀璨的灯火和远处的湖光山影。
她的手指正轻盈地划过平板电脑光滑的屏幕,浏览着来自中国的舆情报告汇总。
屏幕的冷光映照着她精致的侧脸,却没有丝毫暖意。
看到“千梓数据”成为新的网络热词,并开始扭转部分舆论方向时,她那双淡蓝色的眼睛微微眯起,就像草原上察觉到威胁的母狮。
几秒后,她指尖快速点开加密视频通讯应用,发出了一个呼叫请求。
信号很快接通。
屏幕那端,程莹博士的身影出现在一间中式书房的古典窗棂背景前,这是她在中国GRS团队的临时住处。
书房内灯光明亮,窗外却已是灯火点点。
程莹似乎刚结束一场会议,手边还放着一杯温热的枸杞茶,升腾起一缕细微的热气。
她的穿着依旧一丝不苟,但眉宇间带着几分长途奔波后的疲惫,尤其是在书房略显沉闷的灯光下,眼下淡淡的青色更显分明。
“黛西女士。”程莹率先开口,微微颔首,职业化的笑容掩盖了深层次的焦虑,“看到你的呼叫,苏黎世时间应该不早了?”
“时间从不因懈怠而延长。”黛西的声音透过优质麦克风传来,清晰而带着不容置疑的底色,“千梓农园三号试验田的故事,这场数据表演……相当有迷惑性。”
程莹端起茶杯,轻轻吹拂了一下浮在水面的几粒红色枸杞,动作优雅,眼神却锐利地盯着屏幕:“透明和科学,大众很吃这套。公开实时数据?这招确实聪明……”她啜饮了一小口,喉间微微滑动,让温热的液体滑下去,像是要熨平内心的波澜,“我们施加的负面舆论,已经被这种‘技术性诚实’抵消了不少。”
黛西的指尖轻轻在平板边缘点了点,指甲修剪得如同艺术品般精致:“我们需要更直接、更……无法轻易被数据化反驳的动作。”她的语气很平和,甚至带着一丝循循善诱,但字句间透出的指令清晰无比。
程莹放下茶杯,陶瓷杯底与厚重的红木桌面轻轻碰撞,发出一声沉实的“嗒”声。这轻微的响声,在安静的、只有两人隔屏相对的空气里,被放大了数倍,仿佛敲打在紧绷的弦上。
屏幕的光线在她脸上投下明暗对比强烈的阴影,却无法熄灭她眼中骤然点亮的、那如同淬火过的金属般的锐芒与自信。嘴角向上扬起一个充满韧性的弧度,不再是应付式的职业微笑。
“请放心。”程莹的声音不高,却异常稳定,像一把藏在鞘中的匕首终于显露寒芒,“您需要的下一步行动,已经在我这里了。”她的指尖轻轻敲了敲自己的太阳穴,动作从容不迫,“方式有很多,千梓以为靠数据就能筑起高墙,可惜,我们手里,恰好也有凿开墙角的工具。”
黛西屏幕那头的脸上,露出了今晚第一个心照不宣的赞许微笑。
程莹这边,书房的灯光只照亮了她自己,她身后的窗棂映照着微弱的光,仿佛一个沉重的画框。
一场新的交锋,在黑暗中悄然拉开了更具破坏力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