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会的喇叭声,如悠扬的号角,在村子上空久久回荡。王有为、小雨,还有王父,他们的身影被夕阳拉得老长,宛如一幅古老的画卷,正缓缓铺展在村后的山坡上。
“就是这儿。”王父停下脚步,他的目光中透着一丝深沉与自豪,手指向面前那片杂草丛生的山坡,“三十亩地,从你太爷爷那辈就传下来了。”
王有为望着眼前这片荒芜的山地,心中不禁有些发
怵。杂草长得比人还高,像是一群张牙舞爪的怪物,几棵歪脖子树倔强地立在地头,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这一切,怎么看都不像是能种出好庄稼的样子。
“爸,这地……多久没种了?”他忍不住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疑虑。
王父掏出旱烟袋,慢悠悠地卷着烟,那动作熟练而又沉稳。“少说也有十年了。”他划着火柴,烟丝在火光中发出轻微的噼啪声,“当年种玉米赔了钱,就撂荒了。”
小雨却兴奋地蹲下身,她的眼睛亮晶晶的,仿佛藏着无数的星星。她抓起一把土,在手里轻轻搓了搓,那神情就像在抚摸一件珍贵的宝物。“叔叔,这土质真好!”她的声音充满了惊喜,“你看,黑褐色的,有机质含量肯定高。”
王父吐出一口烟,那烟雾在空气中缓缓飘散,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闺女懂行。这山地虽然陡了点,但土是真好,祖辈都说这是块宝地。”
王有为看着父亲和小雨讨论得热火朝天,心中既感动又忐忑。他弯腰拔起一丛杂草,发现根系下的土壤果然如小雨所说,松软肥沃,仿佛是大地母亲给予的馈赠。
“明天我就联系人把地整出来。”王父突然说道,语气坚定得不容置疑,仿佛在宣告一场新的征程即将开启。
“爸……”王有为喉头发紧,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您真舍得拿祖传的地给我们折腾?”
王父把烟头在地上摁灭,他的手宽厚而又温暖,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傻小子,地就是拿来种的。与其荒着,不如让你们年轻人试试新法子。”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感,“再说……我老了,也该放手了。”
回家的路上,王有为一直沉默不语,他的思绪如同那山间的溪流,潺潺流淌。路过村口时,几个村民正在议论纷纷。看到他们过来,议论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意味深长的目光,那目光仿佛是一道道无形的枷锁,压得王有为有些喘不过气来。
“别理他们。”王父低声说,他的背挺得更直了,仿佛一座巍峨的山峰,要为儿子遮风挡雨。
晚饭时,王母做了一桌子丰盛的菜。红烧肉炖得软烂,入口即化;自家种的青菜碧绿鲜嫩,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小雨吃得赞不绝口,那欢快的笑声仿佛是一首动听的乐曲,把王母乐得合不拢嘴。
“妈,爸说要拿山上的地给我们搞试验。”王有为扒着饭,小心翼翼地说,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
王母夹菜的手顿了一下,她的目光在丈夫和儿子之间转了一圈,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想好了?”
“想好了。”王父闷头扒饭,语气却异常坚定,仿佛已经做出了不可更改的决定。
王母叹了口气,突然转向小雨,眼中带着一丝温柔。“闺女,你会做饭吗?”
小雨一愣,随即笑道:“会一点,但肯定没阿姨做得好吃。”
“明天教你做酸菜鱼。”王母突然说,脸上洋溢着和蔼的笑容,“咱家的酸菜是祖传的方子,配上后山水库的鱼,那叫一个鲜。”
王有为和小雨面面相觑,随即明白过来——这是王母认可他们的方式。那一瞬间,温暖如同潮水般涌上他们的心头。
夜深人静,月光如水,洒在王有为的床上。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窗外的月光照在书桌上那堆农业资料上,仿佛在召唤着他。他索性爬起来,轻手轻脚地来到院子里。
没想到小雨也没睡,她正坐在葡萄架下,捧着笔记本电脑,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她和那台电脑。
“怎么还不睡?”王有为走过去,发现屏幕上是一张复杂的设计图,线条密密麻麻,如同一张巨大的蜘蛛网。
“在画灌溉系统。”小雨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眼神中却透着一丝疲惫后的兴奋,“我同学发来了一些资料,说这种坡地最适合搞滴灌。”
王有为凑近看,图纸上的线条让他头晕眼花。但小雨讲解时神采飞扬的样子,却让他移不开眼,仿佛她就是那夜空中最亮的星。
“对了!”小雨突然拍了下脑门,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忘了告诉你,我同学说下周可以带专家来实地考察!”
“真的?”王有为又惊又喜,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那太好了!”
两人兴奋地讨论到半夜,仿佛有说不完的话。直到王父起夜发现他们,才被赶去睡觉。那温馨的场景,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王有为就被父亲叫醒。院子里停着一辆破旧的拖拉机,车斗里堆满了农具,那拖拉机仿佛是一位沉默的战士,即将奔赴战场。
“走,上山!”王父精神抖擞,仿佛年轻了十岁,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力量和决心。
接下来的日子,王家的生活节奏完全变了。每天天不亮就上山,天黑才回家。王父带着几个老伙计清理杂草,他们的身影在山坡上忙碌穿梭,如同勤劳的蜜蜂;王有为和小雨则忙着测量土地、做标记,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绘制一幅宏伟的蓝图。
一周后,小雨的同学果然带着省农科院的专家来了。戴着眼镜的李教授一下车就直奔地里,他的眼神中透着专业和专注,抓起土又是闻又是搓,那认真的样子仿佛在和土地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好地!真是好地!”他激动地说,声音中充满了惊喜和赞叹,“这种山地最适合搞有机种植,种出来的东西品质绝对好!”
在专家的指导下,他们重新规划了种植区。向阳的坡地种果树,那果树仿佛是一群朝气蓬勃的少年,在阳光下茁壮成长;背阴处种耐阴的药材,那药材仿佛是一群安静的隐士,在阴凉中散发着神秘的气息;中间平坦些的地方则规划成蔬菜区,那蔬菜区仿佛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晚上,王母做了一大桌菜招待客人。李教授喝了几杯自家酿的米酒,话也多了起来。
“老王啊,你有福气!”他拍着王父的肩膀,眼神中充满了羡慕,“儿子有出息,儿媳妇更是了不得!”
王父笑得满脸褶子,那笑容仿佛是岁月刻下的最美的痕迹;王有为和小雨则红着脸低头扒饭,那羞涩的模样仿佛回到了初恋的时光。
送走专家后,王有为发现父亲独自坐在院子里抽烟。月光下,老人的背影显得有些孤单,仿佛一座被岁月侵蚀的雕像。
“爸,累了吧?”他走过去,给父亲倒了杯茶,那茶水在月光下散发着淡淡的热气。
王父摇摇头,突然说:“有为,爹想通了。这地……就过户给你吧。”
王有为手一抖,茶水洒了一地,他的眼中充满了惊讶和感动。“爸,这……”
“听我说完。”王父摆摆手,眼神中透着一丝坚定和慈爱,“我老了,跟不上你们年轻人的想法。地给你,你想怎么折腾都行。”他顿了顿,声音有些哽咽,“爹就一个要求……别糟蹋了祖宗传下来的地。”
王有为鼻子一酸,重重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爸,您放心,我一定把地种好!”
第二天,王父真的带着王有为去了镇上的土地所。办手续的工作人员听说他们要搞生态农业,很是支持。
“现在政策鼓励这个!”工作人员热情地说,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要是做得好,还能申请补贴呢!”
回家的路上,王有为看着手里新鲜出炉的土地证,心里沉甸甸的。这薄薄的一张纸,承载着父亲的信任,也承载着他和小雨的梦想,仿佛是一座通往未来的桥梁。
接下来的日子更加忙碌。王有为白天跟着父亲学习传统农耕技术,那父亲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本珍贵的教科书;晚上则和小雨一起研究有机种植的资料,那资料仿佛是一把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他发现父亲虽然不懂什么科学理论,但对土地的了解却深入骨髓。
“看这片叶子。”一天清晨,王父指着地头一株野草,眼神中透着智慧和经验,“叶子发黄,说明这地方缺氮。老辈人就是靠这些野草来判断土质的。”
小雨如获至宝,赶紧记在笔记本上,那认真的模样仿佛在记录着最珍贵的宝藏。王有为看着这一幕,突然明白了父亲坚持要他学习传统技术的用意。
一个月后,土地终于整理完毕。第一粒种子下地那天,全家人都来了。王父按照老规矩,在地头摆了香案,虔诚地祭拜了土地神。他的神情庄重而又肃穆,仿佛在和祖先进行一场神圣的对话。
“祖宗保佑,风调雨顺。”老人念念有词,那声音仿佛是从岁月深处传来的呼唤。
王有为学父亲的样子上了香,心里默默许愿:一定要把这片祖传的土地种好,不辜负父亲的期望,也要证明给小雨的父母看,他能给小雨幸福的生活。
傍晚时分,突然下起了小雨。王有为和小雨没带伞,索性在田边的窝棚里躲雨。雨滴打在塑料棚顶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一首交响曲。
“听说种子下地后下雨,是个好兆头。”王有为望着雨幕说,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
小雨靠在他肩上,轻声道:“我爸妈说……想来看看。”
王有为身体一僵:“什么时候?”
“下个月吧。”小雨抬头看他,眼神中透着一丝担忧和期待,“你……准备好了吗?”
王有为深吸一口气,望向雨幕中若隐若现的新翻土地,那土地仿佛是他们梦想的摇篮。“嗯,到时候第一批蔬菜应该能收获了。”
雨渐渐停了,天边出现一道彩虹,正好横跨在他们的试验田上空。那彩虹色彩斑斓,宛如一座通往幸福的天桥。两人相视一笑,不约而同地想起了那句老话——风雨之后见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