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篇、“固执”的母亲
书名:生活拾贝 作者:止立言 本章字数:2287字 发布时间:2025-07-06

我的母亲,已年届八十高龄,岁月虽悄然在她身上留下斑驳印记,但她独有的精气神却丝毫不减。她耳朵略有背意,然而双眸依旧明亮如星,毫无昏花之色;腰杆笔直,不见丝毫佝偻之态;说起话来,声若洪钟,仿佛能让四周空气都随之震荡共鸣;走起路来,步履匆匆,恰似一阵迅猛疾风,带起丝丝风声。

她身上所具备的朴素、勤劳与善良等美好品德,犹如璀璨生辉的明珠,在邻里间广为流传颂扬。作为她的儿女,我们因拥有这样一位母亲而深感自豪。只是,她骨子里那股执拗劲儿,着实常常令我们无计可施。

随着生活水平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家家户户日子都过得富足红火,每餐难免会剩下些饭菜。出于健康考量,我们屡屡劝说母亲将剩饭剩菜当作垃圾舍弃。可母亲却觉得我们这般行为太过浪费,若是剩饭剩菜量少,她便会硬着头皮把饭菜吃光;要是量多,就放入冰箱留待下顿。我们再三向她解释食用剩饭剩菜对健康不利,她却斥责我们是 “败家子”。无奈之下,我们也只能听之任之。

曾有一回,母亲因食用过多隔夜的剩饭剩菜,不幸患上急性肠胃炎。我们借此机会劝她别再如此固执,她当时满口应承,有那么一段时间确实没再碰剩饭剩菜。但正所谓 “好了伤疤忘了痛”,病愈没多久,她又重拾往日习惯。

母亲不仅对剩饭剩菜 “偏爱有加”,还热衷于收集旧物。老屋里被形形色色的旧鞋子、旧衣物以及旧家电塞得满满当当,几乎难有立足之地。我们劝她将这些旧物丢弃,她却总是理直气壮地念叨:“有风不使尽,有时莫忘无。” 这番话,让我们无言以对。

如今,多数家庭都已用上煤气,烧柴草的人寥寥无几。往昔,路边野草都会被人们割回家当作做饭燃料,可如今,野草疯长得比人还高,却无人问津。然而,母亲为节省煤气,依旧会把野草割回,堆放在老屋,用柴火灶烧水、炒菜。如此一来,老屋柴草越堆越多,好似一座小山,也成了老鼠肆意横行的乐园。

其实,母亲这般朴素的生活习性,与她曾经那段艰苦岁月紧密相连,那是穷怕了的深刻烙印啊。六、七十年代,经济萧条,能吃上一顿饱饭、尝上一口肉,皆是极为奢侈之事。母亲曾讲起,有一年家里仅有的老母鸡病死,那可是靠下蛋换盐的宝贝,即便万般不舍,他们还是含泪将鸡吃掉。每逢传统佳节,望着满桌丰盛的鸡鸭鱼肉,母亲总会满含深情地感慨:“这才是人的生活。” 这话听来,不禁让人心头涌起一阵酸涩。正是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铸就了母亲极度节俭的品性。

母亲除了生活极度俭朴,还过度操劳。年轻时,家里耕种着十多亩水田。为了不影响我们学业,母亲和父亲终年起早贪黑,无论风雨如何肆虐,都在田间辛勤劳作。我们长大成人后,家里无需再耕田,母亲本可像其他老人那般,打打牌、跳跳舞,安享闲适的晚年时光。可她对那片养育全家的土地爱得深沉,将他人弃耕荒芜的土地开垦成菜地,种上各式各样的蔬菜瓜果。菜园里四季瓜果飘香,处处洋溢着盎然生机。

有时见母亲累得大汗淋漓,我们劝她别再种菜,去跳跳广场舞锻炼身体。母亲却不屑地回应:“那哪比得上我种菜有意思。” 我们其实认可母亲适度劳作,这样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有所寄托。可她毫无节制地劳作,常常令我们忧心忡忡。

农村里不少老人也种菜自给自足,但都是轻松悠闲的节奏,早晚凉爽时干一两个小时,热了或者累了便回家休息。而我的母亲,劳作起来那股拼劲,连年轻人都望尘莫及。天还未破晓,她便扛着锄头出门,一直劳作到中午,累得浑身湿透才回家吃饭。下午两三点,正值一天中最为酷热之时,别人都在空调房或树荫下乘凉,她又扛起锄头出门,顶着炎炎烈日在菜园里干得热火朝天,直至万家灯火亮起,大家都围桌用餐了,她才带着一身泥水归来。有时遇上刮风下雨、电闪雷鸣,她依旧风雨无阻地在菜园忙碌。更令人揪心的是,有一次她劳作时不慎摔断右臂,打了不到一星期石膏,就拖着尚未痊愈的残臂又去种菜。

我们为了让母亲别太过操劳,可谓绞尽脑汁。起初,三兄妹轮番温和相劝,摆事实、讲道理,告诉她为了点菜累坏身体得不偿失,母亲却以年纪更大还在种菜的老人来反驳我们。温和劝说无果后,我们又试图恐吓她,称若不听劝出了事后果自负,母亲却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没我们那么娇贵,种点菜能有什么事。见她软硬不吃,我们心生一计,偷偷藏起或送人她的劳动工具,可母亲仿佛拥有火眼金睛,总能将工具找到,找不到就去买或者自己动手制作。面对她的执拗,我们实在是黔驴技穷。

母亲除了过度操劳,还热衷于卖菜。她所种的菜园面积较大,菜根本吃不完。除了送人,她每天还会把各种蔬菜运往市场售卖。每天看着母亲披星戴月前往菜园摘菜,然后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摇摇晃晃骑着载满如小山般蔬菜的自行车消失在朦胧雾色里,我们便提心吊胆。我们担心她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发生意外,既伤害自己又给别人带来麻烦。

为了让母亲不再去卖菜,我们同样费尽心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她不为所动;疾言厉色相劝,她也不理会。最后我们把自行车上锁、放气,她就算挑着担子去卖也不听劝。

母亲对自己过度节约、过度操劳,我们拿她没办法,而她对别人那份执拗的无私,更是让我们束手无策。母亲卖菜并非为了钱财,只是想找人聊聊天,寻求一份精神寄托。别人卖菜精打细算、分毫必争,母亲卖菜却近乎大赠送,无论熟人还是陌生人,都是半卖半送,全然不顾成本。

亲戚朋友来家里,她都吩咐我们好酒好菜款待。酒足饭饱后,还一定要给每位客人送上一大袋蔬菜,你若推辞客气,她还会不高兴。碰上左邻右舍、亲戚朋友急需用钱,母亲总是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养老钱借给他们。

有一次,村里十几个农民工因老板跑路,没了工资且连饭都吃不上,母亲便和父亲商量,把他们接到家里吃饭,还为他们买好回家的车票。村里人都说母亲傻,她却只是淡然一笑。

唉,这便是我那 “固执” 的母亲。朋友们,你们能给我支支招吗?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生活拾贝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