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入城
书名:豫章世子会搞钱 作者:车兵君 本章字数:2710字 发布时间:2025-07-10



  大军进入长安,夹道欢迎的景象十分壮观,刘义符环顾四周,汉胡难以辨别。
  
  城中的胡人大多拥有自己的土地和庄客,他们深谙豪强的行事方式,“本土化”程度颇高。
  
  京城百姓忙碌奔走,东边的流民也不断涌入,城中人口比洛阳多了两万余户。
  
  刘义符思考后明白,这是因为秦人无处可逃,西北诸国的统治不如秦地深入,城墙不如长安高大,土地也比较贫瘠,得知晋军纪律严明,不少半路逃跑的人又折返回来。
  
  回到家中,却发现已被不知从何处来的“流民”占据。
  
  晋军还未攻入长安时,人们心中充满忧虑,如今近十万晋军入驻京兆,虽然还有一些郡县未归降,但只是垂死挣扎。
  
  数千杂军被诸将看不起。
  
  士兵们背井离乡来到长安,是时候好好休息了。
  
  收复长安后,从南阳到武关的粮道打通,补给压力大减,大家的心情也随之放松,生活变得惬意起来。
  
  车驾缓缓前行,刘裕熟练地与士民打过招呼后,便径直往未央宫而去。
  
  随着离宫城越来越近,人影逐渐稀疏下来,长安城中虽有三十万人左右,但宫殿、公卿宅邸、官署以及宗庙就占了十之七八。
  
  民区位于城北,划分为百余闾里。在民居以西,便是长安九市,这里堪称京兆最为繁盛的地方,高大宏伟的门阙映衬着宫门,相较于建康宫,显得更为恢宏壮观。
  
  未央宫、长乐宫和北宫都由北府兵驻守,暂时充当皇城禁军,统领之人是毛德祖。
  
  刘裕看到身着玄甲、站在门旁指挥士卒的温泽,笑着说道:“后生可畏啊。”
  
  温泽扶了扶兜盔,躬身回应道:“泽受主公与毛公提携,自当以死效力。”
  
  毛德祖苦笑一声,说道:“泽虽勇武,却欠缺韬略,未来任重而道远啊。”
  
  说完,位于后列的胡藩不由自主地多看了温泽几眼,见其腰臂身形远不及自己健硕,才不再注视。
  
  温泽作为降将,屡建奇功,确实有勇力,但若不是毛德祖给他这个机会,多半不会有如今的殊荣。
  
  不得不说,温泽的命数着实不错,能遇此般贵人,若不出意外,凭借他谦逊自勉的品性,飞黄腾达自是迟早之事。
  
  “正值年轻,路还长着呢,你也别所求太高。”毛德祖听后,微微颔首表示应允。
  
  刘裕勉励了温泽这一句后,便缓缓步入宫中。
  
  待众人入门,温泽昂首挺胸地站在门侧,嘴角不自觉地高高扬起。
  
  随着甲士们有条不紊地随同刘裕入宫,等候在宫道两侧的宦官宫女即刻匍匐在地。
  
  从北宫门一直到殿下,千余名甲士手持长戈排列整齐,用柄尾触地,站得如同长松一般挺拔。
  
  前行至前殿时,刘裕抬首望向殿门前那刻有栩栩如生龙凤瑞纹的梁柱,在阶下停留数刻之后,才迈步登阶。
  
  到了殿门外,刘义符微微偏头向下望去,单是站在此处,心气仿佛也随之升高。
  
  未央宫虽不像洛阳那般频繁遭受烧毁之灾,其气势也非建康所能比拟,若论及帝王之宅、龙兴之气,那非长安莫属。
  
  关中地区并不适合长久发展,一旦人口增多,便免不了要引入外地粮食接济。这也是为何到了隋唐时期,不得不移都以解决粮食问题。
  
  当然,若以功利为首考虑迁都之事,刘裕与刘义符以及群臣大多会倾向于选择洛阳。即便长安无需外地济粮,但毕竟离中原江南太过遥远。
  
  政治重心与经济重心方为国家国力的根本所在,往后迁都洛阳,将长安设为西京陪都即可。
  
  进入宫殿后,刘裕只是瞟了一眼御榻,并未登阶入座,他像在太极殿时一样,站在阶下,并让文武官员分列左右。
  
  “如今秦国已被消灭,卿等劳苦功高,我已派休元南下,到建康向陛下为卿等讨要赏赐。”
  
  刘裕抚须笑道:“今日卿等就在长安好好休养,城中府邸我已派人打理妥当。众军也都很疲惫,待过几日设宴,好好犒劳诸位。”
  
  “仆等谢主隆恩!!”
  
  经过一番抚慰庆贺后,刘裕收起笑意,说道:“扶风、武都、天水诸郡尚未收复,谁愿意领兵前去征伐?”
  
  “仆愿前往!”
  
  “仆也愿去!”
  
  王镇恶、毛德祖、王仲德等一众老将并未主动请缨,他们功高是一方面原因,先前刘裕激励温泽时所说的那句“后生可畏”,让他们有意将机会让给后辈。
  
  大功已经属于你们这些老将了,剩下的利益要是也被你们独占了,那就显得太不通情理了。
  
  刘义符瞥向赵玄,见他神情恍惚,便道:“赵将军是天水人,此番出征或许会遇到一些阻碍,父亲可让他辅佐。”
  
  刘裕微微点头,简短几句话就安排好了军事部署,让刘荣祖担任主将,赵玄为副手,率领两万多士兵西进攻打天水。
  
  乞伏秦在入关前派使者联系刘裕,表示愿意低声下气,直到长安被攻破,之后便再无消息,仇池的杨盛和他差不多。
  
  陇西郡在秦国动荡时被乞伏炽磐攻占,姚秦灭亡后,关中并未因此安定下来,此时天水作为边塞重地,屯有一万多名士兵并不算多。
  
  善后工作完成后,刘裕命谢晦先拨一笔钱粮,奖赏那些即将出征天水的将士们。
  
  “虽然伪秦已经消灭,但关中各地仍有割据势力存在,如乞伏秦、凉州和仇池都是隐患,本不想在庆功宴上讨论这些事情,但既然大家已经来到前殿,不妨趁此机会一起商量未来的策略,无论文官武将都可以畅所欲言。”
  
  刘裕并不急于称帝,但对于统一全国却是当务之急,刘义符多次提醒他要注意后方安全以及刘穆之的健康状态,如果能经过几个月休整之后再继续向西进军自然更好。
  
  关中仅占国土十分之一,其余岭北、陇右、西域均属其地,当前国内局势稳定,士气高昂,兵强马壮且粮草充足,若就此停滞不前,实为愚蠢之举。
  
  常言道:天赐之物,若不取之,必将受罚。
  
  众人沉思之际,沈林子站出进言:“主公,依仆之见,仇池虽小,却位于天水与汉中之间,杨盛表面臣服,实则自立,过去因战事繁忙未能顾及,如今秦国已灭,攻克天水后,可令朱刺史发兵北上,仆愿与刘将军自天水南下,合力攻取。”
  
  听闻沈林子已有对策,原本只欲简单讨论的刘裕颇为满意。
  
  去年,杨盛之侄杨倦被秦军击败,退守散关,尽管汉中可绕过仇池直入京兆,但因诸侯国环伺,处处受牵制,秦军尚不敌氐军,对晋军而言,此战更是以强凌弱。
  
  “父亲,孩儿得知赫连勃勃闻王师入京,已撤至统万城,仇池不足为虑,大军休整后,不妨先收复岭北。”
  
  这已是刘义符多次向刘裕建议攻夏,刘裕入关后,本意是遣使与夏修好,先平定关中再作商议。
  
  刘义符执意征伐夏国,其理由充分,难以反驳。
  
  毛德祖稍作沉思后也附言道:“主公,秦国动乱时期,姚恢迁移了安定地区的万余民众至京兆,长安城内外六万户居民中,迁来的就占了一部分,其中投降的精兵有四千多人,大多是安定地区的边防士兵,主公如果想收复这些骁勇善战的士兵,确实应该考虑北上进攻。”
  
  谢晦见状,也支持这一意见:“岭北是京兆以北的战略要地,赫连勃勃因畏惧主公的威名而从统万撤退,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收复安定、新平等地,直至陇东各郡。”
  
  攻打仇池相对容易,但收获的利益较少,而攻占夏国的领土并收复岭北,虽然需要与匈奴骑兵在平原上交战,难度较大,但获得的利益更多。
  
  刘裕并不惧怕赫连勃勃,他的策略是先消灭小国,再逐步征服大国,稳扎稳打。
  
  “关于征伐之事,等一个月后再讨论。各位先回去休息吧。”
  
  “仆(臣)告退。”众人回应道。散会时,似乎有人故意为之,竟有几人自称臣子。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豫章世子会搞钱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