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监造,这曲辕犁的造价究竟是多少?”
激动的情绪平复后,大司农曹林目光转向墨山,询问起曲辕犁成本一事。
“回大司农的话,除去研发耗费不算,仅原料成本约为一百四十钱,若是大规模生产,总成本大概在两百钱左右。”
“嗯!这个造价不算贵,寻常百姓若省吃俭用,还是能够承受得起的!”曹林微微点头。在他看来,造价不高的话,推广起来便不是什么难题。
曹林看向墨山问道:“墨监造,制作这种犁需要多长时间呢?”
“回太傅的话,刚开始制作时速度会慢一些,不过一旦工匠熟悉了制作流程,一名普通工匠不到两天就能完成。”
“能不能提高制作速度呢?”曹林再次发问。
墨山摇了摇头,说道:“这曲辕犁的每一个部件都需要仔细打磨,然后再进行组装,两日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
“这……”
曹林等人眉头微蹙,显然对制造速度极为不满,即便召集官方的全部工匠,短时间内也难以造出大量产品。
马上要入秋了,正是开垦荒地的绝佳时机,且还有来年的春耕,若不能及时推广,损失将不可估量。
德阳殿内再次陷入寂静,众人皆在思索可行的办法。
“孤有一法,不知是否可行。”刘义符突然开口,打破了殿内的安静,众人纷纷看向帝座上的天子。
曹林起身恭声问道:“殿下有何良策?”
刘义符看了一眼那曲辕犁,说道:“这曲辕犁是利国利民的神器,诸卿可与孤联名,下发大诰,张贴于境内各郡县乃至乡村,将其功效和制作方法公之于众,并允许商贾豪强及民间私匠制作售卖。”
曹林等人相互对视一眼,纷纷点头,此法虽减少了国库收入,但能迅速推广新犁,确是最佳方案。
“殿下此法甚佳,我等无异议!”
刘义符见陈蕃等人同意,点了点头,看向墨山后说道:“墨监造他们研制改良曲辕犁,功劳可传万世,不亚于开疆拓土,各位意下如何?”
曹林道:“殿下所言极是,对墨监造他们,殿下应重赏。”
“臣附议!”司空立刻站出来支持,另外两人也点头认同。
刘义符笑道:“那便封墨卿为侯吧。”
“啥?”刘义符话落,墨山以及曹林等人皆难以置信地看向刘义符,在晋朝,除特殊情况外,如惯例给皇后父亲封侯,或是对有拥立之功且本有爵位的子孙加封等情形外,鲜少有人能获封侯之赏。
在封建王朝的历史长河中,加封之事往往遵循着一定的惯例,要么是皇族成员凭借血缘关系获得尊贵的封号,要么便是因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而被赐封侯爵,然而,像此次这般加封一个匠人为侯的情况,那可谓是极为罕见,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墨山虽顶着研造司监造这一名头,可在众人眼中,他终究不过是一个匠人罢了,在那个阶层分明的时代,匠人的身份地位相对较低,即便墨山有着重要的职责,也难以改变人们固有的观念。
刘义符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威严,缓缓开口问道:“怎么?难道诸卿觉得这等功劳,不值一个侯位?”
他的语气带着些许冰冷,尽管这些大臣都是他平日里敬重的老臣,但在他看来,尊重是相互的,若他们不支持自己,那也就别怪自己采取强硬措施了。
工匠对于一个国家的繁荣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国家若要兴旺昌盛,各行各业都需齐头并进,而工匠所从事的技艺工作,关乎着国家诸多领域的进步,无论是精美的器物制造,还是复杂的工程建设,都离不开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辛勤付出。
如今,刘义符已经下定决心,要趁着这个机会抬高工匠的地位,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工匠的价值,从而引起整个社会对工匠群体的重视。
封侯墨山而言,仅仅只是一个开端,刘义符深知,要想真正实现自己的目标,得到这些重臣的支持至关重要。
因此,此时他将目光紧紧锁定在曹林等人身上,心中暗自盘算着。如果他们同意自己的提议,那自然是再好不过,倘若他们反对,刘义符也绝不会手软,他不介意将这些人撤换下去,以推行自己的计划。
片刻的沉默之后,曹林率先打破了这份寂静,他缓缓起身,微微欠身行礼后,朗声说道:“臣同意为墨监造封侯!”
紧接着,司空陆辽也站起身来,朝着刘义符行了一礼,说道:“臣也同意!”他的声音洪亮而清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臣同意!”其他几人见势,纷纷起身附和。
而墨山与几位墨家弟子激动万分,封侯于他们而言是遥不可及之事。
“好!既然众卿皆同意,明日朝会便向百官宣告此事!”刘义符欣然笑道,太傅为首的三公表示认可,即便百官有异议,也难以掀起多大风浪。
“此事已定,众卿且先回吧!大诰由太傅与司徒负责拟定。”刘义符吩咐道。“诺!”随后,他看向墨山,说道:“孤有一法,或可大幅缩短曲辕犁制造时间,墨卿回去不妨一试。”
“殿下请讲!”
刘义符又想起了后世那套流水线的作业方式,然后说道:“孤觉得这曲辕犁之所以制作缓慢,应该是方法不对!”
“方法不对?”墨山有些疑惑的看着刘义符。
“不错,墨卿你想啊,这整个曲辕犁的部件制作全部出自一人之手,刚刚打造好犁身,又要转过身去制造扶手,转换之间定会耗费大量心神,极大的拖慢了制造的进度。”
“殿下果然真知灼见,一语中的,确实如此!”
刘义符的话让墨山眼前一亮,他身为匠人,自然感同身受。
“呵呵~别忙着拍马屁,孤还没说完呢!”
“呃~殿下您请说!”
墨山尴尬的笑了笑,他刚才可是肺腑之言,绝没有拍马屁的成分。
“孤以为,墨卿回去,不妨按照前朝秦弩的分工制作,最后组装的方式,应用到这曲辕犁的制作上面!”
墨山点了点头,“殿下此法的确可行,墨家或许可以,不过其他的工匠作坊因为各自的衡量标准不同,恐怕难以实行!”
“那就统一一个官方标准的尺寸出来,让各地官府的作坊严格按照此标准制作生产,只要官方统一,那么民间那些作坊工匠早晚也会按照这个标准制作的!”
“殿下言之有理!”
“回头我让人不是送些罪犯过去,卿回去可以照此法试一试,尽快拿出一套方案出来!”
曹林返回官署后,便开始商议大诰内容的拟定事宜。
陆辽说:“我认为这大诰是要给百姓和工匠看的,内容应当简单明了,让人一看就懂。”
曹林点头表示赞同:“除了赞扬殿下的部分用些文辞外,其余都可按白话直叙。”
“好!”
陆辽回到袁府后,派人将顾贺、朱柄、张邵请至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