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墨阳侯到了!正在殿外等候召见!”一个太监说道。
刘义符点了点头,“叫他进来吧!”
“诺!”
很快墨山便跟在太监身后,来到殿内,向着刘义符躬身行礼。
“臣,拜见殿下!”
“墨卿免礼!”
这时李阳也搬来一把胡凳放在墨山身旁。
“墨卿请坐!”
“谢殿下!”
待到墨山坐下之后,刘义符微微一笑,看向墨山:“墨卿这次前来,可是又给孤带来了什么好消息?”
“臣遵照殿下吩咐,臣对前朝弩阵所使用的强弩进行了改良,已经获得初步成功,并且在监造司的作坊里开始制作!”
随后墨山从怀中取出两份图纸,“这一份是军用制式强弩,另一份是单人所用手弩!请殿下过目!”
一旁的李阳从墨山手中接过两份图纸,然后躬身来到刘义符身旁,将其交到了刘义符手中。
刘义符将图纸摊开摆放于桌案之上,墨山已经将改良的新弩全部拆解,将所有的部件都很清楚的画在了图纸上面,而且还标注了每个部件的制作手法和其作用。
通过解析图,刘义符还发现墨山将墨家机关术和一些力学原理融入了进去,不仅可以做到一次发射十根箭矢,还能更快更轻松的安装箭矢,如果箭矢充足,可以连续对敌人进行火力压制。
至于单人手弩,则是更加小巧,虽然只是单发,但是无论是它的威力还是精准度都有些极大的提升,非常适合装备骑兵和探事司的密探使用。
最后则是新弩的整体图案,刘义符仔细一看,和他见到的诸葛连弩有些相似,似乎更加轻巧精致,完全可以作为进攻型的利器。
虽然刘义符已经在搞火药,但是火药还是太粗糙,而且真要将火药大规模投入战争,需要更好的钢铁去打造枪炮,这其中花费的时间无法计数,就算热武器正式投入使用了,在生产力提升上来前供应量很难满足要求,冷兵器依旧需要,从历史上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冷兵器才彻底在战场上消失。
所以将这些新弩打造装备出来并不是亏本买卖,尤其是战争还没有结束,而在他重新稳定后方后,又搞出了这么多东西,不仅他们父子的声望更甚从前,现在刘义符的作物增产计划现在就有了效果,刘裕说不定真的会有一鼓作气打下去,甚至统一全国的想法。
刘义符将两张图纸看完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看向墨山,“这两种新弩,可有成品?”
墨山说道:“回禀殿下,已经制作出来一些,但是数量不多!”
“其性能如何?”
“经过测试,军用制式强弩,威力方面虽然有所下降,但是只要改良一下箭矢,便可弥补这一缺陷,最重要的是,它极大的缩短了安装箭矢的时间,前后三队可以做到无间隙的连续射击。”
刘义符点了点头,三队连射的作战方式,他早就普及到了麒麟郡训练当中,之所以无法普及到军中,那是因为这种作战方式,对于箭矢需求量非常巨大,眼下还无法做到这一点。
刘义符再次问道:“那它的其它缺陷呢?”
“就是对箭矢的要求非常高,无论是箭杆的长度还是粗细,都必须做到一致,箭头也需要制造三棱箭头用以增加它的杀伤力!子目前监造司的能力来说无法做到大规模制造!”
墨山面色有些不太好,这两个缺陷很明显,对于箭矢的高精度要求,无疑是阻碍了箭矢的制作速度和数量,箭矢跟不上,弩再强又有何用?
刘义符随后说道:“呵呵~监造司的作坊,只需要制作强弩便可,箭矢的制造,完全可以交给别人去做!”
听完墨山的担忧,刘义符笑了笑,却是没有在意这两点,之前推广曲辕犁,各个世家豪强的作坊,已经都开始运用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只要严格规定箭矢的制作尺寸和手法,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别人?”
墨山微微一愣,随后明白了过来,箭矢的制造并不复杂,他们研造司的作坊的确不需要将精力浪费在这上面。
一旁的颜延之不由出声问道:“不知殿下觉得将这箭矢的制造,交给什么人比较合适?”
刘义符想了想,随后说道:“就交给周家和季家吧!两地的其他豪强也可以分配一些,徐州负责制造箭头,江州负责制造箭杆,我们这边负责最后的组装!”
颜延之有些犹疑得看向刘义符,“殿下,之前推广曲辕犁,已经消耗了大量的铁矿,之后还要推广收割机,再加上这些箭头制造,生铁的产量会不会跟不上?”
刘义符笑了笑,“呵~这些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需求量大了,他们自然会想办法增加生铁产量,只要有着利益的驱动,那比任何手段都要有效!”
颜延之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利益虽然可能会使人掉落深渊,但同样也可以起到鞭策作用,比如后世的那些发明,除了国家民众的需要,大部分还不是为了赚更多的钱?
眼下晋朝各地的炼铁作坊统一采用的是炒钢法,至于锻造方面,依旧是使用人力不断进行反复加热敲打,就是俗称的“百炼钢”,
这种生产方式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极大的限制了钢铁的产量。
虽然曾经的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锻之法,利用水利来代替人力,可是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
所以刘义符才打算趁此机会,让他们主动去研究如何增加钢铁产量,有利可图,只有利益才是最大的动力,然后朝廷再借机进行推广,那么一切就会变得水到渠成。
经过一番商议之后,刘义符便将墨山制定的标准尺寸送到了曹林那里。
曹林也没有含糊,毕竟这是增加军备力量的大事,大手一挥,由国库下发的三种订单,分别被发往司隶、徐州还有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