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刘义符看向殿内众人,笑声道:“好了,纸的事情说完了,那咱们就来谈一谈书的事情!”
听到天子谈到了书,众人不禁来了精神。
谢晦恭声道:“不知殿下有何指教?”
刘义符沉声道:“诸卿也知道,着书不易,传书更难!除了往日竹简需要篆刻耗费时日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每一本书都需要一字一句的摘抄!”
“唉~,是啊!天下读书之人,本就少之又少,又哪有那么多人能够有那么多的时间誊抄书籍呢?”
众人不禁幽幽叹息一声,在场几人都是饱学之人,着书对于他们来说问题不大,但是想要传播出去,那就比较困难了。
“诸卿整日里与印绶打交道,怎么这么好的东西就忽略了呢?”
见到众人愁眉紧锁的样子,刘义符不禁轻笑一声,随后指了指他们腰间悬挂的印绶。
众人愣了愣,随即低下头看了看自己的的印绶。
曹林想了想,当即一拍大腿,朗声道:“对啊,可以将字刻在玉石上面,然后复印即可,殿下真是神妙天成,一语点醒梦中人呐.....!”
众人顿时恍然,不禁眼前一亮,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只要一次刻出来,那么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印刷了,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做到。
“大司农说的不错,不过玉石容易破损,木材又容易干裂,孤以为还是用铁或其他金属替代更好一些!”刘义符点了点头,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随后刘义符扭头看向墨山,准备将这件事情交给研造司来负责。
“殿下,复印一事,请务必交给工学院来完成!”
发现天子的目光看向墨山,不待刘义符开口,一旁的陆辽便赶紧站出身来,想要将印刷一事揽到工学院这边。
“唔~,也好,那就交给工学院吧!”
刘义符想了想,便同意了陆辽的请求,毕竟印刷这件事情并不复杂,只是过于繁琐了一些,确实没有必要牵扯研造司的精力。
“臣谢殿下恩典!!”
陆辽不禁大喜过往,工学院能够拿到这份差事,对于提升工学院的地位来说,可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
“司空啊,孤有些关于印刷的想法,卿回去之后,可以与那些工匠,好好探讨一下......!”
陆辽恭声道:“请殿下明示!”
“孤觉得可以将文字,单独篆刻出来,然后根据书籍的记录,进行排列......!”
随即刘义符将关于“活字印刷”的事情,仔细的讲述给了陆辽。
“殿下此法甚妙,如此一来,即便是有些许文字损坏、丢失,也可以尽快补充,而且天下各种书籍也可以尽情复印!殿下之妙思,真是让臣敬佩之至!!”
陆辽不由得眼睛一亮,对于天子这个活字印刷很是认同,看向刘义符的目光也不禁满是敬佩。
殿内众人也是同样的一副表情看向刘义符,对于天子那超越常人的思维,着实让他们感到震惊。
最后当听说墨山拉着两大车纸张送进宫后,即便是颜延之也忍不住开口向刘义符进行了讨要。
最终几人分别抱着一大摞足足数百张的纸张,乐呵呵的离开了皇宫。
几天后尚书台发出的几道诏令,再一次引起了众人关注。
第一道,则是刘义符下令,开始建造“皇家歌剧院”、“皇家造纸厂”以及“皇家印刷厂”和“皇家炼铁厂”
而第二道则是诏令各地官吏,开始兴修水利,准备来年春耕,并且还摆明了告诉人们,司隶衙门、廷尉府和御史台,已经派人开始前往各地明察暗访。
第三道就是关于召集全国工匠、医者和农事人员入京考核一事。
这几道诏书一下,顿时引起了人们的议论纷纷,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很快,建康地区顿时热闹了起来,陆辽率领着工学院的人,在建康城北选择好了三座工厂的地址之后,便开始大量招募百姓和民夫进行建造事宜。
因为招募待遇良好,不仅管吃管住,每人每天还有二十钱的工钱,是以赋闲在家的百姓纷纷前去报名参加。
短短不过几天,报名参与建设歌剧院和三所工厂的百姓就多达数万人。
不仅加快了建设速度,还增加了百姓的收入,可谓是一举两得。
一时间整个建康地区,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无数百姓早早走出家门,来到城中和城北的工地上进行做工。
傍晚时分,他们就会心满意足的揣着赚得的工钱给孩子或者妻子买一些好吃的或者其他的东西回家,因而进一步刺激了建康商业的繁荣。
对于如今建康的种种变化,也全都清楚详细的传入了刘义符的耳中,虽然目前这些的发展还不太明显,也不足以盘活当地的经济。
但是刘义符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罢了,只要这样继续下去,或许过不了几年,国家的经济将会得到质的飞跃,百姓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随后刘义符将曹林和陆辽再次召到了宫中,开始吩咐他们,可以将精盐、御酒和蔬菜拿出去卖了。
是以就在人们处于忙碌之际,建康坊市,再次多出了几个引人注目的商铺。
分别为:“皇家盐铺”、“皇家酒庄”还有一间就是由朝廷开设的“果蔬铺”
而这几家商铺所出售的商品,正是刘义符准备了许久的精盐、蒸馏酒和那些绿色蔬菜。
这几样东西,其实很早就通过朝中官员和那次的守岁夜宴,被一众世家豪强之人所熟知,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所有尝过其中滋味儿的人们也不断的通过各种办法打探和搜寻,奈何市面上根本没卖的,如今听说这些东西也即将售卖,顿时吸引了无数达官贵人前来采购。
一盒半斤的精盐,售价五百钱,是普通粗盐价格的十倍。
一坛三斤的御酒酒,售价一万钱,是普通酒的二十倍,
至于那些蔬菜,即便是最便宜的韭菜都被曹林卖到了一千钱一斤,其余产量低的就更不用说了。
俗话说,贵的不一定是好的,但是好的,那一定就是贵的。
以上那些商品,寻常百姓买不起,但是对于那些世家豪强和不缺钱人来说,却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这些东西,不仅满足了他们享受的需求,更是让他们拥有了一种满足感和优越感。
从古至今人们的消费观念都不曾改变,尤其是对于有钱人来说,不怕东西贵,就怕东西烂大街,只有绝大多数人用不起的东西,才更容易得到他们的追捧。
他们傻吗?不傻......无非就是面子而已,吃精盐、喝御酒、冬天吃蔬菜,寻常人吃不起的东西,我吃的起,这代表了什么?
是以尽管贵的离谱,但依旧销售火爆,这三家商铺自从早上开业但晚上关门,前来采购的人们那是络绎不绝。
一车车的精盐、御酒和蔬菜,刚刚被拉到店铺,立马就会被人抢购一空。
随着精盐、御酒和蔬菜的流入,建康的权贵们才算“初步”体验到了什么叫做富人的幸福生活和享受。
如今这些世家豪族相互之间的宴请,也都以精盐、御酒和蔬菜为标准,至于买不到那些东西的,自然觉得没面子,不好意思再举办酒宴。
酒宴,自然就离不开跳舞,而随着歌舞团的问世,也让人们意识到了,“歌舞”的乐趣,无数富贵人家自然也是争相效仿。
而那些顶级豪族当初从互市之时,花费高价购买而来,能歌善舞的西域女子顿时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商品”,受到了无数世家公子的追捧。
一时间,建康权贵富豪的生活,可谓是享受至极。
而建康城内一众权贵们生活的变化,很快就向着四方蔓延出去,无数司隶地区的豪强和富商也纷纷涌入了建康,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虽说司隶周边的豪强、富商的财力,比起建康城内的权贵来说,可以说丝毫不差,但是他们两者之间的生活,如今却是有着天差地别的距离。
“原来这才是有钱人的生活......!”
众人感叹的同时,建康权贵的生活,也成为了周边豪强、富商的标杆,你们有的,我也要有。
于是那些富贵之人纷纷派出自家的仆人前往几家专属于皇室的商铺进行采购。
每日天还不亮,就有无数各家的仆人早早赶到这里排队等候,刚刚几家店铺刚刚开门,不过一个时辰就被采购一空,一时间竟然有些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