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底,刘裕回到了建康。
这次回来刘裕想做什么,所有人心知肚明。
年后,皇宫中就传出消息,司马德宗重病缠身,无力处理朝政,禅位给司马德文。
本来刘裕是可以直接登基的,但是前些年刘裕请人算命,算到东晋应该还有几位皇帝,所以他决定多走一点流程以防万一。
刘义符对这种事本来是不信的,但是想到自己都穿越了,还是信一下的好,反正也不差这点时间和精力。
刘裕回朝后没有干预刘义符,依旧把朝政大权交给刘义符,自己则全心负责登基大事,以及筹备军务,为登基后北伐做准备。
刘裕看得很开,知道自己没几年了,如果想要向以前一样把控朝政,那么登基后他很难有时间精力北伐,不如把朝政交给刘义符,自己放心去北伐,去争统一全国的不世之功,日后就算自己死在北伐途中,有刘义符在他刘家的江山也能坐得稳。
年后新的春耕政策下达,这一次动作远比正常年份要大,一为保证刘裕登基是一帆风顺,二为战争做准备。 随着朝堂百官定下的春耕政策,一众官员忙碌的同时,曹林也暂时放下了手中其他的事情,开始调拨钱粮前往各地开始组织人手修缮水利和准备春耕的事情。
早在之前,因为之前刘裕的诏书上面已经说明,司隶校尉已经派人暗中进行巡查,监督各地官府春耕的工作。
是以各地官员,对于春耕准备工作,谁也不敢耽搁怠慢,纷纷开始清查府库,整理户籍、调查耕地和官田并开始大力收拢流民。
随着工作的展开,问题也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曲辕犁、水车以及各种农具以及官仓储量不足......等等这些都成为了限制春耕的最大问题。
虽然各地官府也都紧急招募了大量的工匠,开始赶制所需的农具,可是缺口数量依旧很大,根本无法满足春耕所需。
于是乎各地官府纷纷向朝廷发去了紧急公文,请求朝廷尽快拨付相应的工具和粮食。
对于这些各地官府送来的公文,刘义符只是翻看了几下之后,便让人将其送到了曹林那里。
曹林神情郁闷的看着桌案上,刘义符派人送来的一大摞请求调拨农具的公文。
如果因为自己不能及时调拨农具而耽误了春耕,那么相应的责任也就全成了自己的了。
“这些地方官,果然没一个好东西!只想着甩锅朝廷.....!”
想到最后,曹林顿时觉得一阵头大,心中不禁暗骂不已。
“这粮食倒好说,可以到那些世家豪强家中“收购”,可这些农具怎么办?诸位可有什么好办法??”
曹林看向手下的一众官员,开始询问对策。
太仓令疑声道:“大司农,之前殿下推广曲辕犁的时候,各地的富商和豪强不都建立了大量的作坊吗?何不让他们一起帮忙制作?”
“这倒是个办法。”
“只是....当初很多作坊都被那个刘焉给搞关闭了,还有许多因为不赚钱早就换了别的,如今还有那么多吗?”曹林有些担忧的出声问道。
太仓令笑了笑,“这个倒不用担心,毕竟他们都做过曲辕犁,有相应的经验,这次只要让他们有钱赚,那些关闭的作坊很快就会再次起来的!”
曹林点了点头,“嗯,有道理!你立刻将带人赶快这些公文上请求调拨的数量进行总计!”
“诺!”
太仓令接过那一大摞公文带着人开始了整理和统计。
随即曹林找来一名手下吩咐道:
“立刻派人给季家、周家以及那些拥有流水线作坊的家族传信,让他们派身在建康的负责人赶往官署前厅议事。”
“诺!”
待到吩咐完毕之后,曹林也快步离开了官署,回到家中。
“老许~,老许~!”
“哎~,来了,来了....!”
“快,备车,去研造司!”
“哦,好的家主!”
曹林也是乘着马车,赶忙找到了墨山,让他和墨家子弟,帮忙绘制了一些关于水车和农具的图纸。
接到曹林传信的人,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也是丝毫不敢耽误,纷纷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官署的前厅之中。
所有人都神色拘谨的坐在各自的位置上,不要说互相交谈了,就是咳嗽都得捂着嘴,不敢闹出太大的动静。
“大司农到!!”
随着一声高喝,曹林缓步来到了前厅之中,手中还拿着几张图纸和太仓令等人统计得出的关于农具的数量。
“我等,见过大司农!!”
周明等人赶忙上前神色恭敬的向着曹林躬身行礼。
“诸位不必多礼,请坐!!”
曹林满面笑容,一脸和善的冲着众人点了点头,示意众人落座。
“谢大司农!!”
随即众人又神色拘谨的坐回了各自的位置。
“呵呵~,诸位不必紧张!”
见到众人这幅模样,曹林不由得笑了笑。
“不....不....不紧张.....!”
众人赶忙摆了摆手,陪笑道,从他们磕磕巴巴的语气中,不难判断出,他们确实“不紧张”。
曹林见状无奈的摇了摇头,也懒得再多说废话,随即将手中的那些东西递给了身旁的手下。
“把这些东西拿给他们看看吧!!”
“诺!!”
手下接过曹林手中的那些图纸,然后一一发给了在座的众人。
“这是.....?”
接过图纸的周明等人,不由得露出一丝迷惑的神色。
虽然他们不曾下地,但是这些农具大部分他们还是认识的,看着这些图纸,周明似乎明白了曹林亲自接见他们的原因。
曹林笑了笑,朗声道:“想必诸位也知道,过不了多久就是春耕的日子了!
各地都急需大量的农具,所以今日才将诸位找来,准备将这些东西交由你们负责制造,然后由朝廷高价回收!”
“果然如此,这可是难得一次表现的机会啊....!”曹林的话,让周明不禁眼前一亮。
只见周明突然开口朗声道:“大司农此言差矣!”
“什么...?”
听得周明如此无礼的话,众人不禁大惊失色,全都一副不敢置信的看向后方的周明。
“哦?不知这位有何见解啊??”
曹林也是有些面色不悦的看向周明。
见到自己成功吸引到了曹林的注意,周明也强自镇定的站起身来,向着曹林躬身行礼。
“回大司农的话,小人一家深受皇恩,正不知如何回报,如今春耕在即,制造农具为殿下分忧乃是小人的荣幸,怎敢借机获利?”
随即周明继续说道:“请大司农放心,小人名下有二十家作坊,愿意全力帮助朝廷赶制农具,分文不取.....!”
周明的一番话,说的那是铿锵有力,大义凛然,厅内的众人不禁向周明投去鄙夷的目光。
而曹林却是不由得诧异的看了周明一眼。
“呵呵~,说的好....你叫什么名字啊?”
曹林笑呵呵看向周明,眼中满是欣赏的目光。
“回大司农的话,小人周明。”
听到曹林询问自己的名字,周明不由得大喜过望,赶忙自报家门。
曹林笑呵呵的点了点头,“呵呵~,好啊,你的名字我记住了,难得周家主如此深明大义,日后有什么事,尽管可以前来找我.....!”
“多谢大司农的提携!”
曹林的话,让周明不禁大喜过望,内心也是激动不已。
“妈的.....这么好的表现机会,又被他给抢先了!”
深知周明起家底细的人,心中暗骂的同时,也不禁懊悔不已。
曹林可是天子身边的红人,深受天子恩宠,其地位不言而喻,如今曹林当众开口愿意庇护周明,不要说在座的众人,就算是朝中的那些官员们日后见到周明也只怕是要客客气气的了。
“我季家名下五十间作坊,也愿意帮助朝廷全力赶制农具分文不取!”
季家的代表见状也赶忙站出身来表态,以期望能够在曹林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
“我赵家名下有六十间作坊......”
“我张家名下有二十间.....”
“我王家....”
一时间,厅内众人纷纷起身表态,愿意无偿帮助朝廷赶制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