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利益捆绑
书名:豫章世子会搞钱 作者:车兵君 本章字数:2699字 发布时间:2025-08-08



  殿内,百官持续不断地讨论着如何应对和遏制地主、豪强的各种方法与对策。
  
  直接采取武力手段显然是行不通的,不法豪强或许可以通过武力解决,但守法的呢?
  
  如果一概而论,一旦逼得他们联合起来造反,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毕竟大宋的豪强经过多年发展,势力极为庞大。
  
  只能是锄强扶弱,扶持并转化一批中小型地主,让他们参与到对抗豪强的行动中,然后再让资本进场进行收割。
  
  经过一番商议后,曹林向帝座上的刘义符躬身行礼。
  
  “殿下,臣等商议后认为,若要抑制豪强地主的力量,还需从源头入手。”
  
  刘义符微笑着点头,问道:“那么该如何着手呢?请太傅详细说明。”
  
  对于豪强发展的源头,刘义符心中清楚,也明白该怎么做,但仅凭他一己之力是无法完成的。
  
  自己身为天子,是制造并调和矛盾的,而不是把自己陷入矛盾之中。
  
     所以他才让百官自己去说,主动去做。

     曹林和百官也明白天子的用意,但是如今他们这些已经资本化的家族,成为了资本的利益既得者。

     对付豪强、地主,事关自身利益,就算天子不说,他们自己也会主动站出来。

     利益都是争取、斗争来的,等着别人赐予,是不现实的,曹林回身,环视百官,众臣皆点头示意。

  曹林遂面刘义符,恭谨言道:“启禀殿下,那些人的发展,不外乎畜养人口、兼并土地!此两者不绝,那些毒瘤就绝难铲除!”
  
  “嗯!接着说……”
  
  “那些人畜养人口、兼并土地,除了上下勾结,欺压百姓之外,最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天灾频发使得百姓无法抵御自然灾害,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贱卖土地,委身于权贵,成为被压迫的对象。
  
  税制的不合理,以往的税制要求百姓统一缴纳钱财或绢帛,而农民手中往往只有粮食,为了满足税额,他们不得不将手中的粮食卖掉,然而,一些不法商人却趁机压低粮价,使得百姓原本能卖十钱的粮食只能卖到五钱甚至更低,导致无法满足税额,这不仅让百姓陷入贫困,也让朝廷的税收受损,唯独那些不法商人从中谋利。
  
  第三繁重的徭役,以往朝廷征发徭役时,需要百姓自行准备粮食和衣物,如果徭役时间较短,尚可忍受,但如果时间过长,就会错过农时,导致土地荒芜,百姓失去生计,这既损害了百姓的利益,也减少了朝廷的税收,弊大于利。
  
  第四吏治问题,官员本应是百姓的依靠,但有些官员却不爱护自己治下的百姓,与权贵同流合污,压榨百姓,这些官员的不法行为不仅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也让百姓对官府和朝廷产生了仇恨。”
  
  随着曹林话语落地,朝堂百官的目光坚定地汇聚到刘义符身上,刘义符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心中明白,自己计划已久的行动终于可以正式启动了。
  
  自古以来,这四条难题一直困扰着无数人:天灾、豪强、土地兼并以及官员腐败。无论多么精明的皇帝或智者,都深知这些问题的危害性,也曾试图改变局面,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并非无法改变,而是难以触及根本,每一次尝试改革,结果总是回归原点。
  
  原因在于,从皇帝、官员到地方豪强与地主,都依赖这些现状生存,无论是帝王还是臣子,总不能自断生路,革自己的命。
  
  然而,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随着工业资本的发展,一种新的力量开始崛起,逐渐将皇权与官僚体系从中剥离出来,这种变化使得原本由三方受益的局面变成了仅豪强一方受益。
  
  自己联合百官再对付那些人,也就不再那么苦难。
  
  就拿第一条来说,天灾的爆发,就意味着大量的百姓流离失所,进而成为朝廷的负担。
  
  对于工业资本而言,这意味着大量劳动力的出现,因为资本能够将这些负担转化为生产力。
  
  例如,一个地方发生灾害,资本可以介入,修建作坊,让灾民工作,这样既能保障他们的生存,又能为资本带来利润,朝廷的任务是储备足够的粮食,卖给资本,以维持劳动力,这就是所谓的“以工代赈”,但这种方式效果更好、利益更大、好处更多。
  
  刘义符看向殿内的百官,严肃地说:“各位大臣认为太傅提出的四条建议如何?”
  
  陆辽站出来说:“殿下,太傅的四条都是老成持重之言,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国家不安、百姓难安!”
  
  “我们支持这一观点!”随着陆辽的话音落下,殿内的所有官员也都纷纷站了出来。
  
  “既然诸位都认为这四条问题需要解决,那便来商议一下解决办法吧。”刘义符在崇政殿内发话后,文武百官开始围绕陈蕃所提出的四条内容展开讨论。
  
  “殿下,臣认为太傅所言的这四条完全可以纳入未来发展计划之中。”谢晦站出列,向刘义符躬身行礼。
  
  刘义符点头道:“嗯,就详细说一说吧。”
  
  谢晦应了一声“诺”,然后转头看向殿内百官,严肃地说道:“天灾自古就无法避免,且非人力所能抗拒,朝廷能做的就是尽力将天灾的危害降到最低,所谓丰年储粮,灾年备荒,就是这个意思,粮食是根本,只有充足的粮食储备,才能确保百姓在灾年也能维持生计,避免他们的土地被地主豪强兼并,从而影响朝廷的稳定。”
  
  百官们听后纷纷表示赞同曹林的观点。
  
  随即,曹林转身看向帝座上的刘义符,恭敬地说道:“臣认为可下令各地增设官仓,储备粮食,同时大力支持农学院开展粮食增产研究,唯有粮食增产,才能最大程度帮助百姓抵御灾害。”
  
  刘义符点头表示认可:“好!即刻诏令各地官府,每个郡县追加五个官仓储粮,至于农学院,在原有基础上,每年再追加五亿钱的研究经费。”
  
  “殿下圣明!”曹林和百官齐声颂道。
  
  毕竟,粮食是资本发展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其他问题便迎刃而解。
  
  刘义符笑着点头,接着说道:“孤觉得除此之外,救灾速度和灾害预防也至关重要,而交通和各地基础设施建设是制约这两项的关键因素,此事需及时解决。”
  
  “殿下所言极是,以往灾害发生时,常因道路不便错过最佳救灾时机,致使百姓难以承受。”
  
  “确实,以往粮食产量常常受到季节气候的极大影响,像旱灾、水灾、虫灾等等,这些灾害必须防范。”百官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
  
  刘义符沉声道:“修路之事迫在眉睫,雇佣百姓修路既能增加他们的收入,让他们有钱消费,又能加速皇家商行商品的流通,使其更快更便捷地运往各地,这样便能赚取更多钱财。想要富裕,就得先修好路,诸位认为是不是这个理?”
  
  “殿下所言极是,道路修通对商业和经济有着极大的益处。”
  
  “没错,道路畅通,商业才能发展起来。”百官纷纷附和。
  
  他们都清楚,皇家商行想要发展,除了地主、豪强等因素外,道路也是一大制约因素。
  
  刘义符接着说道:“而且日后商业流通,还可向使用此路的其他行商收取一定的路费,这可是一条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足以抵消修路的耗费。”
  
  路修通后,运输速度加快,耗费降低,虽需付路费,但对行商而言极为划算。
  
  比如拉煤者从渔阳至建康,以往一车一路耗费约五千钱,修路后运送时间可减半,耗费自然减少,且一年能多跑五趟,收益增加,无人在意那点路费。
  
  若收他们每里一钱,一趟约两千钱,以拉煤车最少三万辆、每年十次计算,收入可达六亿钱,加上其他商品运输,两千里的商路一年最少收入三十亿钱,利润巨大。
  
  殿内百官听闻修路好处,兴奋不已,纷纷议论。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豫章世子会搞钱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