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忠首先站出来,恭敬地说道:“殿下,预防和治疗瘟疫需要依靠医生,我认为应该扩大医学院的规模,培养更多的医学人才,根据各县的人口不同,至少每个县要有三个医馆,每个医馆至少要配备三名各种专业的医生。”
“这……那得需要多少人啊?”有人问。
“是啊,现在大宋有近千个县,这样算下来,最少需要三千座医馆,近万名医生。”
“可是培养一名医生多不容易啊,又有多少人愿意学医呢?”
听到金忠的建议,百官们开始议论纷纷,虽然他们没有反对发展医疗事业,但显然并不看好。
“各位,医疗问题非常重要,只有普及医疗服务,才能保障百姓的健康,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生产,同时,也能有效减少婴儿的死亡率,确保人口的增长。”
国家的发展和稳定与人口密切相关,人口的增加不仅能够提供更多的劳动力,还能带动消费、增加兵源和税收,带来诸多益处,这是显而易见的。
曹林附和道:“殿下所言极是,医疗不仅能保障人口,还能为朝廷带来可观的收益。”
听到这番话,百官纷纷表示赞同,认为医疗确实关乎自身利益,毕竟,医学发达了,他们也能享受更健康的生活。
刘义符见百官意见一致,决定由皇家商行和医学院共同负责各地医馆的建设与发展,这一决策让百官面露喜色,因为他们看到了其中的商业机会和对民生的积极影响。
“诸卿先别急着高兴,医馆自然要盈利,却也不能太过昂贵,不然逼的百姓都看不起病,全都在家等死,那还谈何盈利啊?”
“殿下说的是,若是一场病就要人耗尽家财,不仅会导致他们不能进行其他消费,也会导致百姓有病不去医治,而拖垮身体,降低其劳动能力!”
“不错,如此一来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是极,钱全花在了医疗上面,也极大的制约了经济、商业的发展!”
对于看病贵的问题,百官也纷纷表示认可,这个问题确实需要注意。
毕竟,百姓有一个好身体,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带来更多的利益。
随后,百官又开始针对医疗成本和各种价格进行了商议与规定。
百姓在面对一些常见小病时,常因诊治费用高昂(约千钱)而无力承担,最终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然而,实际上这些小病的医治成本仅约百钱。若将诊治价格降至三百钱,原本只有一人能负担得起的治疗,现在可使十人受益。、,如此一来,医疗收益将从九百钱跃升至两千钱,实现医患双赢,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扩大医疗规模、提升医疗技术,这需要更多医者加入并提高他们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百官们开始热烈讨论扶持医疗技术发展事宜,看到这一幕,刘义符心中既感欣慰又觉心酸,他欣慰的是,百官讨论的是如何惠及百姓;但心酸的是,他知道他们大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其目的还是为了保证那些人口和劳动力,能够为资本更好的进行服务。
毕竟有人就有阶级,有阶级,就会有压迫。
在这个时代来说,不管自己怎么做,乌托邦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
而且二八定律,任何时代都无法逃脱。
再者,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资本的压迫,起码还会保证劳动力能够活下去,甚至让劳动力活的更好。
总比那些,一心想着压榨员工,恨不得你一天十八个小时都呆在流水线上的“企业家”们,要好的多。
最终经过百官的一番商议,朝廷和少府,将在医学院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五亿钱研究经费,用以提升医疗水平的发展。
同时将医学院出身的学员,编入吏员的编制,可以享受朝廷的俸禄,并确定了关于推动医学发展的各种待遇。
按照医者在医学上贡献的不同,许以相应的金钱、爵位奖励。
同时积极宣扬医者的正面形象和作用,提高医者的社会地位,并敦促和教导学子们,学习医术,用以吸引大批人才加入到医者的行列当中。
最后,经过刘义符与百官商议,组建医政司,用以考核医者的医术水平,同时也用来监督各地医馆的医疗收费情况。
至此,太傅所提四条改革中的第一条,预防天灾的各项工作,也基本确定了下来。
此时已经时至午时,所有人都是干劲儿十足,无论是刘义符还是百官,都没有罢朝的意思。
随后,在刘义符的吩咐下,宫内的庖厨也准备了大量的饭食,送到了崇政殿。
在刘义符的招呼下,感觉到腹中饥饿的百官也放下了矜持,围着桌案三三两两的聚在了一起,开始大快朵颐。
吃饭之间,也不忘讨论着后续几条改革的可行方案,以及可以获取更多利益的地方。
另一边,刘义符也邀请太傅、金忠、杨枭、陆辽、曹林等人跟自己一起用餐。
在众人纷纷落座之后,太傅率先动了筷,夹起一块红烧肉送入口中,细细咀嚼起来。
“咦?太傅也钟情于这道红烧肉吗?”刘义符见状,不禁笑着打趣道。
“是啊,老夫年事已高,往日那些烤制的硬食实在难以消受,这红烧肉入口即化,肥而不腻,最适合我等老骨头了。”
太傅边说边再次夹起一块红烧肉,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确实如此,年纪大了,就偏爱些软糯的食物。”曹林附和着,也夹起一块红烧肉放入口中,细嚼慢品。
其余人闻言,纷纷点头称是,手中的筷子也是不停歇。不一会儿,原本满盘的红烧肉便所剩无几。
“大司农言之有理,不过我总感觉你今日说话有些异样,似乎哪里不对劲。”金忠一边品尝着红烧肉,一边眉头微蹙,若有所思。
“哪里不对了?难道司徒大人您还能啃得动硬邦邦的食物不成?”有人笑着反问道。
曹林满脸疑惑,看向金忠。
“我说的吃软的,似乎哪里不对…!”
“哪里不对吗?”
曹林眨眨眼,却没明白其中深意。
一旁的刘义符听到两人对话,想到“吃软饭”这个词,忍不住笑出声来。
“殿下在笑什么?”
曹林不解地看向刘义符。
“没什么!我只是说你们吃得太快,一盘肉这么快就吃完了。”
“是啊,你们吃得太急了!”
金忠见状,迅速伸出筷子,从太傅碗里夹走最后一块肉放进自己口中。
“你个老家伙,怎么抢我的肉?”
太傅发现自己的肉被抢,气得吹胡子瞪眼。
“你还没夹起来,怎么就成了你的?”
面对质问,金忠毫不在意。
“你怎么……?”金忠摆出一副无赖姿态,让太傅心中不免一阵烦躁。
曹林等人见此模样,都忍俊不禁地轻笑出声。
“两位不必争执,不过是一盘红烧肉罢了,待会儿再上就是。”刘义符笑着说道,随后看向身边的太监郭钊。
“请殿下和诸公稍等片刻。”郭钊领会意图,迅速端来一盘红烧肉,放置在桌案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