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这宫中红烧肉的做法有何特别之处?为何我家庖厨难以复制其风味?”曹林夹起一块红烧肉,边嚼边好奇地发问。
刘义符轻笑回答:“不过是添加了从南方与西域远道而来的香料罢了。”
“香料也能入菜?”曹林一脸惊讶,其余人也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在这个烹饪技艺尚不发达的时代,香料多用于熏香、药用、保存食物或煮汤,很少被用于日常菜肴之中,而且,由于香料珍稀,人们鲜少考虑将其融入饭食之中。
刘义符点头解释:“当然可以,比如来自扬州的桂皮与香叶,还有豆蔻、茴香籽、葱、蒜等,都是烹饪佳肴的好帮手。”
他详细地向曹林等人介绍了这些日常香料的产地与作用,拓宽了他们对食材运用的认知边界。
曹林微微点头,神色随即一变,说道:“这么说来,这些香料岂不是更加珍贵了?”
“确实如此,否则皇家饭庄的菜品也不会如此昂贵。”刘义符笑着说道,接着看向曹林,沉声说道,“随着皇家饭庄的生意日益壮大,那些菜品必定会流传开来,到时候每家每户都会有需求,香料市场肯定会变得更加广阔!”
“殿下所言极是,当年丝绸之路开通时,我们大宋主要采购的商品便是香料,香料贸易完全可以成为一项主要贸易产业。”曹林也点了点头,对香料贸易中的利润和市场自然心知肚明。
“正是如此,皇家商行的运输队应当立刻组织商队前往南方和西域采购香料。”刘义符补充道。
“殿下英明,香料很快就会成为所有人的必需品,必须尽快准备。”曹林赞同地说道。
官员们听闻刘义符谈论香料,立刻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提出开展香料贸易的建议。
刘义符放下筷子笑道:“我们购买他们的香料,他们才有资本买我们的货物,这样双方都能获利。”曹林迅速附和:“这确实是互惠互利的好办法!”
“因此,皇家运输队必须尽快扩大规模,否则难以支撑如此庞大的贸易。”有人补充说。
“确实,这就需要购置大量马匹。”另一人回应道。
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贸易与互市的讨论。不久后,大家愉快地享用完午餐并品了香茶。
短暂休息后,官员们重新就位,准备讨论改革事宜中的第二项内容:税制。
午饭时关于香料贸易的交流让每个人都对接下来的议题有了明确的思路。
太傅率先开口道:“殿下,臣认为税制一事,若要防止豪强、地主压低粮价致农民破产,除强化粮价管控外,当改收实物,就如去年秋收那般,人头税、田税等,一亩地仅取一石粮食即可。”
“太傅所言有理,收取农民税金,所得有限,而以收取的粮食和绢帛在草原高价换取牛羊马匹,收益颇丰。”
“没错。此举既能避免百姓受豪强、地主压迫,又能实现利益最大化,为朝廷增加更多收益。”
“甚好!单纯收取粮食,既能让百姓留存更多口粮,又能迅速补充各地官仓,以平衡粮价,从而最大程度增强朝廷和百姓抵御风险的能力。”一时间,百官纷纷进言,阐述收取实物的种种好处。
“诸卿所言极是,就依此行事吧!”刘义符满意地点了点头,一群开窍的官僚,其思维与常人果然不同,事事考量利益,却又能兼顾百姓利益。
最终商议决定,新设一个粮食司,专门负责收购粮食以及监督粮价平衡,为了提高农民主动交税的积极性,百官还制定了两条补贴法案,自耕农按规定缴纳粮食,每交一石就能获得一百钱的补,农民开垦的荒地,不仅免税两年,而且每亩在两年内还能免费得到朝廷官府提供的种子和农具,官员的吏治情况,向来是各朝各代维护稳定的首要大事。
历史上,许多有远见的君主都高度重视反腐工作,然而,多年来这一斗争成效并不显著,腐败现象仍屡禁不止,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性中的贪婪。
常言道:“升官发财”,这种观念在许多人心中根深蒂固,因此,刘义符选择将皇家商行的利润分配给百官,以满足部分官员追求升官发财的需求。
通过这种方式,官员们可以在担任公职的同时享受到皇家商行的利润,职位越高分得越多,这不仅有助于确保官员的廉洁自律,还能激发他们投身工商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热情。
因为当他们不再为财富和物质生活担忧时,自然会更加关注民生福祉,积极贡献于国家繁荣富强。
随后百官和刘义符制定了一系列举措,这些举措不仅沿袭了孝武帝时期的做法,还新增了百姓举报贪腐行为的奖励制度,同时加大了对贪官污吏的惩处力度。
刘义符借鉴了朱元璋时期的一些法令,如“扒皮充草”、“腰斩”和“凌迟”等酷刑,以警示和震慑潜在的腐败分子。
对于刘义符提出的什么:扒皮充草、腰斩、凌迟等酷刑,百官虽然颇为震惊,但却并无一人反对。
如今他们靠着皇家商行的分利,就足以保证自己过上富庶的生活,甚至将来获取的还会更多。
傻子才会去冒着生命危险去行贪污之事。
再者,因为一个官员贪腐,势必会与豪强、地主勾结,进而破坏当地的民生,影响了经济收益。
因而在百官眼中,一个贪官已经背离了官僚资本阶级。
对于这种背叛阶级的叛徒,和破坏自己收益的恶人,百官自然是深恶痛绝!
如今有了这么好的福利待遇,你不去发展民生,鼓励经济,以图壮大皇家商行获取更多的财富。
反而选择贪污,选择与整个资本官员阶层作对,那么死了也活该!!
太傅随后提出:
“杨枭等人在巡视地方时,成功抓捕了许多贪官污吏,成效显著,建议效仿此例,由司隶、廷尉府、中尉等部门共同组建一个直属朝廷的独立监察机构,扩大监督范围。”
“太傅所言甚是,地方官员常与豪强、地主及百姓接触,确实亟需加强监督。”
“正是,只有地方稳定,商业才能蓬勃发展,朝廷和国家也才能长治久安。”
“臣等附议!”
百官对太傅提出的新建监察机构表示一致赞同,毕竟,这三个部门联合行动已有先例,如今正式组建新机构不过是水到渠成之事。
经过商议,决定新设御史台,下辖二十名巡查御史,这些官员负责巡视各地吏治,直接向天子汇报,这一改革旨在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