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回到皇家商行后,迅速召集了下属和各商铺掌柜,传达了刘义符关于报馆和报纸的指示。
他严肃地宣布:“殿下非常重视这件事,明天印刷厂生产多少份报纸,我们就必须全部售出,一份也不能留,卖报的人手先从店铺伙计和孩子们中挑选。”
众人齐声应诺,随后李阳挥挥手,让他们开始准备工作。于是,皇家商行的团队立即着手招募人手,筹备报馆和报纸销售事宜。
曹林带着几页纸张来到印刷厂,召集了几位排版印刷的工匠。他将这些纸张交给工匠们,并详细说明了关于连载断章的计划。
“大司农,您是说在最精彩的地方断开?”一名工匠拿着手里的纸张,怔怔地看着曹林。
“对啊,怎么了?”曹林点头,一脸奇怪地看向那名工匠。
“大司农,您也知道,文章最忌无法接续,那些文人脾气可大得很,要是在他们看得正高兴的时候断掉,他们会不会…”说到最后,那名工匠有些后怕地看了一眼曹林。
“切,不用怕,他们最多也就是发些牢骚罢了!只要抓住他们的心思,第二天他们该买还是得买!”曹林轻笑一声,对于那名工匠的担忧毫不在意。
随即曹林一脸郑重地看向几名工匠,沉声道:“好了,这可是太子殿下的吩咐,你们今晚辛苦一下,尽快排版,然后进行印刷!”
“我等领命!”几名工匠听说是刘义符的意思,赶忙恭声应是。
随即,曹林环视众人,沉声吩咐:“通知工人们,今晚加餐且加班费翻倍,务必全力以赴,争取明早至少完成五万页的印刷任务!”
“是!”众人齐声应道。
曹林满意地笑了笑:“行了,快去准备吧!”
“遵命!”几名工匠迅速行动,快步返回印刷厂,着手布置排版工作。
工人们得知这一消息后,顿时精神抖擞,欢呼声一片。
夜幕降临,印刷厂灯火通明,工人们正加班加点,忙碌地印刷着。
次日清晨,总计五万三千页的报纸印刷完毕,这些报纸被整齐地一百页一摞装箱,随后被抬出了车间。
此时,印刷厂门口热闹非凡。除了几辆马车外,还有上百人聚集在此,他们中,既有皇家商行的掌柜,也有店铺的伙计和一些八九岁的孩子。
“来了!来了!”人群中传来一阵呼喊声。
一名眼尖的小男孩看到远处有人影出现,忍不住大叫一声,众人闻声望去,只见印刷厂的工人抬着几口木箱,跟在一名小太监身后,正向这边走来,皇家商行的几名掌柜急忙迎了上去。
“你们卖报,找这些孩子做什么?”小太监看了看工厂门口的孩子们,皱了皱眉头。
书店掌柜笑道:“这是李大人吩咐下来的,这些孩子都是我们工人和伙计们的子弟,他们比外人可靠,更不用担心他们会携款逃跑!”
“即便如此,万一遇到歹徒抢劫怎么办?”小太监仍有些不放心。
掌柜解释道:“不会的,如今建康城内到处都是巡逻的缇骑和司隶衙门的人员,还没有哪个胆敢在此地作案。”
“好吧,既然这样,”小太监点了点头,不再多问,“这些报纸都在这里了,你们可以带走了。”
于是工人们开始搬运那些装满报纸的木箱。
几名掌柜带领伙计将几箱报纸从印刷厂搬出,书店掌柜手持一叠报纸,向在场的伙计和孩子们大声宣布:“这些报纸每页售价两钱,售出五页奖励一钱,多劳多得!”
众人起初难以置信,但在确认这是皇家商行的正式决定后,脸上露出了兴奋的表情,纷纷议论起来,意识到卖报的收益可能远超工厂工作。
“好了!”领头人一声令下,“时间紧迫,现在赶紧行动!每人一摞报纸,卖完了再到各个店铺去领新的,目标是在日落之前全部售罄!都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众人齐声应道。
伙计们带着孩子们兴冲冲地各自领取了一摞报纸,随后分散开来,向建康城的四方涌去。
旭日东升,温暖的阳光洒满建康城的每一个角落,城内城外,居民们纷纷起床,开始一天的忙碌。
街道上,人们三三两两地结伴而行,有的前往工地,有的奔向作坊,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微笑,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什么?”李四听到孩子报出的价格,不禁惊呼,“你说这手里的纸才卖两钱一页?”
李四满脸惊讶,难以置信地看向那个卖报的孩子,在他印象中,这些纸张都是珍贵的物品,如今上面还写满了字,价格肯定不菲。
他对刘裕的故事非常感兴趣,但由于认为价格昂贵而没有购买的想法。
报纸仅售两钱一页,消息传出,众人皆觉难以置信。
“确实不诳你们,只要两钱,诸位不妨买份一观,如何?”孩子目光殷切,望向道士与李四等人。
“那好,给我来一份!”道士笑着答应,递上两枚五铢钱。
“谢谢你!总算卖出去一份了!”孩子接过钱,将报纸递给道士,难掩兴奋之情。
“孩子,给我也来一份!”李四见道士花两钱就购得一份,便也取出两枚五铢钱,走到孩子跟前。
“好嘞,给您!”孩子接过钱,再次拿起一份报纸,交到李四手中。
“老李,你买这干啥?虽说你识些字,可上面这些内容,你能全看懂吗?”看着手捧报纸、眉开眼笑的李四,王小一脸不解地问道。
“哎,虽然不能完全认全这些报纸上的字,但大致能认得,去厂里请人念一遍就能记住,回家还能教自家小子识字。”
“你知道写满字的东西在外头有多贵吗?以前这样的报纸,一万钱都买不到,在咱这完全能当传家宝了,如今只要两钱,为何不买?”说话间,李四满脸笑意地将报纸小心翼翼地放入怀中。
“你说得对,花两钱买张写满字的纸,很值!”王小认同地点点头后,也花了两钱从那孩子手中买了份报纸。
“有了这些字,说不定将来我家能出一个读书人呢。”看着报上清晰整齐的文字,想到未来孩子捧着报纸识字的场景,王小脸上浮现出希望的笑容。
“哈哈,说得没错啊,若咱家孩子能识字成为读书人,那真是光宗耀祖之事。”一旁的李四听闻王小所言,不禁笑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