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刘瑀将五百制式横刀和一百只手弩交给汉属军。
随后,舌灵带领五百名汉属军先行,刘瑀则率领大部队紧随其后,向西进发,开始了他在列岛上的探索之旅。
由于舌灵对当地地形非常熟悉,队伍行进速度很快,没有遇到任何困难。
午后时分,他们抵达了一片低矮的山坡,前方不远处有一个大型部落。
刘瑀转向舌灵指示:“你带领汉属军前去挑战,我们随后从后方突袭。”
舌灵通过向导理解了指令后,立即带着五百名士兵冲向部落。
“呵~,这帮倭人,倒是颇有胆气,五百人竟然真的敢直冲对面七千人的部落!”刘瑀有些意外。
马韩向导谄媚地说:“有大宋天军在后方支持,他们自然更加胆壮。”
刘瑀抬眉道:“这是狗仗人势吗?不过得看这些‘狗’是否尽心尽力,是想要吃肉还是被吃,全看他们的表现!”
他的目光转向舌灵和那些汉属军的倭人士兵,目光锐利。
不久后,舌灵率领的五百名汉属军迅速接近了部落。
部落内的倭人士兵见状大声呼喊,急忙关闭寨门并敲响木梆子。
舌灵手持汉制长刀,站在军营外,满脸得意地说道:“达迷呼,快来受死!”
听到这话,部落内的倭人士兵面面相觑,他们没想到仅仅五百人的舌灵竟然敢来挑战。部落首领达迷呼得知消息后,也是一脸不屑地率领两千名倭人士兵出营迎战。
达迷呼与舌灵两军对峙,达迷呼轻蔑挑衅,而舌灵毫不畏惧,毅然率五百汉属军冲锋,双方迅速陷入混战。
战场上刀光剑影、喊杀震天,尽管汉属军面对汉军几无抵抗之力,但在体型相近的倭人士兵前却展现出无畏勇气,他们深知大宋援军在后,胜利在望,故而拼死冲杀,最终,汉属军以五百之众对抗两千敌军,竟能旗鼓相当,实属不易。
达迷呼,这位邪马台西南沿海最大部落的头领,望着眼前汉属军的勇猛无畏,以及他们手中那锋利无比的铁制长刀,心中不由一紧,他深知,这场战斗并非如他所预期的那般简单。
舌灵部落,原本在他眼中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部落,如今却展现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气与决心。
真正令达迷呼感到惊惧的,并非是舌灵部落的崛起,而是汉属军手中那把把锋利的长刀,这些长刀与倭人士兵手中的短矛、短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倭人的武器装备在汉属军的长刀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几乎一触即断。
尽管达迷呼拥有人数上的优势,但他清楚,这种优势并不能弥补装备上的巨大差距,他的部队虽然庞大,但面对汉属军的铁骑与长刀,却显得力不从心。
远处山坡上,刘瑀静静地观察着战局,他看到汉属军的士兵们奋勇厮杀,心中暗自点头。刘瑀原本的计划就是等待汉属军与倭人士兵打得两败俱伤之际,再率军出击,清扫战场。
战局的发展却超出了他的预料,汉属军的勇猛让他深感意外。
一名汉军统领走上前来说道:“刘先生,看来此战不需要我们出手了!”
“不!现在正是我们出手的最好时机!”
刘瑀笑了笑:“我们要让他们知道,他们是依靠大宋才能获胜的。”
“刘先生说得对!”
那名统领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在两人交谈期间,下方战场的局势逐渐明朗,面对汉属军无坚不摧的长刀,达迷呼手下的倭人士兵已被杀死三百多人,其余士兵也被吓得胆破魂飞。
“杀~”
就在这时,一道震天的喊杀声传入双方耳中,听到动静的舌灵和汉属军士兵士气大增,更加奋力地厮杀起来。
“那是什么人?”
达迷呼面色惨白,身体微颤不已,目睹汉军从山坡上汹涌袭来。
舌灵趁其失神,一刀刺入他的腹部,剧痛让达迷呼猛然清醒,低头见刀已入腹,眼中闪过不甘,随后缓缓倒下。
此时,刘瑀率领的大宋军队也冲入阵地,对倭兵展开屠杀,势如破竹。
“有我汉家天军在此,尔等还不速降?”舌灵边战边吼。
本已惊恐万分的倭兵听闻此言,顿时失去了斗志,虽然他们未曾见过大宋士兵,但汉人的威名却如雷贯耳,对他们而言,汉人是传说中的强过的子民,向这样的国家投降并不可耻,于是,倭兵纷纷弃械投降,跪地而拜,以敬畏的目光注视着刘瑀和那些身披铁甲的汉军士兵。
随着倭人士兵的投降,部落中的老人、女人和孩子也沦为了战利品,舌灵率领汉属军士兵,恭敬地来到刘瑀面前,单膝跪地。
“回禀大宋天使,小人奉命牵制并斩杀了达迷呼所部,不知天使如何处置这些人?”
刘瑀看向后方的倭人俘虏,说道:“把俘虏编入汉属军,由你统,。还能动弹的充作奴隶,患病和无法做工的,全部处死!”
“是!”舌灵应道,随后带领士兵接收俘虏,刘瑀则带领大宋队伍进入部落清点财物。
一个时辰之后,一名军中主事,拿着一份统计报告来到了刘瑀营帐。
“刘先生,此战,我军无一伤亡,汉属军共战死一百二十一人,轻伤三十四人,重伤十二人。
斩杀敌军两百四十三人,俘虏敌军一千七百六十人,抓获奴隶四千五百四十人。
缴获粮食五百石、珍珠一千颗、银六千两、麻布五百斤,蚕丝三百斤,其余财物无数.....”
刘瑀摩挲着下巴凝声道:“无论是之前的舌灵部落,还是现今的达迷呼部落,都有大量的银铤,看来附近必有银矿!”
一听这话,营帐内的那些世家子弟与商人不由眼前一亮,全都目光灼灼的看着刘瑀。
迎着众人的目光,刘瑀站起身来:“诸位,眼下还不是发财的时候,我等最主要的还是要站稳脚跟,扶持一个心向大宋的政权,只有这样,才能免除后顾之忧!”
“刘先生说的是,我等跨海而来,自然明白轻重缓急!”一名世家子弟附和道。
其余人也暂时压下了心中的躁动,纷纷附和。
随即,刘瑀看向身旁的汉军统领李式,沉声道:“李统领,将汉属军斩杀的头颅记在咱们自己弟兄身上,至于汉属军,随便赏他们一些布匹、烈酒即可!”
“这.....”
李式微微一怔:“刘先生,这样是否不妥?”
作为接受了政治教育的李式,对于冒领军功一事,显然有些无法接受。
刘瑀轻笑一声:“李统领不必多虑,根据购奴令的规定,奴隶的一切产出都归奴隶主所有,汉属军是弟兄们抓捕的奴隶,他们的军功自然属弟兄们所有!”
购奴令是刘义符继位后,为了刺激资本发展颁布的,为的就是鼓励这些世家豪强对外扩张,抓捕廉价劳动力发展资本。
“当然,这也是陛下的意思,弟兄们翻山渡海而来,必须要有所收获才是!”
李式闻言,随即身形一挺:“既是陛下之意,末将自当遵从!”
随后,李式离开了营帐,带人取了几十匹丝绸、一百坛烈酒以及一些瓷器和手工商品,赏赐给了舌灵以及汉属军的士兵,而后将那二百多颗人头记在了自己手下弟兄的名下。
汉属军的倭人士兵,抚摸着手中光滑鲜艳的丝绸,品尝着甘烈如火的美酒,欣赏着精致的饰品,一种前所未有满足感,充斥着这帮土着的内心,同时更加渴望上阵杀敌,得到更多的赏赐。
分到人头的汉军士兵,也是喜笑颜开的庆贺起来。
不用上阵就能获得战功和爵位,也不枉他们在海上漂流那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