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下南洋
书名:豫章世子会搞钱 作者:车兵君 本章字数:3073字 发布时间:2025-08-25



  除刘义符外,众人皆被苏晓的天才设想所震撼。
  
  其中,墨高这些顶级机械专家更是深深沉醉,他们深知机械的重要性,倘若能以蒸汽机械取代人力、畜力及水力,其影响将无法估量。
  
  待苏晓介绍完设想后,殿内一片安静,所有人都在思索其可能性。
  
  刘义符亦看向苏晓,询问蒸汽动力原理及蒸汽机械相关问题。
  
  苏晓因提前准备充分,面对天子询问,皆能对答如流。
  
  听着苏晓的解释与回答,刘义符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尽管苏晓回答的部分知识点可能不完全符合蒸汽机的运动原理,但主体内容大致正确,细节之处日后可再研究改进,可见,苏晓的这一设想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与研究的。
  
  约半个时辰后,刘义符结束了与苏晓的交谈。随后,他命人取来纸笔,以殷切的目光注视着苏晓。
  
  “刚才你说了许多,现在我想看看你设想中的蒸汽器械到底是什么样子!”
  
  “是,陛下!”苏晓恭敬地应了一声,接过纸笔,开始依照自己的构想描绘。
  
  刘义符和其他人围到旁边,专注地看着苏晓的画,只见他在纸上画了一个大铁罐,上方连接着一截铁管,通向一个圆柱形铁筒,铁筒内还有一个较小的圆柱,顶端则是一段铁棍。
  
  从整体上看,这显然是一个简易的活塞钢筒。
  
  片刻后,苏晓放下笔,将图纸恭敬地呈给刘义符。
  
  “请陛下审阅!”
  
  “好啊,好极了!”刘义符接过图纸,脸上满是喜悦之色,连连称赞。
  
  这份图纸虽简单,却完美诠释了蒸汽转化为动能的原理。有了这个方向,研究便有了继续下去的可能。
  
  随后,刘义符看向众人,严肃地说:“朕决定成立蒸汽机械研究组,由工学院、研造司和科研部合作,每年拨一百万银币作为经费,由苏晓与各位负责。”
  
  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愣了一下,按照银币价格,一百万银币相当于十亿钱,几乎占科研部近三成经费,天子不轻易花钱,如今愿意拿出这么多资金用于研究,显然对蒸汽机寄予厚望。
  
  刘义符也是下定了决心,不管花多少钱,要多少年,都一定要把蒸汽研究进行下去。
  
  虽然他也知道蒸汽研究,对目前的众人来说有些勉强了,可能在他有生之年都不一定能够看到蒸汽机的问世。
  
  但是刘义符坚信,只要人们通过不断的研究,总规还是能衍生出一些相关的器械与理论知识,为日后的工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众人领命离开之后,刘义符的心也渐渐平缓了下来,开始思考起了蒸汽机的相关配套东西。
  
  橡胶对于制造蒸汽机不可或缺,可大宋没有橡胶树,美洲又太过遥远,当下唯有东南亚地区可行。
  
  想到此处,刘义符起身来到大宋舆图前,目光落在南海以南的空白区域。
  
  “看来,要来一次下南洋了啊!”望着那片空白海洋,他不禁喃喃自语。
  
  景平二十三年,海上四岛在刘瑀的带领下被彻底拿下。
  
  景平二十五年,刘义符下令刘瑀带领更大规模的船队前往南方海域。
  
  刘瑀、李式一行人历经半月赶路,终于抵达阴山郡港口。
  
  此刻的阴山港口人潮涌动,方圆三十里内民房均被各地商人与游侠住满,港口数十个货仓货物满满当当,沿岸海面停泊近两千艘海船。
  
  进驻港口后,刘瑀着手组织商人搬运货物。
  
  十日后,诸事就绪,刘瑀、李式带领使团人员及五千海军士兵先后登船。
  
  刘瑀望着桅杆上迎风飘扬的“宋”字大纛,心也随之激动起来。
  
  “出发!!”
  
  他深深看了眼大宋陆地,随即下令出航,水手们迅速行动,号声阵阵,回荡海域。
  
  刘瑀等人的大型海船缓缓离开港口,向南航行,五千海军将士乘坐的二十艘战船紧随其后,左右护卫,后面是皇家商行与众多商人游侠的中型商船,近两千支海船组成的船队延绵将近五十里,气势恢宏。
  
  李式站在甲板上,扶栏眺望着碧蓝大海,心潮如海浪般起伏不定。
  
  “怎么了,有什么心事?”李式回头,见刘瑀拿着两个酸橙走来。
  
  李式笑着摇头:“没有心事,只是觉得面对这广阔大海,自己太渺小了。”
  
  刘瑀点头:“是啊,大海之广阔超乎想象,我们或许终其一生都无法窥其全貌。”
  
  听到这话,刘瑀也不禁感慨,递过一个酸橙给李式。
  
  李式接过酸橙,笑了笑道:“或许我们一辈子都难以看清大海的全貌,但哪怕只窥得一角,也不枉此生。”
  
  “哈哈,李兄此言正合我意,可惜此处无法饮酒,只能以酸橙代酒了。”刘瑀放声大笑,拿起酸橙在李式面前晃了晃。
  
  “好,那咱们就以橙代酒!”
  
  李式也开怀大笑,剥下酸橙外皮,与刘瑀碰了一下,随后大口啃了起来,随着酸液涌入口中,李式那随着大海起伏的思绪逐渐平稳下来。
  
  船队在大海上航行五日后,抵达日南郡港口。
  
  休整一日后,刘瑀等人率领船队离开大宋海域,驶向第一个目标。
  
  十一月五日,经过半个多月的航行,他们沿着海岸线驶入了泰国湾海域。
  
  在波光粼粼的大海上,一艘艘船只在海风的吹拂下缓缓前行。
  
  甲板上,刘瑀与李式二人静静地站着,目光望向远处那模糊的地平线,眼中透露出一丝期待与探寻的光芒。
  
  随后,他们小心翼翼地从怀中取出一幅航海图,这可不是普通的航海图,乃是刘义符亲手绘制而成。
  
  两人仔细地将眼前的景象与航海图进行着比对,仿佛在寻找着什么重要的线索。
  
  “看这前方那片海岸,想必就是陛下所说的曼谷了吧。”刘瑀微微颔首,眼神中带着几分不确定。
  
  李式轻轻应了一声:“唔”,目光依然紧紧盯着海岸方向,稍作思索后说道:“从这地形来看,应该就是这里了。”
  
  得到李式的认同后,刘瑀果断下令:“下令船队,沿岸停靠!”
  
  命令迅速传遍整个船队,船员们立刻忙碌起来,有条不紊地操控船只朝着海岸驶去。不一会儿,船队便稳稳地停靠在了岸边。
  
  此时的泰国周边地区,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权,不过,在那漫长的海岸沿线,已经分布着不少村庄与部落,这些村落和部落里的人们,大多以捕捞为生,过着简单而又质朴的生活,他们日复一日地在海边劳作,依靠着大海的馈赠维持生计。
  
  当这支来自大宋的庞大船队浩浩荡荡地向着海岸行驶而来时,居住在海岸不远处的土著渔民们很快就发现了这支陌生的队伍。
  
  起初,他们还以为是自己熟悉的渔船或是商船,然而随着船队逐渐靠近,他们才看清这支队伍的规模之大、气势之磅礴。
  
  那些渔民们不禁呆愣在当场,脸上写满了惊讶和疑惑。
  
  尤其是船队为首的那艘巨型海船,长达三十丈,宽达十二丈,如此巨大的船只,对于这些生活在相对落后环境中的渔民来说,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存在,它的出现,打破了他们对船只大小的固有认知,让他们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
  
  这些土著从未想过,世上竟会有如此庞大的船只。
  
  “他们是什么人?是天神派来的队伍吗?”
  
  “应该是吧,除了天神还有谁能拥有那么庞大、那么多的船只?”
  
  “真是难以想象……”
  
  看到前方的巨型海船和后方密密麻麻的船只,生活在此地的土著们满脸敬畏,不断低声议论。
  
  部落首领得知消息后,带着部落祭祀和小头目匆匆赶来。
  
  看到这支庞大的船队,部落首领也被深深震撼。
  
  身为部落首领,他比渔民知道得多一些。
  
  这支船队虽不是天神派来的,但肯定来自一个无比强大的国家。
  
  在部落首领的印象中,北方有一个非常强盛的国家,是一个汉人建立的国度。
  
  他猜测,这支船队很可能来自那个汉人国度。。
  
  在汉武帝时期,大汉南征百越,将河内地区并入日南郡。那时起汉人的名号便开始在周边传播。
  
  北方那个被称作大汉的国家,幅员辽阔、兵势强盛,周边各国皆难望其项背。
  
  对大汉,日南郡西南的部落和国家早已心驰神往,然而由于多年来汉人势力未曾向南扩展,使得它始终只是传说中的存在。
  
  当一支浩大的船队出现在他们眼前,那位部落头领立刻意识到,这正是来自传说中的大汉,他的脸上不仅没有惧意,反而因激动而略显潮红,在他看来,能够派遣如此规模的船队远航至此,意味着汉人的实力远超族中记载,若能够与汉人建立联系并得到其庇护,自己的部落必将成为最强大的力量之一。
  
  关于汉人是否会对这里产生兴趣并进而消灭他们,部落首领并未将此纳入考虑范畴。在他看来,汉人的国度地域辽阔实力强大,没有理由关注这样的小地方,且距离遥远,难以统治,他认为汉人此次前来,无非是为了贸易和外交。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豫章世子会搞钱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