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通知的商人们喜气洋洋地赶来了,看到部落中的物品,他们眼中闪烁着光芒,这些物品在这里或许平常,但在大宋却是珍贵的,尤其是香料,更是奢侈品,流传于各大家族之中。
然而,部落中的物品虽多,但面对众多商人却显得不足。
一时间,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刘瑀身上。
出海前他们有过协定,一切交易由刘瑀与李式安排。
刘瑀笑着安抚众人:“不必心急,此处并非只有一个部落,此次出海也不止一地,所有人都会有交易机会,只是早晚问题。”
众人纷纷表示愿意听从刘瑀的安排。
刘瑀在经过一番思考后,挑选了几个中小商人的商队与部落进行交易,这些中小商人因船只不大且物资较少,无法跟随船队长期航行,因此,先安排他们交易并让他们先行返回是最为合适的选择,这一来一回不仅能吸引更多人来到此处,促进即时贸易往来,还对在短时间内构建补给点有很大帮助。
对于刘瑀的这个安排,所有人都表示认同和接受。
很快,那些获得交易资格的中小商人开始行动,把船上的瓷器、丝绸、茶叶、烈酒、玻璃等商品搬下来。
这些商品对部落中的百姓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互通有无的道理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你那里平常的东西,在我这里却可能是难得的珍品。
在大宋商人眼中,用一个瓷碗换取一两香料或用一尺丝绸换取两根象牙,简直是再划算不过的买卖了。
在土著眼中,用随处可见的植物和动物骨头换取精美瓷器与丝绸,如同白捡一般。双方交易颇为顺利。
交易完成后,刘瑀为他们开具了此次交易的凭证,有了这个凭证,他们之后便能随时前来此地进行交易,当然,此凭证也是收取商税的依据。
休息一日后,中小商人兴高采烈地满载收获,沿原路返回。
两日后,接到蓝冥传信的其他几个部落也派人来到此地。
当看到海岸边密密麻麻的大型海船时,那三个部落的代表惊愕不已。
刘瑀与李式邀请众人到海船上谈判。
当他们登上海船,见到体型健壮、身穿蓝白色盔甲的海军士兵后,更是惊恐万分。
与蓝冥一样,其余三部的代表此刻也清晰地意识到,如今大宋的实力远超传说中的强大。海军士兵们那股自信无敌的气势,让他们完全提不起对抗的念头。
几个部落的代表小心翼翼地跟在刘瑀身后,来到甲板上一处长形桌案前。
“诸位,请坐!”刘瑀笑了笑,随后与李式并排坐在桌案的首位位置。
蓝冥和其他三部代表分别坐在桌案两侧。
李式左右看了看,面无表情地说:“蓝冥部已尊我大宋为宗主国,日后受我大宋庇护,诸部若再与其纷争,就是冒犯我大宋,冒犯我大宋威严的后果,诸位可要仔细掂量清楚!”
刚开场,李式便给这些人来了个下马威,让三部代表不禁浑身一抖。对于大国而言,利益固然重要,但面子更为关键。
我可以和你平等对话、交易,但你必须给我面子,不能冒犯我。
我不想打你,所以才不打你。
这个道理,三部代表都懂。
冒犯大宋威严会有什么后果?南亚有传说,曾经有个距离大宋数千里的大宛国,因为一匹马惹恼了大宋,结果被大宋发兵打得支离破碎。
如此强大强势的大宋,绝对招惹不得。
如今大宋军队就在眼前,当地三部首领谁敢说半个不字?
看着默然的几部代表,一脸强势的李式露出一丝笑意,转头对身旁的刘瑀点了点头。
刘瑀心领神会,看向两侧四部代表,脸上露出和善的笑容。
“本使之前拟定了几份和平条约,既然诸位都同意接受我大宋调和,那就在条约上签字,日后和平相处!”
说完,刘瑀朝身后的手下打了个手势。
那手下领会了意图,迅速上前,将四份合约递到蓝冥等人的面前。
洁白光滑的纸张映入眼帘,纸上密密麻麻的汉字令几部代表愣了一下,他们相互对视着。相较于这种从未见过的纸张,他们更关注纸张上条约的内容。
“上面写了些什么?”
“看不懂啊……”
“给他们解释一下!”刘瑀看着几部代表一脸茫然的样子,向旁边的向导示意。
向导点点头,开始解释:“诸位,条约明确规定了你们的领土范围,你们可以互相交流,但绝不能再轻易动武,若发生重大矛盾,必须由大宋出面调和,若有一方不遵守条约,其余几部可联手将其消灭。”
听完向导的解释,几部代表脸色一变,虽然部落规模不大,见识也有限,但他们也不傻。
大宋的这份和平条约,名义上是为了当地的和平,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条约一旦签署,几部之间的战事、如何打、何时打、谁对谁作战,都将由大宋决定,当然,他们可以选择不签,而大宋也可以选择立即灭掉他们。
“怎么?你们不想签?”李式目光如刀,盯着几位犹豫不决的部族代表。
面对强势的李式,几部首领纷纷点头同意,即便是与蓝冥部有争端的康达部代表,也无奈地在条约上签字。
条约收好后,刘瑀笑着对众人说:“好,现在咱们来谈谈其他事情。”
“天使有事,直接吩咐即可,我等定当照办!”蓝冥率先开口附和。
“对对对,我等定当照办!”其余几部也争先恐后地附和着。
刘瑀笑了笑,说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你们当地的物产,于我大宋而言很有用处。所以,我大宋决定在此修建一处港口,方便大宋的商人来往此地交易,只是我大宋来的人手不足,需要你们几部派出一些青壮劳力协助修建。”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当然,我大宋不会平白征召你们的青壮,做工期间,我们会支付银钱作为报酬,至于如何分配,你们可自行决定。”
随后,刘瑀把修建港口的具体事宜详细告知了几部的代表。
“如此最好不过!”见到大宋有意长期贸易,而且还能靠青壮赚取钱财,他们求之不得,纷纷痛快地应下。
刘瑀笑着点了点头,而后扭头看向蓝冥。
港口将建设在贵方领土的海岸线上,并且我们希望在贵地租借一块地皮用于建造作坊和商铺,以便利我朝商人进行贸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