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亮,基地的外围警戒哨刚刚换岗完毕。远处的地平线泛起一抹鱼肚白,空气中弥漫着晨露的气息。就在这时,一名巡逻队员忽然举起望远镜,目光锁定在东南方向。
“有情况!”他低声喊道。
几秒后,一道微弱却清晰可见的火光从废弃城区边缘升起,在灰蒙蒙的晨曦中显得格外醒目。
秦烈正在指挥中心查看昨夜会议后的部署报告,听到消息立刻起身,快步走向瞭望塔。他眯起眼睛,看着那点火光,心中微微一动。
“派人接应。”他沉声下令。
林雪已经穿戴整齐,带上两名精锐队员迅速出发。他们驾驶着改装越野车,沿着预定路线向火光方向疾驰而去。
半小时后,他们在一栋半塌的大楼前找到了人。三名使者满身尘土,脸上带着疲惫,但眼中透着兴奋。尤其是领头的赵磊,看到林雪的一刻,几乎要跳起来。
“我们回来了!而且……带来了好消息。”
车队返回基地时,整个科研区已经忙碌起来。李薇和她的研究团队正在整理疫苗生产计划,张峰带领机械组对运输设备进行最后检查,而陈浩则在一旁调试新的通讯模块。
使者们被直接带往会议室。赵磊将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纸递给秦烈,上面是各支援组织的确认名单与物资清单。
“‘曙光营地’、‘铁血堡垒’、‘荒野之眼’都答应了合作。”赵磊一边说,一边指着地图上几个关键区域,“他们各自派出五到十人的支援小组,并提供了部分武器弹药、医疗物资,还有一批高能电池。”
秦烈扫了一眼清单,眉头舒展了几分。
“干得不错。”他点头称赞,“你们先去休息,稍后我会安排下一步任务。”
赵磊却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迟疑了一下,从背包里拿出一块残破的金属片。
“这是我在回来的路上捡到的。”他说,“看起来像是某种地图的一部分,我怀疑它可能和北区废墟那支神秘队伍有关。”
秦烈接过金属片,仔细端详。表面刻着一组坐标和模糊的地形轮廓,虽然残缺不全,但隐约可以看出某个地下设施的轮廓。
“这件事先别声张。”秦烈沉声道,“等我找人分析后再做决定。”
赵磊点头,转身离去。
与此同时,基地东侧的入口处,第一辆载着支援人员的车辆缓缓驶入。车门打开,几名身穿战术服的人陆续下车,其中一位年纪稍长的男子主动走上前来,朝秦烈伸出手。
“我是‘曙光营地’的技术负责人,周正。”他自我介绍,“我们带来了三台便携式高压灭菌设备,还有两套完整的病毒培养系统。”
秦烈与他握手,语气诚恳:“欢迎加入。我们需要更多像你这样的人才。”
随着支援人员陆续抵达,基地顿时热闹了起来。仓库门前排起了长队,工人们忙着卸货、登记、分类。张峰亲自带队对一批老旧设备进行了改造升级,使原本只能承载五吨的运输车,如今能装载七吨以上的物资。
“这批电子元件很特别。”他在检查货物时皱眉说道,“有些型号我都没见过,性能比我们现在用的还要先进。”
秦烈闻言,立刻让技术人员将这些元件单独存放,并安排专人研究其用途。
另一边,实验室也迎来了新成员。来自“铁血堡垒”的生物研究员刘教授,曾在末世前供职于国家病毒研究所。他的到来,为疫苗研发注入了新的活力。
“你们的实验流程非常严谨。”刘教授在参观完实验室后评价道,“不过我可以提供一种更高效的基因序列匹配算法,或许能缩短疫苗优化周期。”
李薇立刻邀请他参与正在进行的抗变异毒株测试项目。两人很快进入状态,围绕数据模型展开讨论,现场气氛热烈。
午后,秦烈召集所有支援人员召开简短交流会。会上,他详细介绍了目前疫苗研发的进展、暗影势力的威胁,以及联合防御的初步构想。
“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尽快控制病毒扩散,同时构建稳固的防线。”他环视众人,“接下来的工作,需要大家通力协作。”
会议结束后,各个小组开始分工行动。有人负责物资调配,有人协助技术升级,还有人参与到疫苗量产的具体环节中。
暮色降临,基地灯火通明。机器运转的轰鸣声、键盘敲击的节奏声、研究人员低声交谈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独特的末世交响曲。
秦烈站在二楼的观察平台上,俯瞰整个基地。他看到张峰在维修车间调整设备参数,林雪在训练场指导新人使用新型防护装备,而李薇和刘教授仍在实验室里专注地记录数据。
这一刻,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踏实。
就在他准备转身离开时,陈浩匆匆走来,递给他一份刚解密的情报。
“刚才从支援人员中的一位工程师口中得知,他在加入我们之前,曾在一座废弃研究所工作过。”陈浩压低声音,“他说那里藏有一份关于病毒起源的关键资料。”
秦烈眼神一凝,接过情报,迅速翻阅。
“地点呢?”
“坐标已经标注。”陈浩指了指文件上的一个位置,“就在‘北区废墟’附近。”
秦烈沉默片刻,轻轻合上文件。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