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主任静静地坐在值班室内,目光专注地反复观看元气祭的录像带。镜头缓缓扫过陈大胖被轻羽抓包的那一刹那,他的目光突然定格在少年卫衣上的饭勺刺绣上,发现那刺绣的线脚竟然有些歪斜——这显然是轻羽连夜赶工留下的痕迹。录像画面切换,江疏月站在便签墙前的剪影映入眼帘,她被无数闪烁的光点环绕,那些光点仿佛在诉说着什么。那些他曾一度认为是“胡闹”的创意,此刻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他不禁回想起自己二十年前参加校长体验日的情景。
他缓缓拉开抽屉,深处躺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里面夹着一张已经褪色的旧便签,那是他当年作为学生时写下的心声:“要让校园听见每个孩子的声音”。如今,这个久远的愿望终于在九个年轻人的手中得以实现。他轻轻抚摸着摄像机上的“勇气勋章”贴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随即起身走向公告栏,将一张崭新的“一日校长”报名表郑重地贴在最显眼的位置。备注栏里,他的手写体格外醒目而有力:“请带着他们的温柔,继续书写下一章。”
秋分的那一天,九个年轻人齐聚在天台上,举行了一场庄重的“时光胶囊”封存仪式。顾言蹊小心翼翼地将活动数据刻录进特制的代码芯片,萧砚则把修复好的旧琴键放入一个精致的铜盒中,轻羽亲手绣制的九人徽章在盒盖上熠熠生辉。江疏月的便签纸上记录着每个人的心愿:“希望陈大胖的胃不再被点心攻占,希望小满的轮椅能碾过更大的世界。”这些心愿如同星辰般闪耀,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期许。
就在这时,陈大胖忽然举起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是食堂阿姨刚刚发来的一张照片:新推出的“元气祭纪念套餐”餐盘上,九人的头像旁多了一行温暖的小字——“感谢你们让校园有了心跳”。远处的彩虹跑道上,有学弟学妹正模仿他们的站姿拍照留念,轮椅的痕迹与运动鞋的印记在地面交织在一起,宛如五线谱上跳跃的音符,奏响了一曲青春的乐章。
与此同时,汉服社的活动室内,轻羽正耐心地教新生们绣制“勇气勋章”袖标。绣绷上,顾言蹊的代码雨与萧砚的琴键首次以刺绣的形式呈现,银色的丝线在青布上流淌,仿佛重现了元气祭那晚的全息投影的奇幻景象。“轻羽姐,这个代码是什么意思?”一位学妹好奇地指着袖标角落的二进制码问道。
“这是‘我们在’的拼音首字母。”轻羽微笑着解释道,手中的针脚在“们”字末尾特意挑出一个小小的弧度,“就像那天在礼堂,所有人的手机闪光灯拼出的图案,每个光点都是‘我们’的一部分。”她忽然想起了萧砚在雕塑底座上刻下的“9+1=∞”,心中顿时豁然开朗,原来所谓永远,就是每个“我”都融入了“我们”,成为了那片璀璨星空中的一颗闪耀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