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拜访黄家黄堡镇
书名:扶“窑”直上 作者:苨妮 本章字数:3071字 发布时间:2025-07-10

苏沐瑶回到家后,换上一身女装,再嘱咐项嬷嬷去裁缝铺将自己和楚儿暂时寄放在那里的女装取回,又急急匆匆乘坐马车赶往黄堡镇。


林婉茹虽被女儿感动,不再阻止她重开窑场,可这两日女儿只管往外跑,她又忧心不已。


“窑场还未开,沐瑶已如此,若开了还不得时时抛头露面?往后只怕没人敢要她。”


项嬷嬷反而赞道:“这几日我算是看出来,姑娘真的长大了,懂得为这个家考虑,主动担负起重任。这么好的姑娘若别家瞧不上,我们还不稀罕,自己留着。夫人养了姑娘十几年,又何必上杆子把自己精心养的闺女拱手送给别人?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开心快乐才最重要。”


林婉茹叹口气:“唉,你也知道,我本想借娘家在汴京的地位为沐瑶谋个好前程,然后你我一起去儋州,照顾他爷俩。结果空手而归。看来老天不愿给我这机会,既如此只能顺其自然。世间之事往往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说不定有公子便喜欢沐瑶这样。”


项嬷嬷说:“夫人如此想再好不过,姑娘重开窑场不易,你我作为她的亲人要在背后支持她。”


林婉茹虽愁云未消,依然点点头:“你说得对。”


已将夫人宽慰好,项嬷嬷放心地说:“夫人先坐会儿,我去裁缝铺将姑娘放在那里的女装取回。”


“去吧。”待项嬷嬷出去后,林婉茹自语道,“耀祖啊,你临行前的嘱托我无法完成,沐瑶难以留在汴京,我只能带她回来,她现在又要重开苏家窑场,还说希望你和明朗回来时能看到窑场的炉火不息。我同意了,你回来后千万不要责怪我。”


马车晃晃悠悠朝着黄堡镇前行,未到镇口,几株苍劲又不失俏皮的老槐树撞入眼帘,在春风轻抚下,枝叶沙沙作响,时不时传来阵阵槐花的香气。


一条不算宽阔的土路向前蜿蜒伸展,路面被岁月和往来的行人车马打磨得十分平实,路边不知名的野花肆意绽放,星星点点地装点着道路。


路两旁,错落分布着土木结构的房舍,青瓦铺顶,历经风雨却更添古朴韵味。部分墙面爬满嫩绿的新藤,鲜嫩的叶子在阳光下闪烁着生机。几户人家门口挂着金黄玉米和火红辣椒,与春日的新绿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别样的田园景致。


苏沐瑶透过车窗,望见不远处的裴家窑厂。


高大的烟囱矗立在春光里,正袅袅地吐着青烟,与天边的几缕白云相映成趣。


周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运土的工人挑着担子,步伐轻快有力,筐里的瓷土在春日暖阳下色泽愈发细腻。


作坊里,工匠们挽起袖子,有的在专注地和泥练土,有的在熟练地拉坯塑形,动作行云流水,额头上细密的汗珠闪烁着光芒。


苏沐瑶心想:“裴家能将窑场建在黄堡镇肯定是因这里的瓷土最为上乘,倒是占了有利的地理位置。我们苏家窑场也不错,建在漆河边,取水甚是方便,两家窑场的地理位置各有利弊。”


苏沐瑶放下帘子,马车又经过大片农田,田边偶尔可见裸露的瓷土矿脉,在日光下泛着别样的光泽,与田间刚冒尖的嫩绿禾苗相互呼应。田埂上,老农查看庄稼长势,脸上满是对丰收的期待。


经过田埂,马车在一座略显气派的宅子前停下,这里便是监镇黄恪礼的家。宅邸的大门由厚实的木材制成,上面的铜质门环擦拭得锃亮。


下了马车后,楚儿主动上前敲门:“咚咚咚!”


开门的是管家:“哦,苏姑娘来了?”


“黄伯伯可在?”


“在是在,不过,正在跟姑娘吵架。”


“吵架?”苏沐瑶心想,她来得真不是时候。


管家用询问的口吻说:“苏姑娘可还进屋?”


苏沐瑶不想白跑一趟,即刻决定还是进去:“我拿若晴姐姐当亲姐姐看待,正好进去劝说一番。”


管家只好将门开大,走进院中,清楚地听到从屋里传出父女二人吵架的声音。


“爹!你要是敢给我退婚,我现在就死给你看!”


“你有本事现在就死我面前!若是不敢死,老老实实接受退婚!”


“你不愧是我爹,也算了解我。哼!我是不敢死,可我敢跑到儋州找明朗哥,大不了我到儋州跟他成亲,他在儋州待多久,我也在那里待多久!”


“难道你非要气死我不成?”


“你要不闹着退婚,我能跟你生气吗?”


“你以为我愿意退婚?还不是为你的前程考虑?苏家遭难,我在这节骨眼儿上跑去给你退婚,已对不住耀祖,你竟然还说这些话伤我?”


听得出来黄伯伯的语气稍微缓和些。


“爹,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可我这辈子只想嫁明朗哥,我愿意等他回来。”


“唉,我但凡有个儿子,哪怕再多个女儿,也绝不管你的破事,可谁让爹就你一个女儿?爹希望你好。”


“爹若希望我好,就别提退婚的事。”


“耀州又不是只有明朗一个好男儿?你又何必执着于他?前几日裴家还问起过你,应该是想与我们家结亲,因你还未退婚,我没敢答应。”


“裴家怎么这么不要脸?抢了苏家的‘贡瓷’不说,还想抢走苏家和黄家的婚约?这等人家我才瞧不上!”


“胡说什么?哪有什么抢?再说裴少棠那孩子不比明朗差,年轻有为,耀州多少姑娘都想嫁给他?若黄家能与裴家联姻也不失为一桩美谈。”


“美谈个屁!裴少棠我见过,跟明朗哥比他差远了。”


苏沐瑶一时不好进去,站在外面听着,多少听出些意思来,黄伯伯与若晴姐姐吵架是因退婚一事。


若晴姐姐不愿与哥哥退婚,令她又敬又爱,可黄伯伯的想法她也能理解。怪只怪苏家摊上这等事,否则这对父女也不会吵起来。


她正想进屋劝,见婶婶江锦兰走来,她头上挽着高高的发髻,斜插着一支温润的玉簪,眉眼间笑意盈盈,眼神中透出关切与惊喜。


“我的好沐瑶,婶婶终于把你盼来,这次从汴京回来,应该不会再去了吧?”


苏沐瑶上前拜见:“婶婶好,我是耀州姑娘,自然要长长久久留在耀州。”


“那便好。”江锦兰朝屋内瞧瞧,“让你见笑,他们父女两个从昨日吵到今日,没完没了,我都懒得搭理。跟婶婶进屋,若晴好久没见你,既然来了,多待会儿,跟若晴好好说说话。”


苏沐瑶点头答应,被婶婶拉着走进屋内。


屋内,黄恪礼跟女儿背对背站着,都一副不高兴的样子。


江锦兰劝道:“你们父女两个别再吵了,看谁来了?”


两人一起瞧过去,黄若晴变得兴奋起来,上前拉住苏沐瑶的手:“我本来要去看你,被我爹气得还没抽出时间,快到我屋里陪我说话。”


苏沐瑶自是乐意,可她还有重要的事:“若晴姐姐稍等,我有事求黄伯伯,说完事再陪你不迟。”


黄恪礼暂时不再跟女儿计较,和颜悦色道:“跟黄伯伯不要提‘求’字,有事尽管说。”


江锦兰招呼道:“都别站着,赶快坐下。”


黄若晴拉着苏沐瑶在旁边椅子上坐下。


待黄伯伯和婶婶也都坐好,苏沐瑶才开口说:“黄伯伯已知我打算重开苏家窑场,苏家的铺子被官府查封,无法再用,我想在华原县的街市摆个摊位,也好售卖苏家的瓷器。以前听哥哥说起过,县城街市的摊位需向县衙报备,还要拿到县衙的许可令才能安置,否则县吏会带人将摊位给掀了。不知黄伯伯跟知县大人可熟?能否帮我前去说说,征得知县大人同意,我再前去领取许可令。”


黄恪礼听后,将刚刚的和颜悦色换成眉头紧锁。


黄若晴看见,担心父亲不答应,主动说:“爹,您大小也是个监镇,常跟县衙打交道,千万别说您帮不了。这忙您若不帮,我就带沐瑶亲自去找知县大人,一哭二闹三上吊,看他答应不答应。”


“你懂什么?沐瑶说的是华原县,又不是同官县?”黄恪礼批评完,继续皱起眉头。


听了女儿的话,江锦兰一脸无奈,好不容易生个女儿,却不像别人家的姑娘温婉可人。要不是因为命好,有个当监镇的爹,负责给耀州的十里窑厂提供瓷土,恐怕没有人家愿意要。


不由批评道:“你个女孩子家,说话做事能不能像沐瑶学学,你看看人家,坐在那里端庄贤淑,多像个大家闺秀?”


黄若晴反驳道:“你和我爹又不是京城的达官贵人,我们家又不是‘大家’,还想指望我像大家闺秀?”


“就知道犟嘴!多向沐瑶学学!”


“人家沐瑶有个文襄侯做外公,又在侯门高户待过;我外公只不过曾经给知县当过师爷,懂些笔墨而已。让我跟沐瑶学,我怎么学?恐怕想学都学不来,最终只能是东施效颦,还不如是什么样就什么样,乐得自在。”


女儿的话有些道理,还能说出“东施效颦”来,江锦兰不由“噗嗤”一笑:“就你有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扶“窑”直上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