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书名:胡来 作者:闪灭 本章字数:2222字 发布时间:2025-07-11

 

微悟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哲学释万物之理,理在神与不神间,不以信神与否而有别,信者有其理,不信者亦有其理,理在神也。”

哲学解释万物的道理是解释到神与不神之间就算完成任务了,并不以信神或不信神有区别,信有信的道理,不信有不信的道理,道理都在神那里。

 

微悟没有停,继续说道:“不神之理为人之理,越界成神,遂行神之理,于人此乃未知,世间终有未知,则必有神,破一未知,神退一步,以至无神,然未知焉能尽解,故必有神。”

神与不神这条线的一边是人的道理,另一边是神的道理,过线就按神的道理来,对人来说,这就是未知,世间总有未知,就必然有神,解决一个未知,神就退一步,直到破解所有的未知,就没有神了,但是未知怎么可能全部都解决掉呢,所以必然有神。

 

微悟再一笑,说道:“此神乃人豢养之神,此乃人之思性之需,已不在神与不神,在有无。”

这神是人养的,这是人的思想所需要的,不在于神不神,在于有没有。

 

微悟继续说道:“神乃人造,人须臾不离神,思性终有亏余,成不解之谜,于不觉间,神补益人思性之亏余,谜终得解,解谜乃神之退却,神遂又经营下一谜,旧谜去,新谜现,谜之永恒,神之永恒也。”

人造了神,人离不开神,人的思想总是有空白,这空白就是那些不解之谜,在有意无意间由神来填补人思想的空白,人解决谜,就是神在让步,旧的谜去了,新的谜又来了,谜是永远都会有的,神就永远都会有。

 

胡问答插话道:“神不在形,在信与不信,旧贯成信,神不神在自念之观。”

神不在于有形无形,在于信不信,习惯了就相信了,神不神在于人的主观思想。

 

微悟:“有生于无,神源于人,神于弄异促巧间,人成神魂颠倒状,然后宗教生,宗教者,乃侍神之器,宗教之理成论神之理,于信神者,宗教即人之崇信,于不信神者,宗教成溃神之径。”

有生于无,人创造了神,神搞出的那些奇异之事,把人搞得神魂颠倒,然后宗教产生,宗教就是来侍候神的,宗教使人对神的理解有了理论依据,对于相信神的人,宗教成了信仰,对于不相信神的人,宗教成了人击败神的突破点。

 

胡问答想,哲学在追问世界的本质的时候,最终都要追寻到神那里去,宗教就是一个切入点,神不神,最终都在于人,哲学知道有神,但追不到神,哲学只能追到神与不神之间,当意识到有来自无的时候,就知道了神来自不神,哲学的任务就结束了。

胡问答继续想,那么,哲学死了吗?没有,所谓道可道,非常道,说得清楚的就不是道,哲学的任务就是对那个神与不神之间的众妙之门进行各种不同的描述,反正总是说不清楚,所以才一直说,大家都在说,说明哲学还在。

 

胡问答想,哲学还需要思考另一个问题,关于道德的问题,胡问答喝一口茶,问道:“道德由何而来?孰与为定?”

道德是怎么来的,谁来确定这就是道德?

微悟:“道德源自人性之初,人之初,性本恶,人之为人,性必善,无善无人,又可曰,人之初,性本善,实为善恶共存。”

道德源自人类之初,当时是性本恶,之所以后来成为真正的人,是因为善,没有善就没有人,正因为人有善,所以又可以说,人之初,性本善,人实际是善恶共存。

 

胡问答想,是的,无恶就生存不下来,无善也就成不了人,可能还是动物,也可能没这个物种了,善应该是和智商相联系的,没有相应的智商也善不起来,也就永远停留在动物的智商水平,而动物的生存靠体力竞争,只有成为人之后才能抛开体力而成为强者。

 

微悟继续说道:“生存之道,恶必为先,此为人兽共守之铁律,然人是为人,别于兽,为人,善必凸显,善为人之智之必然,善与乐同义,善乐致人族兴,为善有乐,乐而为善,此为人之独享,进而有道德。”

生存之道,恶必然为先,这是人和兽的共同特点,是肯定的,不然活不下来,然而,人之所以是人,因为人和兽总是有区别的,作为人,善必然会凸显,善是作为人拥有智慧的必然,善与乐同义,有善有乐才使人类能兴旺起来,善使人乐,要乐就要有善,这才是人类的特点,然后才有道德。

 

微悟接着又说道:“道德之营立漫长且艰辛,然道德为人所共营,其艰其辛分受人人,人人受之则道德成,道德遂成人人共有。”

道德的建立过程很漫长,也很艰辛,但是,道德是人们共同建立的,这种艰辛就被分散到每一个人,每一个人承受一点,道德也就建立起来了,所以道德是人们共同拥有。

 

微悟接着又说道:“孟荀善恶之争,实为道德之前后,之前为恶,之后才有善,道德即成,兽已成人,堂堂正正之人。”

孟子、荀子的善恶论之争,其实是指道德产生之前和之后,之前是恶,之后才有善,道德产生后,兽成为了人,堂堂正正的人。

 

微悟继续说道:“孟荀皆用急以论,固极,孟论可为先锋,然非长久策,荀论深似哲,恶乃人兽共守,善则人独有,无恶无人,无善非人。”

孟子和荀子的思想都太极端,孟子的思想可以拿来作先锋,打头阵,但这绝不是长久之策,至少在相当长时间内,人类不能完全做到,荀子的理论更有哲学味,恶是人和动物的共性,善才是人特有的,没有恶就没有人,没有善就不是人。

 

胡问答想,是的,对人教育应该以孟子为先,哪怕是口号也得喊,荀子的那一套得等到人长到一定年龄再去领会,在这个问题上,绝不能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教育小孩子,那是西方人的思维方式。

胡问答又想,人作为动物是性本恶,其实是一种自私,动物不恶、不自私就活不下来,所以,人性恶的说法是合乎自然规律的,只不过,人恶起来就相当恶了,所以,不能让小孩子从小就认定人性恶,不然,长大了就太恶了。

 

胡问答微策的笑着,他在想,如果猪会说话,那么,在猪的语言中,对人的描述肯定是非常残忍的那种,猪骂猪的常用语应该是:你不是猪,你就是人。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胡来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