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集
书名:沿途周刊 作者:余静雨 本章字数:2864字 发布时间:2025-07-11

第八天 橡胶与棕榈的记忆

清晨的亚马逊河笼罩在薄雾中,像一幅未完成的水彩画。周艳景登上那艘漆成蓝白相间的机动独木舟时,船身随着她的重量轻轻摇晃,河水拍打船板的声音在寂静的晨光中格外清晰。

“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叫‘橡胶记忆村’,”向导马科斯递给她一杯冒着热气的不明液体,“喝点guayusa茶,雨林早晨很潮湿。”

茶水苦涩中带着青草香,周艳景感觉它像一股暖流驱散了关节里的湿气。施永报和来津泽也陆续登船,后者手里还拿着几个用芭蕉叶包裹的食物。

“早餐,”来津泽分发着包裹,“木薯面包和巴西坚果酱,旅馆厨房特别准备的。”

木薯面包比小麦面包更密实,带着淡淡的坚果味,搭配奶油般顺滑的坚果酱,简单却令人满足。周艳景小口吃着,看着玛瑙斯城的轮廓在晨雾中渐渐模糊。

独木舟驶入一条狭窄的支流,两岸的植被几乎在头顶合拢,形成一条绿色隧道。阳光透过树冠的缝隙洒落下来,在水面上投下摇曳的光斑。这里的空气更加闷热,充满了植物蒸腾的气息和某种甜腻的花香。

“看那边,”马科斯突然压低声音,指向一处河岸,“巨型水獭家族。”

三只体型惊人的水獭正在泥滩上嬉戏,光滑的皮毛在阳光下泛着棕红色的光泽。其中一只叼着一条鱼,其他两只追逐着它,发出像小鸟般的吱吱声。

“亚马逊河的水狼,”马科斯轻声说,“一个家族能吃掉整条河的鱼。”

施永报的相机快门声惊动了它们,三只水獭敏捷地滑入水中,转眼消失不见,只留下几圈扩散的涟漪。

继续前行约两小时,河道突然开阔,露出一个建在高跷上的村落。十几栋木结构房屋围绕着中央的公共空间,几个孩子正在那里踢一个用橡胶做的球。

“橡胶采集人的后代,”马科斯解释,“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里曾是橡胶繁荣的中心。”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码头上等他们,背挺得笔直,眼神锐利如鹰。“我是若阿金,”他的葡萄牙语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这片森林的记忆者。”

若阿金带领他们参观村落,讲述着橡胶繁荣时期的辉煌与痛苦。周艳景注意到许多房屋的墙壁上挂着老照片和橡胶采集工具,像一个个微型博物馆。

“我父亲是‘割胶人’,”若阿金指着一张泛黄照片上瘦骨嶙峋的男子,“每天要走20公里,割300棵树,收集10公斤乳胶。”

午餐是在若阿金家的高脚屋里享用的。他的妻子多娜·玛尔塔端上一锅冒着热气的炖菜,香气立刻充满了整个房间。

“caldeirada de peixe com tucupi,”她骄傲地宣布,“亚马逊鱼炖木薯汁。”

周艳景尝了一口,鱼肉鲜嫩得几乎融化在舌尖,而那种叫tucupi的黄色酱汁则带来了复杂的酸味和鲜味,像柠檬汁和酱油的混合体,但更野性。

“这酱汁...”她又舀了一勺,“有股...金属味?”

“发酵木薯汁的特性,”若阿金点头,“我的祖父说它尝起来像‘雨林的血’。”

配菜是炸棕榈心和一种叫farofa的烤木薯粉,撒在炖菜上增加口感。周艳景特别注意到一盘小小的红色浆果,像缩小版的西红柿。

“那是cubiu,”多娜·玛尔塔解释,“亚马逊的‘小金茄’,帮助消化。”

饭后,若阿金带他们去看仍然在运作的橡胶采集区。穿过一片次生林,他们来到几棵高大的橡胶树前,树干上布满螺旋形的割痕,每个割痕下方挂着一个小陶杯。

“现代橡胶工业几乎摧毁了我们的传统,”若阿金抚摸着树皮上的伤痕,“但现在有些厨师开始重视野生橡胶籽油的美食价值。”

他演示了传统的割胶技术,用特制的小刀在树皮上划出精确的斜线,乳白色的树液立刻渗出,顺着割痕流入下方的容器。

“尝尝,”若阿金用木棍蘸了一点递给周艳景,“新鲜乳胶。”

她小心地舔了舔,惊讶地发现它几乎没有味道,只有一丝淡淡的植物气息和粘稠的质感。“我以为会很苦。”

“处理后才会有橡胶的特性,”若阿金解释,“新鲜的就像树奶。”

回村的路上,若阿金突然停下,从一棵棕榈树上摘下几个橙红色的小果子。“bacaba棕榈果,”他分给每人一个,“用牙齿咬开顶端。”

周艳景照做,一股清凉的汁液立刻涌入嘴里,像椰子水但更甜,带着微妙的香草味。“这太棒了!”

“我们叫它‘雨林果汁盒’,”若阿金笑了,“孩子们远足时的天然饮料。”

下午,多娜·玛尔塔邀请周艳景参与制作一种传统甜点——巴西坚果布丁。厨房是个半开放的空间,灶台是用黏土和砖块砌成的,柴火的烟味与食物的香气交织在一起。

“首先要把坚果磨碎,”多娜·玛尔塔示范着用石臼研磨坚果,“然后加入椰奶和棕榈糖慢慢熬煮。”

周艳景接过木杵尝试了一下,发现要把坚硬的坚果磨成细粉需要惊人的臂力。“这比食物处理器费劲多了,”她擦擦额头的汗水笑道。

“但味道不一样,”多娜·玛尔塔神秘地眨眨眼,“石头和木头会给食物添加机器没有的灵魂。”

熬煮过程中,老妇人加入了几片周艳景不认识的叶子。“这是什么?”

“vanilla的野生表亲,”多娜·玛尔塔让她闻了闻,“比普通香草更辛辣,但香气更持久。”

布丁冷却时,若阿金带施永报和来津泽去看村里的橡胶工艺品作坊。周艳景则留下来帮多娜·玛尔塔准备晚餐,借机了解更多传统烹饪技巧。

“你们怎么保存食物?”周艳景好奇地问,“这里这么湿热...”

“烟熏、盐渍、发酵,”老妇人一边翻动灶台上的鱼一边回答,“还有...”她从房梁上取下一串用棕榈叶包裹的东西,“这是我们的‘冰箱’。”

打开包裹,里面是一种白色的糊状物。多娜·玛尔塔解释这是用木薯和鱼混合后发酵制成的“pupunha酱”,能保存数月不坏。

“尝尝?”她挖了一小勺递给周艳景。

味道强烈得让周艳景皱起鼻子——咸、酸、腥,像最浓郁的蓝奶酪与鱼露的混合体。“这个...需要适应,”她努力保持礼貌的微笑。

多娜·玛尔塔大笑:“连很多本地年轻人都受不了这个了。但在我小时候,这是雨季唯一的蛋白质来源。”

晚餐是在公共区域享用的,全村人都来了,像个小型的节日。主菜是用香蕉叶包裹烤的巨骨舌鱼,配菜有棕榈心沙拉、木薯粉和各种野生香草制成的酱料。

“这是我们的传统吃法,”若阿金示范如何用木薯粉吸收鱼肉汁液,“叫‘pirão’,橡胶工人的主食。”

饭后,多娜·玛尔塔端出了冷却的巴西坚果布丁,上面撒着烤椰丝。布丁的口感比普通布丁更粗犷,坚果的香气却更加浓郁,野生香草带来的辛辣余味让甜味不那么单调。

“这味道...”周艳景闭上眼睛,“像...雨林的夜晚,既温柔又危险。”

若阿金突然站起来,从屋里拿出一把磨损的吉他。“橡胶工人的歌,”他宣布,开始弹奏一段忧伤而优美的旋律。马科斯低声翻译歌词,讲述着远离家乡、在雨林中孤独工作的割胶人的故事。

音乐声中,周艳景注意到村里的老人们眼神变得遥远,仿佛回到了那个橡胶带来财富也带来痛苦的年代。孩子们虽然听不懂歌词,却也安静地坐着,让这段记忆通过音乐流入他们的血液。

回程的独木舟行驶在月光下的亚马逊河上,两岸的雨林变成了黑色的剪影,只有萤火虫点缀其间,像散落的星星。周艳景沉浸在白天的见闻中——橡胶树渗出的“白色血液”,棕榈果的清凉汁液,那首回荡在心灵深处的古老歌谣...

“明天我们去哥伦比亚边境,”马科斯打破沉默,“莱蒂西亚的三国交界处,那里的河虾举世闻名。”

施永报打了个哈欠:“只要不用再吃那可怕的发酵鱼酱...”

“哦,那正是莱蒂西亚的特色啊,”马科斯坏笑着回答,“他们叫它‘亚马逊鱼子酱’。”

周艳景和来津泽大笑起来,笑声在黑暗的河面上回荡,惊起一群栖息在岸边树上的白鹭。月光下,它们展开的翅膀像一片片飘动的丝绸,飞向亚马逊无尽的夜空。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沿途周刊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