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集
书名:沿途周刊 作者:余静雨 本章字数:3424字 发布时间:2025-07-11

第七天:奥克兰的地炉传奇

飞往奥克兰的航班上,周艳景梦见自己站在火山口边缘,脚下是翻滚的岩浆,手里却捧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炖菜。醒来时,飞机正在下降,窗外是新西兰北岛连绵起伏的绿色丘陵,与澳大利亚的红土沙漠形成鲜明对比。

“看那些火山,”施永报指着舷窗外几座圆锥形的山峰,“像被咬了一口的巧克力蛋糕。”

来津泽查看着入境卡:“带了任何食物吗?新西兰的生物安全检查是全世界最严的。”

周艳景赶紧检查背包,发现特吉祖母给的香料包还在侧袋里。“这个应该没问题吧?干燥的丛林香料...”

“最好申报,”来津泽严肃地说,“我可不想因为一包香料被罚款400纽币。”

出关过程出奇顺利,检疫犬对香料包只是闻了闻就走开了。接机的导游是个扎着传统毛利发髻的壮硕男子,花臂上纹着复杂的螺旋图案。

“Kia ora!”他浑厚的声音在机场大厅回荡,“我是马塔,你们未来三天在毛利土地的向导和保镖。”他做了个夸张的鬼脸,“特别是防范那些偷吃的地精!”

马塔的越野车后座堆满了毛毯和炊具,还有几个用亚麻布包裹的方形物体。“Hangi用的石头,”他解释,“今晚带你们参加真正的毛利盛宴。”

车子驶离奥克兰市区,窗外的景色逐渐从城市建筑变成茂密的蕨类森林。马塔打开车窗,湿润的空气带着草木清香涌入车内。

“闻到没?”他深深吸气,“新西兰的味道——雨水、绿叶和火山矿物质的混合。澳大利亚太干了,我们这里连呼吸都是享受。”

周艳景注意到道路两侧的植被与澳大利亚截然不同——更高大、更葱郁,叶片上挂着晶莹的水珠。“像是走进了《指环王》电影,”她写道,“每个转弯都可能遇见霍比特人。”

一小时后,他们来到怀塔克雷山脉深处的一个毛利村落。十几间装饰着精美雕刻的木屋围成一个半圆,中央是个巨大的土坑,几位毛利妇女正在里面铺设热石和湿布。

“欢迎来到我家,”马塔骄傲地张开双臂,“我父亲是部落首领,母亲掌管所有烹饪仪式。今天你们将体验最传统的hangi。”

周艳景注意到村落边缘有个特别的木结构建筑,上面雕刻着各种鱼类和鸟类的图案。“那是我们的wharekai,”马塔顺着她的目光解释,“宴会厅兼食物圣殿。雕刻讲述着我们部落的迁徙史和与海洋的关系。”

马塔的母亲——一位银发盘成传统发髻的老妇人走过来,给每位客人戴上由绿叶编织的项圈。“这是kawakawa,”马塔解释,“毛利人的神圣植物,能净化身心迎接盛宴。”

老妇人用毛利语说了几句话,手指轻触周艳景的额头、嘴唇和心口。马塔翻译:“她在祝福你的思想、言语和心灵,让你能真正理解我们的食物文化。”

午餐是简单的烟熏鱼肉和烤库马拉(甜土豆),为晚上的盛宴保留胃口。周艳景注意到食物的摆放方式很有讲究——鱼类头朝东,根茎类围成圆圈,中间放着一个小木碗,里面是绿色的糊状物。

“这是神圣的布局,”马塔解释,“东方是日出和生命的方向,圆圈代表世界的完整,而中间的调味酱连接天地。”他指着绿色酱料,“用当地特有的蕨类嫩芽和海鲜发酵制成,只有女性可以准备。”

老妇人示范着正确的吃法:先用食指蘸酱,点在舌头上,然后才品尝其他食物。酱料的味道让周艳景想起日本纳豆和法国蓝奶酪的混合体,强烈却莫名上瘾。

“味道像你们中国的臭豆腐,”马塔大笑,“第一次难以接受,后来就离不开了。”

饭后,马塔带他们参观村落的食物准备区。几位年轻女孩正在用贝壳刮除鱼鳞,手法娴熟得像是进行艺术创作;男人们则负责劈柴加热hangi用的火山石。

“在我们文化里,食物准备有严格的性别分工,”马塔解释,“女性处理海鲜和蔬菜,男性负责肉类和火。打破这个规矩会惹怒食物神灵。”

施永报正对着一位老者的面部刺青拍照,那些螺旋和曲线覆盖了整个面部,像一幅活的地图。“这些图案...”

“我的家族史,”老者用流利英语说道,手指轻抚脸颊上的纹路,“这个波浪线代表我祖父钓到的一条巨型鲷鱼,这个螺旋是我曾祖母发明的一种发酵技术。”他指向下巴上的一组复杂图案,“而这些,记录着我们部落历代发现的可食用植物。”

周艳景突然意识到,这与乌鲁鲁原住民的刺青有异曲同工之妙——用身体作为知识和历史的载体。“活着的图书馆,”她在笔记本上写道,“每道皱纹和刺青都是可读取的数据。”

下午三点,hangi仪式正式开始。马塔带领男人们将烧得通红的火山石放入土坑,女人们则把用亚麻叶包裹的食物——整只羊、鸡、海鲜、库马拉和各种野菜——分层摆放在石头上,最后覆盖湿布和泥土密封。

“现在让大地母亲来烹饪,”马塔拍拍封好的土堆,“四小时后,你们将尝到世界上最纯净的味道。”

 

等待hangi完成的时间里,马塔带他们到附近的温泉区。蒸汽从地表裂缝中袅袅升起,形成一片朦胧的仙境。几个天然形成的石坑里,碧蓝的温泉水冒着泡泡。

“我们管这里叫‘地神的厨房’,”马塔脱掉上衣,露出布满刺青的健壮身躯,“泡温泉时,可以顺便用热水煮蛋。”他变魔术般从口袋里掏出几个鸡蛋,用亚麻网袋装好,浸入最热的池边。

周艳景小心地试了试水温,把脚浸入边缘较浅的池子。热度刚好让人放松而不烫伤,带着淡淡的硫磺味。马塔递给她一杯用本地植物泡的茶,味道像薄荷与柠檬的混合体。

“所有这些都是食物的一部分,”马塔指着周围的环境,“温泉煮蛋、地热蒸蔬菜、火山石烤肉...毛利文化中,烹饪不是独立的活动,而是与自然持续对话的一部分。”

施永报尝试从不同角度拍摄温泉区的蒸汽效果,镜头很快蒙上一层水雾。马塔的大笑声在雾气中回荡:“相机吃不了hangi,但你的眼睛可以饱餐一顿!”

鸡蛋十分钟就煮好了,蛋白异常柔嫩,蛋黄却完全凝固,带着一丝矿物质的香气。“地神的礼物,”周艳景在笔记本上记录,“最原始的分子料理——精确的温度控制来自地球本身。”

回村落的路上,马塔采集了几种野菜和蘑菇。“现代毛利人也去超市,”他眨眨眼,“但传统知识不能丢。我小时候,祖母每周都带我们进森林‘逛超市’,教我们辨认每种可食用植物。”

周艳景注意到他特别避开某些看起来完全无害的蘑菇。“那些是‘欺骗者’,”马塔解释,“长得像可食用品种,但会让人看到跳舞的小人然后胃穿孔。我们的歌谣里说:‘当蘑菇戴白环,死神在旁观看’。”

日落时分,村落中央点燃了巨大的篝火。马塔换上了正式的传统服饰——亚麻编织的披肩和装饰着羽毛的腰带。他的父亲,部落首领,用毛利语开始了长长的吟诵,时而指向食物坑,时而向四方鞠躬。

“他在感谢土地、海洋和天空的恩赐,”马塔小声翻译,“也向祖先汇报今天的客人,请求他们保佑食物能滋养我们的身心。”

当土坑终于揭开时,蒸腾的热气带着令人陶醉的香气席卷全场。周艳景从未闻过如此纯净的食物香味——没有油烟或重调料的掩盖,只有肉、海鲜、蔬菜和亚麻叶最本真的混合芬芳。

食物被小心地分装在木盘里,按照严格的礼仪顺序传递。周艳景得到一块羊肉、半只鸡、几个库马拉、一些野菜和一块用亚麻叶包裹的鱼肉,还有一小碗绿色调味酱。

羊肉入口的瞬间,她明白了hangi的精髓——肉质如此柔嫩多汁,却又不失嚼劲,带着淡淡的烟熏和大地气息,没有任何腥膻。最神奇的是,明明没有添加任何液体,蔬菜却饱含原汁,像是把整个新西兰的精华都浓缩在了里面。

“地热蒸汽锁住了所有营养和味道,”马塔示范着用野菜叶包裹肉块的吃法,“没有金属锅具的干扰,只有石头、泥土和植物的纯粹能量。”

饭后,部落成员围坐在篝火旁开始了传统歌舞表演。马塔的母亲端出一个雕刻精美的木碗,里面盛着浑浊的棕色液体。

“这是taonga,”马塔庄重地解释,“神圣的待客仪式。你们要一口气喝完,不能做出苦脸,否则会冒犯主人。”

周艳景接过碗,液体闻起来有泥土和树根的气息。她闭气一饮而尽,味道比想象中复杂——苦中带甜,后味有隐约的辛辣,让舌头微微发麻。

“卡瓦酒,”马塔笑着看他们强忍表情的样子,“用太平洋特有的一种胡椒根制成,能放松身心,打开交流的通道。”

确实,几分钟后,周艳景感到一种温暖的松弛感从胃部扩散到全身,紧张和疲劳似乎都融化了。篝火的噼啪声、毛利歌谣的韵律、食物的余味,全都变得异常清晰而美好。

“这是我们的‘食物后谈话’时间,”马塔盘腿坐下,“分享你们今天最难忘的味道。”

施永报说是温泉蛋,因为那种自然的精确让他震撼;来津泽选了卡瓦酒,因为它代表了最纯粹的待客之道;周艳景则难以抉择,最终描述了她咬下第一口hangi羊肉时的顿悟——关于人类与大地最原始的连接方式。

夜深了,客人被安排住在村落的会堂里。躺在铺着亚麻毯的地板上,周艳景透过天窗能看到南半球璀璨的星空。笔记本摊在胸前,她写下今天的感受:

“在毛利人的hangi坑里,我看到了美食的本质——不是精致的摆盘或复杂的技法,而是对自然最谦卑的借用和最虔诚的感恩。大地母亲早已准备好一切,人类只需学会聆听她的食谱。”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沿途周刊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