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集
书名:沿途周刊 作者:余静雨 本章字数:2374字 发布时间:2025-07-12


第二十天:摇篮山的荒野滋味

塔斯马尼亚的晨雾在苹果园间流转,为老树的枝干披上银纱。周艳景站在酒庄的露台上,看着自己的呼吸在冷空气中形成白雾。昨夜篝火的余烬还散发着微弱的苹果木香气,提醒着他们即将结束的大洋洲之旅。

“今天带你们去摇篮山,”艾比穿着徒步靴走来,手里拿着几个保温瓶,“世界上最纯净的水源地之一,也是塔斯马尼亚荒野风味的代表。”

离开霍巴特,车子向北驶入逐渐崎岖的山地。窗外的景色从田园牧场变成茂密的温带雨林,最后是开阔的高山荒原。摇篮山国家公园的入口处,一块牌子上写着:“带走回忆,只留下脚印。”

“塔斯马尼亚荒野是世界自然遗产,”艾比停好车,“这里的生态系统可以追溯到冈瓦纳大陆时期,有些植物在地球其他地方早已灭绝。”

徒步起点是个名为“鸽子湖”的冰川湖,湖水呈现出不可思议的蓝绿色,倒映着锯齿状的山峰。周艳景注意到湖边立着一个小型食物储藏柜,里面放着几种真空包装的食材。

“我们的午餐原料,”艾比取出几个包裹,“国家公园内禁止生火,所以主厨汤姆准备了冷食,但相信我,这将是你们吃过最特别的野餐。”

沿着湖边小径行走,空气清冽得像是能洗净肺部。艾比不时停下指出可食用植物——某种苔藓可以泡茶,某种蕨类的嫩茎尝起来像黄瓜,甚至某种树皮的内层可以磨粉做面包。

“原住民在这里生活了四万年,”她摘下一片心形叶子让大家品尝,“他们发展出了完整的荒野食物知识体系,比现代营养学更了解如何从自然中获取平衡饮食。”

叶子入口微苦,随后转为清新的柠檬味。“柠檬香桃木,”艾比解释,“含有比普通柠檬高十倍的柠檬醛,是天然的抗菌剂和情绪提升剂。”

徒步两小时后,他们来到一处隐蔽的小溪边。艾比从背包取出野餐毯铺在平坦的岩石上,然后开始组装午餐——黑麦面包、皮革木蜂蜜、熏袋鼠肉、布鲁尼岛奶酪和一瓶起泡苹果酒。

“真正的‘从产地到餐桌’,”她倒酒,“面包用的面粉来自山下农场,蜂蜜采自我们刚经过的雨林,袋鼠是可持续猎取的种群,奶酪和酒昨天已经介绍过了。”

简单的食物在这荒野环境中吃起来却格外美味。周艳景注意到袋鼠肉比在乌鲁鲁尝到的更加柔嫩,带着淡淡的杜松子香气。“用杜松子和柠檬香桃木腌制的,”艾比证实了她的猜测,“塔斯马尼亚版的意大利风干牛肉bresaola。”

饭后甜点是艾比现场组装的“荒野奶酪蛋糕”——用布鲁尼岛的软质奶酪混合皮革木蜂蜜,铺在压碎的黑麦饼干上,点缀刚采摘的野生浆果。“不需要冰箱或烤箱,”她得意地说,“完全依靠食材本身的质量。”

正当大家享用美食时,一只袋獾(塔斯马尼亚恶魔)从附近的灌木丛中探头探脑地出现,黑亮的眼睛紧盯着食物。“别担心,”艾比小声说,“它们胆子很小,不会靠近。这种小恶魔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清道夫,专吃腐肉。”

施永报悄悄调整相机,捕捉到袋獾嗅闻空气的瞬间,阳光透过它半透明的耳朵,呈现出粉红色的血管脉络。“濒危物种,”艾比叹息,“面部肿瘤病让野生种群减少了80%。我们的一些奶酪销售收入会用于它们的保护。”

回程路上,艾比带他们参观了公园边缘的一个小型保护区,那里饲养着几只用于繁殖计划的健康袋獾。管理员杰西卡正在准备它们的晚餐——当地渔场捐赠的三文鱼边角料。

“看它们进食的样子,”杰西卡指着一只正在撕咬鱼头的袋獾,“撕咬力是同等体型哺乳动物中最强的,能咬碎骨头。这种凶猛给了它们‘恶魔’的恶名,实际上很害羞。”

保护区的工作室里,杰西卡展示了用袋獾毛纺成的线和编织品。“传统上原住民用这种线制作最坚固的渔网,”她抚摸着一顶编织帽,“现在成为保护资金的来源之一。”

周艳景买了一条用袋獾毛和美利奴羊毛混纺的围巾,轻盈却异常温暖。“每件制品都有编号和对应的袋獾DNA记录,”杰西卡解释,“确保不会刺激非法捕猎。”

傍晚,他们入住摇篮山脚下的小木屋度假村。房间的落地窗外是直插云霄的山峰,夕阳将裸露的岩壁染成金红色。壁炉里已经生好了火,桌上摆着一篮本地食材和简单的烹饪说明。

“今晚自己做晚餐,”艾比留下一个眨眼的笑容,“塔斯马尼亚的终极体验——在荒野环绕中烹饪当地食材。”

篮子里有新鲜的鳟鱼、野生蘑菇、小土豆和几种香草,还有一瓶冰镇的白葡萄酒。周艳景负责清洗蘑菇,来津泽处理鱼,施永报则按照说明在壁炉边的铸铁锅中炒香洋葱和大蒜。

简单的烹饪过程却因食材的优质而变得神奇。鳟鱼皮煎得金黄酥脆,肉质如丝绸般柔嫩;野生蘑菇吸收了黄油和香草的精华,味道浓郁得像是浓缩了整个森林的精华;小土豆烤得外脆内软,撒上当地的海盐和迷迭香,朴素却完美。

“美食的本质,”周艳景举杯说道,“不在于米其林星的多少,而在于食材与环境的和谐。今晚这顿简单的晚餐,比任何高档餐厅都更能体现塔斯马尼亚的精神。”

饭后,他们裹着毯子坐在门廊看星星。南半球的夜空璀璨得不像话,银河像一条钻石河流横贯天际,偶尔有流星划过。艾比指着几个特别的星座:“那是原住民的‘鸸鹋’,旁边是‘捕鱼老人’。我们的祖先用星空导航,也用它记录食物采集季节。”

夜深了,壁炉的火渐渐熄灭。周艳景的笔记本摊在膝上,钢笔在最后一页停留许久。这次大洋洲之旅的种种画面在脑海中闪回——悉尼鱼市场的喧嚣,乌鲁鲁沙漠的寂静,罗托鲁瓦地热的蒸汽,萨摩亚火山石的炽热,斐济卡瓦的苦涩,塔斯马尼亚苹果酒的清甜……

最终,她写下这样的结语:

“在大洋洲的二十天里,我尝到了人类与自然最深刻的对话。从原住民的丛林智慧到移民的融合创新,这里的每一道食物都在讲述同一个故事——关于如何在这片广袤而脆弱的土地上,既满足口腹之欲,又保持生态平衡。或许美食的最高境界正是如此:让每一口滋味都承载着对土地的感恩,对传统的尊重,和对未来的责任。”

合上笔记本,她望向窗外。摇篮山的轮廓在星光下如同一个沉睡的巨人,守护着这片纯净的土地和它独特的风味。明天他们将返回悉尼,结束这次美食探险,但她知道,这些味道和故事将永远留在记忆里,像塔斯马尼亚的老苹果树一样,在异国的土地上继续生长、结果。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沿途周刊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