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我的民办教师工作
七十年代,山沟儿里的教育是薄弱的。
教师上课,手拎着教材,没有教案,课堂上一只粉笔,一杆教鞭,一堂课45分钟。平时也没有教研活动,全凭每位老师的自身努力,与自然发挥。
上课的钟声敲响了,我像其他老师一样,拿着课本走进教室 ,站在门口,心里有点小忐忑,小慌乱。
课堂礼仪完毕,第一次登讲台,看到满屋的学生,扬起那稚嫩的小脸看着我的时候,竟然有点不知所措,也没有把自己介绍给学生,痴呆了一会儿。
“谁是文娱委员啊?起头,唱支歌吧。”我来个“缓兵之计”,趁学生唱歌,我稳稳神儿,拿定主意,读课文,三年级的课文,一般100—200字之间,适合绘声绘色朗读。
导语:读书读书,就得读,学习新课文,先以“读”为主。
1、老师先读一遍,同学们好好听,把老师读错的字给划上记号,然后给老师指出来。“嗯”,《小英雄雨来》。
我自以为,读课文是我的强项,我标准的为同学读了一遍,学生听得却也认真,听得很满意。
“老师,你读错了一个字,远远望去,你读远远看去。”同学们一愣,我也一惊,“你叫什么名字?”“刘飞龙。”“他是大班长。”同学中有人告诉我。
我有点小尴尬,说:“刘飞龙,还真不错,听得真认真,望与看是一个意思,有点小小的区别,老师不应该读错。你表现非常好。”同学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
《小英雄雨来》是管桦的一篇名作,写的是晋察冀边区北部,芦花村一个12岁雨来的故事,很有意义的一篇文章,读了一堂课,还读错了一个字,黑板上也一个字都没有写。
第二节课,算术课,课本上有例题,有步骤,先把例题抄在黑板上,一步一步,照本宣科,就这样,度过了两堂课,还好,第三节,是音乐课,我得以喘息。
一眨眼,一周过去了,这课讲的,自己不知所云,学生不得要领,才深知:教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不像种地,把种子丢进去,让他自己长好了。
新的一周开始了,我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课,怎么讲,是有法可循的,回想一下中、小学,老师教我们时的方法,那些优秀的老师,讲课有步骤,有条有理,深入浅出,清晰,明确,易懂,听课的学生也高兴。
刚上课,我转身在黑板上写题,“嗖”的一声,一只纸飞机冲上黑板。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我停下板书,用严肃的目光注视全班同学,课堂顿时鸦雀无声。我转过身继续板书 ,课堂上又“嗷嗷”两声怪叫。同学们又哈哈大笑。“谁在捣乱?站起来。”没有人回答。
三年级,在小学部分,说小不小,说大不大,非常难带,对于新来乍到的我,还有点“小欺生”。课堂教学,还没理出头绪,班级管理,又添乱,调皮捣蛋的学生开始闹课堂,让我应接不暇。
下课的时候,有学生告诉我说:“学猪叫的那个学生,叫韩山,课堂上他最能捣乱,伏老师就是他气走的。”
他个子高,坐在后面,这是一个“奇葩”学生,黄色头发,有点自弯儿,我开始关注他。
凡是学不进去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点“动”,没有专注力,五分钟不动,就憋得慌,影响五邻四舍不安。
我心想:这是一个“害群之马”,不“镇压住”,以后,课堂难安静,教学任务很难完成。于是,我要教训”他,否则,他会上房揭瓦。
我耐着性子观察着,让他继续表演,然后,新帐旧账一起算。
这堂算术课,讲完例题,布置学生做题,大家安安静静地做题,没过五分钟,一个女生举手说:“铅笔让韩山抢去了,老师。”我看向韩山,他“啪”的一下,把铅笔扔那个女生身上,又弹到地上了。
“韩山,韩山,”不回答。“你为什么不好好的,把铅笔放在人家桌子上?”不回答。“你到前边来,”不动。“你站起来?”我严厉命令他。他站起来了。“你说说,纸飞机是不是你扔的?怪声是不是你发出来的?”他站在桌前翻白眼,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
于是,我派了几个性格泼辣的女生,拉他,大家连推带拽地把他弄到讲台边,他非常不老实,挣挣巴巴,撞到墙上,墙凹凸不平,他头破了一点皮,有血迹出来。
就在那天中午,韩山的妈妈来学校大闹一场。我正在门口与其他老师说话,看她风风火火进了校长办公室,扯着一副大嗓门骂:“郭银珍,臭盲流,狗屁不是,课讲得不咋地,还带着一帮学生打我们,邱校长,你们选的什么狗屁老师?你们赶快把她拿掉,不换老师,我们就转学。”
午休时间,有一个老师告诉我说:“那是韩山的家长,在校长办公室吵呢,”我,急忙敲门进了校长办公室。她一看我进去了,气势汹汹地问我:“你就是郭银珍啊?你凭什么打我家孩子?”我怔怔地看着她,这也是个奇葩家长。我一声不吭地听她发落。
邱校长等她把话说完,毫不客气地问她:“你刚才说郭老师什么?请你再说一遍?”她看邱校长表情严肃,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说:“我没说她什么,我说她什么了?”邱校长还是表情冰冷,她又说:“哦,我说她是臭盲流,又没说她是臭流氓,是说她是茫茫流入的人,不对吗?”,看来,此人,也不是糊涂人,但是,就是胡搅蛮缠的人。
她在校长办公室“哇啦哇啦”地说了一堆话,刺耳的声音如同无数细针扎入耳膜,,让人难以忍受。
上课的钟声响了,邱校长说:“郭老师,你去上课,还有学生等着呢,去吧。”
我转身走出办公室,豆大的泪珠滑落下来,同行的赵老师看我落泪,说:“小孩儿不好慢慢教,哪能一井挖个锹。”说得我破涕为笑。
下午放学前,我胆怯生生地敲门进了邱校长办公室,想听听校长的意见,邱校长说:“打起精神,继续干,教育学生没有毛病,以后,讲究点方法,对学生要因人而宜,慢慢疏导……”
我一听,邱校长的态度很明确,他并没有指责我,只是让我注意方法,感觉邱校长还是保护老师的,心里十分感激。
“校长,韩山转学吗?他妈妈说……”“我跟她说转学是她的自由,老师想调走,我都管不了,更何况学生转学。”邱校长处理问题,就是如此杀伐果断,令人钦佩。
冷静下来,想想邱校长的话,也反思自己,不能太鲁莽,教书,面对的是人,是学生,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小群体,需要用点小智慧。
通过此事,让自己知道,对于“调皮捣蛋”的学生,不能过度打击,以保证不挨家长谩骂,允许学生中差异化存在。因为每一棵草都会开花,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了不起的种子。
对所有的学生,多表扬,少批评,尽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
自从韩山的妈妈来学校闹了一回以后,韩山反而老实多了。小动作也有收敛,作业也照猫画虎地写上几笔,也交上来。
我抓住时机表扬他:“同学们,你们注意到韩山了吗?他有什么变化吗?”“他现在不抢我笔了。”“他不学猪叫了,”“他现在也交作业了,”“那天,我的橡皮掉了,他帮我捡起来了”……同学们也注意到他的变化了。我带头鼓掌,同学们也热烈鼓掌,他不好意思的红脸低着头。
表扬的力量真得很神奇,不但韩山有了进步,其他同学也有学习欲望了,有很大的进步。
后来,我常常在他们的作业本上写上一句鼓励的话:“有进步,继续加油!”“你是一朵小小的苔花,也要美美地开放起来。”
有的同学很认真,问:“老师,什么叫小小的苔花啊?”
师:苔花,就是长在阴暗潮湿地上的绿色植物,见过吗?
生:就像绿毛那样的啊?有的长在石头上。
师:对,对,对。
那,哪有花啊?绿不拉及的。课堂一阵笑声。
师:有啊!只因为太小,小得让你看不见。
生:啊???
(学生中发出惊诧的声音)
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苔藓,放讲台上,让学生分批来看,找苔藓花,谁找到谁拿在手上,学生费劲找了小米粒大小的黄色小花瓣,粗心的学生根本找不到,是把眼睛睁得溜大,才看见的。
“有没有花?”“有。就是太小。”“小到什么样?”“小米粒。”“小就是它的特点,”
我借机向学生讲解一下,清朝袁枚的这首小诗: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然后,带领学生,理解:苔花虽小,志向远大,它从来不因自己的小,而放弃努力,它也学着牡丹开放……
生:老师,我们是人,你怎么说我们是小小的苔花呢?
师:问得好!老师不但说你们是小小的苔花,我自己也是一枚小小的苔花。
学生咧嘴笑,然后,仍然认真听着,我看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了,颇为高兴。
师:说咱们都是苔花,是比喻,就是打个比方,用苔花比喻人,很多人身上有苔花一样的精神。
此时,韩山竟然举手发问:“苔花有什么精神啊?”对于韩山突然举动,我先为他鼓掌,他显得局促不安,低头一笑。
师:这个问题,谁能回答?
几个同学举手,“它很小,”“它努力开花”“它是黄色的”“刘飞龙说说吧”,“老师,他志向大,努力学牡丹开花。”
板书{苔花—花虽小—很努力(开)
{人—年龄小—很努力(学)
师:共同精神是什么?谁知道?
全班同学回答—努力!
师:这种写法是(以花喻人)
师小结:努力,是知识的源泉,有了知识,人生就会像牡丹一样精彩。
师:我为什么说我也是一朵小小的苔花呢?我家庭出身贫困,像你们这大的时候,经常没饭吃,吃地瓜叶子,煮白菜根吃,经常饿得要死,但是,我不怕苦,只要饿不死,我就努力学习,我是在这个学校考上延寿一中的……
此时,学习委员马小芳举手站起来就说:“老师,我懂了,你让我们像苔花一样努力学习,以后考上延寿一中。”说完,她送出一个灿烂的笑容,那笑容里有大把阳光栖在里面。
师:说得咋就这么好呢?希望同学们都像苔花一样努力学习,将来,考上延寿一中,考上高中,考上大学,那么,你的人生之花会赛过牡丹。
同学们自发地报以热烈掌声,他们开心极了。
这是教材以外的内容,但是,这是非常励志的一首小诗。这首小诗,从作业本留字开始,引发师生一系列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一个个追问,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志向,大有必要。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群灵魂。
大教育家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将篮子装满,而是点亮孩子的心灯,教育不是单向的灌输知识,而是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与求知欲,教育的真谛:点燃火焰。”
一段教学工作下来,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老师:
1、教师要有“母鸡”情怀,用自己的“翅膀”呵护学生,体现一个“爱”字,
2、对于“参次不齐”的学生,要因人而移,对学生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体现一个“智”字,
3、还要有“侦探”一样,有“明察秋毫”的敏锐之力,以便为学生主持公道,体现一个“准”字,
4、还要想“园丁”一样勤劳,及时“修枝打杈”,以保“幼苗”茁壮成长,体现一个“育”字。
具备了以上条件,老师也快成了钢铁大侠 。
钢铁大侠也罢,孩子王也罢,园丁也罢,总之,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师者如光,微以致远。
亲为人师,教书育人 ,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日常来影响学生,方可为师矣!
这一天忙完,回家的路上,忽然想起来张小田,有一个回应吧。
那天,看到张小田的诗 还是很高兴的。想我在延寿一中,读书三年零三个月,没有一个男生跟我说过一句话。我也是一个,不主动理别人的人。也不难理解,谁愿意搭理一个山沟儿里的穷丫头啊?他们不搭理我,我还不搭理他们呢!对于一切瞧不起我的人,我一律敬而远之,我自不卑不亢。
张小田,是牡丹江市下乡青年。老高中,下乡到尚义四队,也就是尚义西边的小营子屯,离六队七,八里地,在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见过几次面 。那时候,就听说他文化程度很高,会计业务在公社是很出色,写得一手好字。是个文化人。
再看他身体,吃饭,吃不过猫 说话小声小气的,是男版林黛玉,来一阵风就能把他吹跑,不在我考虑之内。
还是应尽早给人家一个明确的答复,想来想去,也写上几句,小田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
回赠小田
银珍已有意中人
枉费小田一片心
梧桐自有凤凰落
他日栖枝喜临门
自己也有几本毛泽东诗词精装本,选一本好的,放在书页里, 找机会回赠即可。
那天回到家里,娘说:“来信了,你看看吧。”
2025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