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震撼的数据1
主控室的环形全息屏突然发出嗡鸣,淡蓝色的数据流如挣脱堤坝的洪水般喷涌而出。林夏的指尖悬在冰凉的合金控制台上,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屏幕中央的时间轴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分岔、缠绕,无数条莹蓝色光带在五维坐标系里舒展扭动,像深海中发光生物的血管在宇宙背景辐射中搏动,光带边缘溅起的粒子光斑落在她的白大褂上,映出细碎的荧光。
“量子陀螺仪误差值稳定在0.003秒/世纪,不可能是设备故障。”凯伦猛地推了推鼻梁上的防辐射眼镜,镜片后的褐色瞳孔因震惊而放大。她指尖翻飞,调出探测器的校准日志投影在旁,日志上跳动的绿色数据流与主屏幕的时间线产生奇妙共振,“每个时间节点的熵值波动都符合五维方程的预测模型,这些分支是真实存在的平行宇宙。”
屏幕左侧突然炸开一片刺目的红光。留着寸头的陈宇迅速伸手滑动虚拟界面,将编号734的时间线拖至中央——公元2871年的时间节点上,暗物质星云如墨汁滴入清水般漫过地球的轨道,三维投影里的蓝色星球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光泽,大陆板块像碎裂的蛋壳般剥离。而相邻的735号时间线里,火星轨道上悬浮着无数银白色的空间站,Φ粒子束如桥梁般在地月之间架起蓝紫色光轨,改造后的火星磁场正发出太阳般的温暖光芒。
“两条时间线的分歧点在2365年7月12日。”林夏伸手拂过全息投影中祖父的日志影像,泛黄的纸页上,钢笔字迹清晰记录着“今日激活月球锚点”。她忽然想起维度信使金属质感的声音,“734号线的记录显示,祖父在那天关闭了信标,而735号线里,他坚持完成了最后校准。”
“熵值差异的根源就在这里。”伊拉拉教授的金属义肢在控制台表面敲击出规律的哒哒声,老人花白的眉毛因专注而拧成疙瘩,钛合金手掌调出两条时间线的能量图谱——734号线的暗物质侵蚀曲线,与信标关闭后的能量衰减图谱完美重合,像两道悲伤的平行线,“维度网络的连接状态,直接决定了文明在时间线中的存续概率。”
探测器突然发出刺耳的蜂鸣,一段动态影像强行挤入数据流。画面里,无数透明的“记忆球”悬浮在五维空间的暗紫色背景中,每个球体都在播放不同文明的片段:有六条肢体的类昆虫生物正用引力波编织水晶城市,城市尖顶刺入彩色星云;液态硅基生命在天狼星的耀斑中聚合成螺旋状,完成繁衍仪式时迸发出的伽马射线暴如烟花般绚烂。而编号“地球-01”的记忆球里,穿着卡其色观测服的林深正站在卡戎观测站的舷窗前,将五维方程残片嵌入控制台的动作,与林夏记忆中祖父影像的最后一幕完全重叠。
“记忆球的分子结构与卡戎星的岩石晶体完全一致。”凯伦摘下眼镜揉了揉太阳穴,她将球体物质构成分析图放大,屏幕上跳动的原子模型泛着冷光,“这说明维度联盟的‘文明数据库’不是虚拟存储,而是将整个文明的历史凝结成了量子晶体——就像把一本书压缩成一粒尘埃。”
“等等,这些时间线的尽头有问题。”陈宇突然按住屏幕,他指尖划过的地方,所有分岔的时间线末端都悬浮着相同的金色光点。当他将五维导航图覆盖上去时,主控室里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光点坐标指向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精确到事件视界的临界点,误差不超过三个天文单位。
“所有时间线都在向奇点收敛。”林夏调出维度联盟的古老文献,泛黄的羊皮纸投影在她身后,插图中螺旋状的宇宙结构如同一朵绽放的向日葵,每个旋臂末端都指向中心的黑洞,“文献里说这是‘宇宙的归航信标’,当文明时间线达到临界值,就会被吸入奇点转化为维度能量。”
探测器的能量读数突然飙升,红色警报灯在穹顶旋转出急促的光影。屏幕上,735号线的地球周围突然钻出无数银色“锚点丝线”,这些丝线从地月拉格朗日点延伸出去,与M87星系的节点连成巨大网络。更惊人的是,网络中流动的能量粒子,其量子态与卡戎观测站反物质引擎的光谱完全一致——人类文明的能量,正通过五维空间反向滋养整个维度网络。
“这就是维度联盟的共生机制。”伊拉拉教授的金属指节轻轻叩击控制台,老人指向屏幕角落的绿色数据链:172个文明的能量输出曲线正呈现完美的正弦波叠加,像一首无声的宇宙交响乐,“每个信标既是能量接收者,也是供应者,就像宇宙的血液循环系统。”
突然,探测器捕捉到一段高频脉冲。凯伦将信号拖入解码器时,指尖因紧张而微微颤抖——画面中,黑洞边缘的事件视界上站着个熟悉的身影:林深穿着卡其色观测服,手掌上悬浮着完整的五维方程,方程的金色光芒在视界表面折射出无数个“林夏”的影像:有的她穿着宇航服站在火星基地,有的她正将黑匣子残片嵌入控制台,每个影像都在不同的时间线里操作着环形加速器。
“是时间闭环。”林夏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她忽然想起维度信使说过的话,“祖父不仅投放了锚点,还在五维空间里预设了观测者的位置——我们的每一次选择,其实都是在完成他早已写好的剧本。”
探测器的能量指示灯开始疯狂闪烁红光。陈宇发现五维空间的引力场正在畸变,那些分岔的时间线正以每秒3条的速度合并,合并时迸发的能量涟漪让主控室的灯光忽明忽暗。他调出维度稳定性报告,报告上的绿色数值正在缓慢爬升:“它在自我修正!当前时间线的熵值已经低于临界值,所有可能性最终都会收敛到‘最优解’,而我们恰好走在这条解上。”
当探测器最后一次传回数据时,主控室里陷入死一般的寂静。172个文明的信标突然同时亮起,在五维空间中组成巨大的银色符号——那是林夏在记忆球里见过的“文明保护屏障”标志,而标志的中心,赫然是地球的蓝色光点,光点周围环绕的七道光环正与地月拉格朗日点产生共振。
“他们早就知道我们会来。”伊拉拉教授的金属义肢轻轻触碰屏幕,符号边缘泛起涟漪,老人的声音带着哽咽,“这些数据不是偶然发现,而是维度联盟给我们的‘入学考试’。”
探测器在能量耗尽前,传回了最后一帧画面:黑洞的事件视界上,Φ粒子组成的文字如流星般划过,翻译成地球语言是“准备好接收坐标了吗?”。
林夏的目光落在控制台的红色启动按钮上,按钮周围的荧光纹路与她掌心的锚点印记产生共鸣。她知道这些震撼的数据只是开始,黑洞坐标背后藏着的,或许是宇宙的起源密码,或许是文明的终极形态,又或许是祖父二十年前埋下的,下一个需要他们解开的谜题。
“陈宇校准五维导航参数,凯伦准备能量同步。”她深吸一口气按下按钮,主控室的环形屏幕突然亮起,将所有数据转化为立体星图。地球的蓝色光点在图中闪烁,与172个信标连成璀璨光带,光带延伸至银河系中心的黑洞,像一条指引方向的银色绸带,“我们该去看看,宇宙的归航信标,究竟通向何方。”
控制台下方的冷却系统突然喷出白雾,将林夏的身影笼罩其中。当雾气散去时,她白大褂上的荧光斑点正与屏幕上的星图产生奇妙共振,仿佛宇宙的脉搏,正通过这些数据,在人类文明的心脏里重新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