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昭昭
翌日,府衙内。
仙草醒来时已临近日中,她离开西厢,四处找寻昨日遇见的男子,穿过曲折的回廊,人间美景映入眼帘——
后园虽没有很宽阔,但假山池沼,奇石松竹排列得错落有致,曲径通幽处点缀着六角凉亭,潺潺流水声与檐角铜铃轻响交织,一步一景,刚柔并济。
正当她提起裙摆欲往湖边走去时,身后突兀的响起一个声音:
“你是江大人昨日带回的女子吧?请随我来。”
仙草回过头,见那人一袭浅紫窄袖流云裙,系素色缎带,腰间悬挂着【云和城-管勾】字样的腰牌,行走间裙摆绽开如盛放的鸢尾,衣袂间的暗纹随光线流转若隐若现。
她生的很美——柳叶眉,桃花眼,鼻尖小巧,唇色浅淡,简单的发髻上斜插了一支玉兰步摇,衬得她本就白皙的脸更加盈润,眼波流转间,透着淡漠疏离的感觉。
——————公堂——————
江翊端坐上方,桌上的陈列除了文房四宝外,还立着一个古铜色的香炉,飘出缕缕细烟。
梁上挂着那幅“明镜高悬”匾额,褐木金漆,一尘不染。
数名衙役笔直地站在两侧,手持“肃静”、“回避”的牌匾,整个场景庄严肃穆。
仙草一路观望着走入公堂,引领她的林婉已在左侧的案桌落座;而右侧的案桌前则是坐了一位老者,两鬓斑白却精神矍铄,抚着花白的胡须,提着笔,正和立在身侧的男子说着什么。
江翊环视一周,最终落回到她的身上,神情自若地开场:
“昭昭,你不必害怕,本官已知你不善言语,今日也并非提审,只是你非云和城内百姓,按律不可轻留,其中未明之事,犹待分说。”
此话一出,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她。
堂下的人懵了,昭昭?这是在和自己说话吗?
她疑惑地抬眸望去,却正对上了江翊殷切的神情,鬼使神差般点了点头。
“除去你腰间绣有昭昭二字的香囊,没有其他可以证明身份的物件,莫不是从外地逃难而来?”
听着他的提问,仙草低眉沉思良久。
她孤身下山,此番若想参透凡间情缘,必须得先拥有一个身份,那眼下便是不可多得的时机。
想到这里,她摁下心虚,接连地点头承认了这个说法。
江翊抽回视线,转而向旁边的老者说出猜测:
“范老,您可还记得年初涌入城中的那批难民?她大抵是随流民一路颠沛至此,失散后独困于城门之外,伶仃无依,神思渐渺,连自己的来路也记不真切了。”
“此话在理。”范老捻着胡须,合上书卷补充道:“当时是老朽与大人一同安置的,有不少人与她年龄相仿,都在逃难时没了双亲,甚至说不清自己姓甚名谁,着实可怜。”
“说起来,那些难民现在何处?”老者接着问。
“都在城南陆家,衙门赈灾粮下去后,成年男女在陆家庄子打杂,年纪尚小的安置到了陆家学堂,流民数量可观,官府逐级禀告后也才拨了少量的粮食,现若再贸然把她送去,怕有不妥。”
身侧的男子躬身回复,语调恭敬谦和。
江翊的面色似有为难,眼神却瞥向了正在记录的林婉,踱步来到案桌前,笑着提议道:
“林管勾,不如把她带到你那里当个帮手吧,前段日子你同我说地方文书事务冗杂,籍账管理又琐事繁多,令你头疼的很。
有她跟在你身边也好打个下手,得空时再教她识些诗书,定能为你分忧,不知管勾意下如何?”
林婉的神色有过一丝不悦,却依旧平静地起身应下。
江翊没有察觉,他缓步走近,语气亲和却遮不住眼底那抹思量:
“昭昭,姓名虽只是一个代号,可官府也需要存下你的户籍档案,你就暂时先和安置的陆家姓陆,先唤作——陆昭昭。
日后你若想起些什么,我们再重新商议,可好?”
“陆...昭昭...昭昭...陆昭昭......”
仙草感觉心脏猛地收紧,似有一股暖流涌上胸腔,浸润了她的身躯,心中反复回味着这三个字。
陆昭昭!她有名字了!
惊喜之余,她的心中又生出一阵愧疚,适才撒了谎,也不知道自己的停留会不会给这位善良的知府大人带来麻烦。
她不敢再去看江翊的眼神,垂下眸光,小声地,再次向他道谢。
春夏交替的时节,微凉的穿堂风吹过她随意挽起的长发,白净的脸上未施铅华,有发丝垂落在她灵动的眉睫,被窗台上漏进的日色浸透,晕染出温软的轮廓。
众人散去,江翊伫立在青石阶前,望着被日光不断拉长的背影,心绪纷乱。
他何尝不知此事诡谲,眼前女子的身份怕是没那么简单,只是不知为何,他更不愿看见那双清澈眼眸中浮现的恐惧和戒备,理智和情感在他的心间拉扯,伴随着那抹新绿色身影渐行渐远。
冥冥天意来相逢,化作平生缘。
一念成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