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雪回道:“有二姨娘这话奴婢便去回,若二姨娘不让回六小姐,奴婢冒死也会将事情办妥。”
萧素娥微微点头:“冒死不至于,最多被她罚些时日。你有此心我便欣慰,又怎舍得你被处罚?我身边没了乔妈妈,又没了春香,剩下你一个可用之人,往后你我主仆要同心。”
萧素娥说着取出一个荷包:“拿着,漱玉轩的下人往后都由你来管。”
樱雪一阵欣喜,上前接过荷包:“多谢二姨娘!奴婢定会一心跟着您,绝不会将六小姐放在眼里,此事奴婢不会向她回禀,直接去找卢账房。”
萧素娥摆摆手:“罢了,这等小事向她回禀一声也无妨,我不想再因小事酿成大祸。”
樱雪心中暗喜,春香死得真是值,给她减去不少麻烦,轻松地应了声“是”后,拿着荷包前往清芷园。
……
灵萱和秋红已从乡下回来,回禀了两位妈妈的去向后,秋红坐在临时为她安置的桌前翻阅账本,桌上的算盘也被她拨得噼啪作响。
郁楚瑶则坐在书桌旁瞧着秋红熟练的动作,甚是满意。
当初只觉得她是一位打起架来十分厉害的丫头,没想到她在账目上如此精通,真是难得的人才。
灵萱靠近小姐,小声说:“秋红真厉害,连算盘都会拨,我可是一点都不懂。”
郁楚瑶回应道:“我也是。”
欣赏了一会儿,郁楚瑶开始提笔写刻在墙上的规矩。本来昨日该写下,因处理许多事给耽搁。
当她刚刚写完,元日进来禀报:“小姐,管理库房的顾久前来拜见。”
郁楚瑶微微一笑,正想着此人,他便来了,也省去让丫鬟跑一趟:“让他进来。”
元日上前挑开帘子,顾久走进,手里拿着一枚放印章的盒子。
顾久听到打算盘的声音,才发现翠影轩的丫鬟秋红坐在一旁,像是看账本,心中虽疑惑,却不好多问。
“六姑娘安好,您要的印章已刻好,小人亲自给您送来。”
灵萱接过放有印章的木盒,送至小姐的桌前。
郁楚瑶轻轻打开,看到一枚精致的羊脂玉印章静卧其中,她拿起来瞧一眼刻着的字,十分满意。
“有劳顾伯。”郁楚瑶将印章放回木盒,盖上盖子,把写有规矩的纸张递给身旁的灵萱,“拿去给顾伯。”
灵萱接过纸张,送到顾久面前:“小姐昨日事多没来得及写,今日方写好,正巧你过来,一并带回去,找工匠给刻了。”
顾久接过仔细瞧一遍,说道:“工匠已找好,今日便开始雕刻。不过,有件事还需请示六姑娘。”
“您请说。”
“今日老爷下朝回来,竟将我唤到和煦院,问是不是六姑娘要将规矩刻在墙上,小人照实回答。老爷说不要光给下人居住的地方刻,还应刻在府内正院的照壁上,不知六姑娘意下如何?”
父亲知道此事倒也不难理解,要么是下人多嘴,要么是听五娘说的,说不定还是从哥哥那里听说,毕竟嫂嫂对哥哥知无不言。
郁楚瑶对父亲的建议十分认可,再说父亲是一家之主,他的建议也只有遵从的份:“既如此,就按照父亲说的办。”
“是。”顾久将纸张叠好放入怀中,“六姑娘若无事,小的这就退下去忙刻字之事。”
“已无事,去忙吧。”
顾久提到父亲,郁楚瑶决定天黑后若有空便去找父亲说说话。自从逼着自己在父亲面前表演亲情后,别说父亲有所改变,就连她自己也跟以前不一样。
算盘声终于停下,秋红面向六小姐说道:“冬月的账目奴婢已核对清楚。”
郁楚瑶更是佩服,她从昨晚看到今早未看明白的事,秋红竟然很快理清:“说来听听。”
得到允许,秋红如数家珍般详细说明:
“女婢先说进账,冬月里,收到了几处庄子送来的年贡折现,一共是一百二十两银子。东郊庄子送来了新鲜蔬果和家禽,折现八十两;西郊庄子送的粮食,折现四十两。”
“再说出账的情况。先是食材采买方面,冬月天冷,饮食上多了些滋补的炖品,一共花了一百五十两。其中买羊肉、乌鸡、药材等花了八十两,各类蔬菜、米面粮油花了七十两。厨房采买记录清晰,没有问题。”
“府里的柴炭费,冬月耗费颇多,共计八十两。各个院子按照面积大小和使用多少分配柴炭,老爷和三位姨娘的院子用得多些,也都在合理范围之内。”
“还有衣物和布料的支出,冬月给府里的丫鬟、小厮们添置冬衣,一共花了六十两。布料都是选中等品质,数量也和府里的人口对得上。”
“另外,府里请工匠修缮房屋、打造家具等花了五十两。修了偏院的几处漏风的窗户,还新打造了几个书架,工钱和材料钱都核算得清楚。”
说到这儿,秋红眉头一皱,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问题出在几笔杂项上。账上记着采买笔墨纸砚等文房用品花了三十两,可我常去铺子给四小姐和五小姐买文房用具,最是了解行情,按照账上的数量,最多只需要二十两,平白多花了十两。还有给府里添置花卉盆景的费用,账上写了四十两,可也哄不了我,这些花卉根本值不了这么多钱,最多二十两拿下。”
“我仔细核对后面的采买记录,发现这两笔都是卢账房亲自经手的,很可能是他故意写高价格,从中谋取私利。还有一笔给外面杂役的工钱,账上记着三十两,实际上杂役们只拿到了二十两……”
郁楚瑶认真听着,佩服秋红的同时对郁府有像卢账房这类谋取私利的下人而揪心,可她并未让情绪表露出来。
听到此处忍不住问:“你是如何得知?”
秋红回道:“请杂役的事向来是三姨娘管,而三姨娘从不出面,自然交给我娘何妈妈,而我娘为培养我,常常让我处理此事,故而杂役拿了多少银子奴婢最清楚不过。”
“难道卢文不担心三娘查出此事?”
“唉,这便是郁府有两个管家人的坏处。二姨娘管着账房,每月查账都是漱玉轩那边,只要两位姨娘合作愉快,凡是账目上牵扯到三姨娘管理之事,他们能不理会便不理会;除非两边关系紧张,才会从账目上找茬。”
“原来如此。”郁楚瑶叹息完,叮嘱道,“你今日上发现的问题不要对任何人提起,包括三娘。”
“奴婢明白。”
“快些回漱玉轩,恐怕三娘还等着你去回关于何妈妈的事。”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