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厚重的玻璃穹顶洒落在金属地板上,将整个大厅映照得通透明亮。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与机油、焊接材料的气息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工业气息。
秦烈站在展厅中央,目光扫过四周正在做最后调试的团队成员。这里曾是基地的核心仓库,如今已被改造成一个综合展示厅。展台整齐排列,每个区域都标注着清晰的指示牌:科技区、医疗区、教育区……每一个板块背后,都是他们用无数个日夜换来的成果。
“林雪,机械守卫准备好了吗?”他对着耳麦问道。
“就位。”林雪的声音从训练场传来,简洁而有力,“张峰在做最后的系统校准。”
秦烈点头,转身走向主控台。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显示着各个展区的状态,一切正常。他知道,今天不只是展示成果,更是对联盟信任的一次重要测试。经历了暗影势力的威胁后,各方都在观望——基地是否真的具备引领重建的能力?
“周敏,媒体通道开放了吗?”他继续询问。
“已经引导到位,”周敏回应,“还有几个组织代表刚到,正在登记。”
秦烈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领口的战术纽扣。他的目光落在展馆尽头那块巨大的全息投影幕布上,上面正滚动播放着过去一年里基地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避难所,到如今拥有独立能源系统、医疗中心和教育设施的稳定社区。
脚步声由远及近,一群身穿不同制服的代表陆续进入展厅。他们的神情各异,有的带着好奇,有的则明显带着审视。秦烈迎上前,一一握手致意,随后带领众人走向第一个展区。
“这是我们第一阶段重建工作的核心成果。”他指着前方一台通体银白的机械装置,“它不仅是防御系统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科技复兴的象征。”
林雪此时也已抵达现场,她身着作战服,肩章上的标识在阳光下微微反光。她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抬手一挥,几台机械守卫缓缓启动,动作流畅地列队站立,仿佛一支沉默的军队。
“它们配备了自主识别系统和战术协同模块。”林雪开口道,“不仅能应对丧尸群袭,还能在城市废墟中执行高风险搜索任务。”
一名来自东部营地的代表皱眉:“听起来不错,但实战呢?”
林雪没有回答,而是按下腕表上的按钮。训练场的模拟系统随即启动,一片虚拟战场浮现眼前,机械守卫迅速展开阵型,精准锁定目标并进行火力压制。
短短三分钟内,所有“敌军”被清除,系统自动归零。
人群中有低声议论,几名原本持怀疑态度的代表交换了眼神。
“这还只是基础应用。”林雪淡淡一笑,“如果你们有兴趣,我们可以安排实地演示。”
接下来的环节是医疗展区。李薇早已等候在此,她的身后是一排整洁的实验设备和药品分发站。她穿着白大褂,神情专注。
“这是我们新建的病毒研究中心。”她介绍道,“目前已有三种抗病毒制剂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预计三个月内可以实现小规模量产。”
一位年长的医生走近观察,仔细翻阅资料后点了点头:“你们的研究方向很务实,数据也很严谨。”
“谢谢。”李薇微笑,“我们的最终目标不是控制病毒,而是彻底根除它。”
参观队伍继续前行,气氛逐渐活跃起来。人们开始主动提问,工作人员也耐心解答。秦烈站在展馆中央,看着这一切,心中泛起一丝满足。
然而,就在他准备宣布进入下一环节时,耳边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电流杂音。
“怎么了?”他低声问陈浩。
“刚才有个终端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自动运行了。”陈浩神色凝重,“屏幕上闪过一句话:‘Rebirth is not dead.’”
秦烈眉头微蹙,但很快恢复平静。他环顾四周,确认眼下不是讨论此事的最佳时机。
“回头查。”他低声道,“现在,先完成今天的展示。”
演讲环节设在展馆中央的临时讲台前。秦烈站在台上,身后是基地最新的发展规划图。他目光沉稳,语气坚定。
“过去的一年,我们不仅重建了家园,更建立了彼此的信任。”他扫视台下的人群,“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人群中响起掌声,一些曾受基地援助的幸存者甚至站起来鼓掌。他们之中有人曾在废墟中挣扎求生,如今已是社区中的建设者。
“我们不会停下脚步。”秦烈继续说道,“未来的挑战还有很多,但我们已经证明,人类文明并未终结。”
话音未落,林雪忽然侧头看向人群边缘。那里站着一个身影,身形瘦削,眼神复杂。那是她在军方隔离营时期的老战友——赵婧。
林雪没有轻举妄动,只是轻轻按住了腰间的武器卡扣。
“你来了。”她低声自语。
对方似乎察觉到了她的注视,朝她微微颔首,却并未靠近。
秦烈的演讲还在继续,而林雪的心绪却已悄然偏移。她知道,这个人的出现,或许意味着某些旧日记忆即将被重新唤醒。
展览圆满结束,人群陆续散去。周敏整理着拍摄素材,陈浩则在后台检查终端记录。秦烈走回指挥室,打开刚刚上传的数据报告,指尖停在那一行诡异的文字上。
“Rebirth is not dead.”
他盯着屏幕良久,最终关掉文件,起身走到窗边。
窗外,夕阳正缓缓西沉,金色的余晖洒在基地的高墙上,映出一道长长的影子。
夜色尚未降临,但某种未知的变化,似乎已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