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月球基地的关键
书名:究极进化 作者:风之流浪 本章字数:5164字 发布时间:2025-07-16

第一百八十九章:月球基地的关键实验

 

月球基地的核心实验区像座沉睡着的金属巨兽,匍匐在环形山的阴影里。三百根银色的能量导管从穹顶垂落,在地面交织成精密的环形阵列,导管末端的超导线圈正散发着淡蓝色的光晕,将周围的空气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连悬浮的尘埃都被冻成了细小的冰晶,在灯光下闪烁,像撒了把碎钻。阵列中央,五维时间线操控设备的三棱镜装置悬浮在半空中,棱镜的每个面都倒映着不同的时间片段:白垩纪的恐龙正甩动着长尾踏过沼泽,溅起的水花在棱镜表面凝成水雾;1969年的阿姆斯特朗正踏上月球,脚印在尘埃中缓缓成形;还有“启明星”号穿越六维入口时,船身被光带缠绕的瞬间……这些碎片像被打碎的时间琥珀,在棱镜的旋转中碰撞、融合,散发着幽微的光。

 

“所有设备进入最后校准阶段。”姜晚的声音通过通风管道传遍实验区,带着金属共鸣的质感。她穿着嵌有温度感应条的白色防护服,感应条随着体内血液流动微微发亮,像条发光的血管。头盔的面甲上倒映着不断跳动的数据,面甲内侧,全球十七个观测站的实时画面正以分屏形式滚动:夏威夷的射电望远镜对准了仙女座星系,馈源舱的冷却液在管道里发出潺潺声;日内瓦的粒子对撞机已将质子加速到光速的99.99%,准备捕捉维度波动产生的粒子轨迹;就连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也调整了舱外摄像机的角度,俄罗斯宇航员安德烈对着镜头竖了竖大拇指,头盔里传来他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祝你们好运,地球的勇士们。”

 

赵鹏蹲在能量控制台前,手指在虚拟键盘上翻飞,速度快得几乎出现残影。这个总爱把“差不多就行”挂在嘴边的工程师,此刻眉头紧锁,连额前那绺标志性的卷发垂到眼前都没顾上撩。他面前的屏幕上,代表六维空间引力频率的蓝色曲线正以0.001秒为间隔震荡,而基地能量装置的输出曲线则像条温顺的尾巴,紧紧跟随着蓝色曲线的节奏,误差小到几乎重叠。“脉冲同步误差0.0003秒,”他扯了扯防护服领口的魔术贴,露出被汗水浸湿的锁骨,那里还留着上次试射时被安全带勒出的红痕,“比上周试射时稳多了——不过这破椅子太硬,等实验结束我要申请换个带按摩功能的,预算就从魏教授的茶叶费里扣。”

 

“别胡说。”他身边的周磊突然“嘘”了一声,这个总是戴着降噪耳机的程序员此刻正摘下一边耳机,露出泛红的耳朵。他盯着时间晶体碎片的监测数据,碎片被固定在特质的透明容器里,容器壁上布满了细密的传感器,像给碎片戴上了顶精致的“皇冠”。碎片表面的光纹闪烁频率已稳定在7.3赫兹,与五维时间线的能量波动形成完美共振,连容器外的空气都跟着微微震颤。“别吵,”周磊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光纹的幽蓝,“它在‘预热’呢,像运动员上场前的深呼吸——你听,光纹的间隔声多规律。”

 

实验区的另一侧,肖薇正踮着脚调试“维度共振探测器”的抛物面天线。她穿着件深蓝色的防护服,与周围的冷色调不同,发尾露出的几缕挑染的紫色在灯光下跳跃,像抹倔强的火焰。天线的馈源舱里嵌着块新的解码芯片,是用织星者提供的能量晶体打磨而成,表面刻着螺旋状的纹路,能同时解析十二种高维信号。“织星者刚发来了‘天气预警’,”她对着麦克风轻笑,指尖拂过天线表面的冷凝水,水珠在接触到皮肤的瞬间就化作白雾,“六维空间的‘能量潮汐’正在减弱,接下来三小时是窗口期,比预测的长了四十分钟——看来它们也想让我们好好表现。”

 

陈雪抱着她的生物监测箱,挨个检查实验区的辐射传感器。箱子里的五只小白鼠正蜷缩在铺满碎木屑的笼子里,其中一只尾巴上有块黑斑的小家伙,正用前爪扒着笼门向外张望。传感器显示它们的心率稳定在每分钟350次——这是适应月球重力的正常数值,比在地球时快了近一倍。“放心,”她敲了敲赵鹏的控制台,声音清脆,“就算出了岔子,这些小家伙会比我们先报警。上次试射时,黑斑尾提前二十秒就开始躁动了。”话音刚落,那只黑斑尾突然立起身子,对着能量阵列的方向嗅了嗅,小鼻子快速翕动着,像是察觉到了什么,发出“吱吱”的轻叫。

 

魏教授的全息影像站在隔离舱外,老人今天穿了件熨烫平整的深灰色西装,胸前别着枚小小的星轨徽章——那是五十年前他与姜明远共同设计的校徽,银质的星轨上还刻着两人名字的首字母。他的影像偶尔会因能量波动微微闪烁,像隔着层流动的水。“明远总说,做实验就像种庄稼,”他望着中央的三棱镜装置,声音里带着怀念,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徽章,“前期要把土翻松、把肥施足,到了播种时,就得相信种子自己的力量。当年他在实验室种的那盆三叶草,谁都没指望能活,结果现在还在月球温室里开得好好的。”

 

姜晚的指尖悬在启动按钮上方,距离那片冰凉的金属只有几毫米。面甲内侧的倒计时已跳到“10分钟”,红色的数字像跳动的火焰。她抬头望向穹顶外,月球的白昼正烈,阳光穿过防辐射玻璃,在地面投下细长的光斑,像无数双注视着这里的眼睛。实验区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设备运行的低鸣在金属壁间反弹,形成一种奇异的共鸣,像宇宙的心跳。她下意识地摸了摸防护服内侧的口袋,那里放着片干枯的三叶草——是从父亲那盆植物上摘下的,叶片的纹路在指尖微微硌手,像父亲留在时光里的指纹。

 

“各单位汇报状态。”她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带着刻意压制的平稳,只有紧抿的嘴角泄露了一丝紧张。

“能量系统就绪,储备率99.8%。”赵鹏的声音里终于没了玩笑,他面前的屏幕上,能量储备条绿得发亮,像块饱满的翡翠。

“时间晶体同步完成,光纹频率稳定在7.3赫兹。”周磊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映着光纹的闪烁,像盛着两片星空。

“探测器已锁定六维空间坐标,解码系统待命。”肖薇的指尖落在解码键上,指腹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生物监测正常,应急方案加载完毕。”陈雪关上了监测箱的盖子,黑斑尾在里面不安地转圈,鼻尖顶着笼门。

 

姜晚深吸一口气,按下了启动按钮。

 

瞬间,三百根能量导管同时亮起,淡蓝色的能量流像条发光的河,顺着导管注入环形阵列,发出“嗡”的一声长鸣。超导线圈周围的空气突然凝结出白色的霜花,又在能量流的炙烤下瞬间蒸发,形成缥缈的白雾,让整个实验区看起来像笼罩在云端。五维时间线操控设备的三棱镜开始旋转,转速越来越快,倒映的时间片段像被打碎的玻璃,重新拼接成一道金色的光轨,直指阵列中央的虚空——光轨所过之处,空气都被电离成了淡紫色,像条通往未知的地毯。

 

“能量输出30%……50%……”赵鹏的声音有些发紧,他攥着控制杆的手背上青筋微微突起。屏幕上的蓝色曲线开始剧烈震荡,像被狂风搅动的海面,峰值一次比一次尖锐,而能量输出曲线却像被无形的手牵引着,始终牢牢跟在后面,像场危险的舞蹈。“六维引力场有反应了!”他突然指向实验区的天花板,那里的应力传感器正发出红色的警示光——合金材质的穹顶正在以微米级的幅度微微起伏,像被呼吸吹胀的气球。

 

实验区的地面突然泛起涟漪,像平静的湖面被投入巨石。原本坚硬的合金地板在维度波动下微微起伏,连赵鹏蹲坐的控制台都跟着上下晃动,他连忙伸手扶住桌沿,才没让面前的咖啡杯摔落。更奇异的是空气的扭曲——远处的控制台在姜晚眼中变成了奇怪的梯形,赵鹏的身影也被拉长成了细长的线条,像幅超现实主义的画。“空间开始折叠了,”肖薇的声音带着惊叹,她的探测器屏幕上,无数细小的维度碎片正在生成又湮灭,像沸腾的水里不断冒出的气泡,“就像把纸对折时产生的褶皱,我们正站在‘折痕’上。”

 

当能量输出达到80%时,时间晶体碎片突然爆发出刺眼的光芒。容器表面的玻璃瞬间布满蛛网般的裂纹,却被一层无形的能量膜托住,没有碎裂——那层膜泛着淡淡的金色,像蛋清包裹着蛋黄。碎片的光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散,在地面形成巨大的六芒星图案,每个角都对应着一根能量导管,导管末端的蓝光顺着光纹流淌,让整个图案看起来像座沟通天地的祭坛,散发着神秘而庄严的气息。

 

“临界值90%!”周磊的声音陡然拔高,他面前的屏幕上,代表时间线密度的参数正在疯狂飙升,红色的数字像火箭般窜向顶端,“五维与六维的能量壁垒开始‘融化’了!就像两块被加热的金属,接触面在慢慢融合!”

 

姜晚的心跳几乎与能量输出的频率同步,每分钟180次。她看着面甲内侧的小窗口,那里贴着父亲的照片——那是他在普林斯顿的实验室里拍的,穿着件洗得发白的格子衬衫,背景黑板上画着个潦草的六维模型,旁边还歪歪扭扭地写着“给晚晚的礼物”。照片里的年轻物理学家正对着镜头笑,眼里的光像此刻实验区的能量流一样明亮,仿佛能穿透时空,落在女儿身上。

 

就在能量输出达到99.9%的瞬间,所有的噪音突然消失了。

 

实验区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连设备运行的嗡鸣都仿佛被吞噬,只剩下自己血液流动的声音在耳鼓里回荡。环形阵列中央的虚空开始扭曲,像块被不断拉伸的橡皮膜,靛青色的光芒从“膜”的缝隙中渗出,越来越亮,最终在一声几乎听不见的“啵”声中——像气泡破裂的微响,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朵——撑开了一道直径五米的圆形入口。

 

那是一道怎样的入口啊。

 

它不像之前模拟的那样只是简单的光团,而是由无数层流动的光带组成,每层光带都在以不同的方向旋转:外层的靛青光带顺时针转动,中层的金色光带逆时针游走,最内侧的白色光带则像心脏般收缩、膨胀,像朵正在缓慢绽放的千层莲。入口深处,时间晶体的轮廓若隐若现,表面的光纹像活过来的蛇,在晶体间游走、交织,组成各种人类无法理解的图案——有时像DNA双螺旋,有时像旋转的星系,有时又化作无数细小的人形,在光带间奔跑、跳跃。更奇异的是入口边缘的空间——原本直线排列的能量导管在那里变成了曲线,连光线都被扭曲成螺旋状,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揉皱的纸,却又透着种诡异的和谐,仿佛这才是宇宙本该有的模样。

 

“这……这是真正的六维空间?”陈雪捂住了嘴,声音里带着哭腔。监测箱里的小白鼠突然兴奋地吱吱叫,黑斑尾甚至用后腿站立起来,对着入口的方向扒拉着笼子门,小爪子在塑料板上划出细碎的声响。她的生物探测器显示,入口周围的暗物质浓度是宇宙深空的17倍,却以一种温和的方式流动,像层保护罩,将实验区与高维空间的狂暴能量隔绝开来——探测器的数值稳定得像块磐石,连小数点后三位都没有变动。

 

赵鹏的手指悬在能量控制杆上,却迟迟没有按下。按照预案,此时应该降低10%的能量输出以稳定入口,但屏幕上的各项参数都稳定得不可思议,能量转换效率甚至超过了理论值,达到102%——像是六维空间在主动“回馈”能量。“它在‘帮’我们维持入口,”他喃喃自语,突然想起姜晚说过的冲浪理论,眼眶瞬间发热,“就像浪头主动把冲浪板托起来,我们之前还傻乎乎地想用蛮力对抗……”

 

肖薇的解码器突然发出急促的蜂鸣,打破了实验区的宁静。屏幕上,一行由光粒子组成的文字正在缓缓成形,比之前收到的任何信号都清晰:“欢迎来到更广阔的世界。”文字下方,还有一串动态的星图,标注着从月球基地到织星者驿站的完整航线,每个节点都闪烁着友好的绿光,像黑暗中指引方向的灯塔。更奇妙的是,当她的指尖划过屏幕时,星图上的光点会像萤火虫般飞到她的指尖,留下淡淡的暖意。

 

魏教授的全息影像突然剧烈波动了一下,像是被入口的能量干扰,影像边缘泛起锯齿状的波纹。但老人却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泪光,顺着脸颊缓缓滑落——那些泪水在全息影像中化作细小的光点,像星星般坠入虚空。“明远,你看到了吗?”他抬手对着入口的方向,像是在触摸那片靛青色的光芒,“孩子们做到了。宇宙真的听到了我们的声音,听到了人类的声音。”

 

姜晚慢慢走向入口,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防护服的传感器显示,入口边缘的引力场虽然强大,却呈现出一种有规律的脉冲,像在呼吸——收缩、膨胀,与地球的潮汐频率惊人地相似。她伸出手,指尖在距离光带还有几厘米的地方停下——那里的空间微微扭曲,让她的手指看起来像根被折断的铅笔,却没有任何刺痛感,反而有种温暖的酥麻,像浸在温泉里,连血液都仿佛在跟着光带的节奏流动。

 

“准备记录入口参数,”她对着麦克风说,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却异常坚定,“然后……通知地球,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门。一扇通往星辰大海的门。”

 

实验区的设备开始发出整齐的蜂鸣,那是数据记录系统在高速运转,硬盘的读写声像蚕宝宝啃食桑叶,细微却充满生命力。三百根能量导管的光芒与入口的光带交织,在金属壁上投下变幻的光影,像无数文明的符号在跳舞——有人类的甲骨文,有硅基文明的齿轮,有花形文明的花瓣……赵鹏望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参数,突然哼起了不成调的歌,是他小时候听的《东方红》;周磊摘下耳机,跟着轻轻打起了节拍,手指在膝盖上敲出清晰的节奏;肖薇的解码器里,正播放着从入口传来的、由氢原子跃迁频率组成的宇宙背景音乐,那旋律温柔而辽阔,像母亲哼唱的摇篮曲,又像宇宙诞生时的第一声啼哭。

 

穹顶外,月球的阳光依旧炽烈,将环形山的阴影拉得很长很长。而在这颗沉寂了数十亿年的星球背面,人类用智慧与勇气,撬开了宇宙的另一扇窗。窗外,是更广阔的星海,是无数等待相遇的邻居,是属于所有生命的、共同的未来。

 

探索之路,才刚刚铺展到更深远的地方。而此刻,站在新起点的人们,眼中都闪烁着和星图一样明亮的光。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究极进化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