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尝试,现代思维
书名:戏精天子:我在五代十国当影帝 作者:海棠蝈蝈 本章字数:2104字 发布时间:2025-07-29

张承业那番“三空”的警世之言,让李存勖从潞州大捷的荣光中,彻底清醒。

府库空虚、民心浮动、储位未定,这三座无形的大山,比杨师厚的数万梁军更让他感到窒息。

他坐在紫檀木椅上,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冰冷的扶手,脑海中属于现代李亚子的思维碎片,开始剧烈地碰撞。

“信息…效率…标准化…量化管理…”

这些模糊的概念,在五代乱世粗粝现实的挤压下,渐渐凝聚成几个清晰的的念头。

他需要工具,需要杠杆,需要撬动这近乎停滞的古代国家机器,哪怕只能撬动一丝缝隙。

“来人!传张监军,周节度使,李都指挥使,即刻至偏殿议事。

“另,着令府库总管,将河东、昭义两镇近三年所有粮秣、绢帛、兵甲、丁口、田亩的账册副本,无论巨细,全部搬来!孤要亲阅!”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

当张承业、周德威、李存璋三人带着疑惑步入偏殿时,都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

这间原本用于小规模议事的偏殿,此刻几乎被堆积如山的竹简、木牍和厚厚的纸本账簿所淹没。

李存勖站在“书山”中央,正费力地翻检着一卷边缘已经磨损起毛的粮册。

“大王…这是?”

张承业看着这杂乱无章的账册,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这正是他日夜忧虑却无力彻底梳理的根源。

“监军,周帅,存璋,你们来了。”

李存勖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疲惫,更多的是一种近乎偏执的专注。

“孤在想,我晋国府库钱粮、丁口田亩、军械损耗,数目如此庞大,为何管理起来,总是事倍功半?”

“查一个数,需翻十卷书;核一项账,需耗数日功?信息不明,何以决策?效率低下,何以强国?”

他随手拿起两卷记录同一粮仓的账册,展示给三人看。

一卷是粮官记录,潦草不堪,数字模糊;另一卷是转运使记录,字迹工整,但数字竟有出入。

“你们看!同一仓,出入库记录竟对不上!是有人贪墨?还是记录混乱?”

“查!要耗费多少人力时日?若战时急需调粮,以此为准,岂不误了大事!”

周德威看着那两卷截然不同的记录,眉头也紧紧皱起。

他深知粮草乃军命,如此混乱,实乃大忌。

李存璋更是面色凝重,他负责晋阳防务,深知后勤混乱对军心的致命影响。

“所以,孤要改!改这记账之法!改这信息传递之制!”

他走到一张临时搬来的巨大白麻纸前,拿起一支朱笔。

“首先,统一格式!”

他在纸上画出一个方框,标上“仓名”、“位置”、“主官”、“储粮种类”、“入库时间”、“库存数量”、“出库去向”、“经手人签押”、“备注”等栏目。

“自即日起,河东、昭义所有仓廪,无论官仓、军仓、转运仓,一律按此格式记录!”

“用纸!不得再用竹简木牍!字迹必须工整清晰!数字必须大写!每一笔出入,必须由经手人和仓官共同签押!”

“每月底,将此格式报表,一式三份,一份留仓,一份送州县,一份直送晋阳张监军处!”

张承业看着那清晰分明的表格,老眼猛地一亮。

这法子…前所未见,却直指要害。将所有关键信息框定,一目了然,责任到人,大大减少了造假和混乱的空间!

“妙!大王此法…老奴以为可行!必能厘清账目,堵塞贪渎!”张承业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

“其二,数据汇总!”

李存勖在另一张纸上画出一个更大的表格,抬头写上“晋国河东、昭义两镇月度钱粮物资总览表”。

下面列出“粮食”、“绢帛”、“铜钱”、“铁料”、“箭矢”、“甲胄”等大类,再细分到各州县、各主要仓库存量、月度收支、结余。

“张监军!烦劳你,抽调精干吏员,成立一个…嗯,就叫‘度支统计署’!专司此事!”

“每月初十之前,必须将此总表,清晰无误地呈于孤案头!孤要一眼看清,家底还剩多少!哪里富足,哪里匮乏!”

“度支…统计署?”张承业咀嚼着这个陌生的名称,眼中精光更盛。

这已不仅仅是记账方式的改变,而是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高效的信息收集和反馈系统。

“老奴…遵旨!必不负所托!”

“其三,军功!赏罚乃治军之本!然以往军功评定,多凭主将印象及亲兵口述,难免疏漏偏颇,易生怨望!”

他又画出一个表格:阵斩敌首、俘获敌将、缴获辎重、破阵夺旗、负伤程度、作战表现、综合军功等级、应得赏赐…

“自即日起,各营设专职‘功曹’,随军行动!”

“每一场战斗后,无论大小,必须按此格式,由队正初评,营官复核,主将审定,详细记录每一个士卒的军功!”

“军功表一式两份,一份营中公示三日无异议后存档,一份速报晋阳!”

“孤要看到每一个奋勇杀敌的士卒名字!孤的赏赐,要精准地落到每一个有功之人头上!杜绝冒功,抚平怨气!”

周德威和李存璋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动和钦佩。

此法若成,军心必然大振。

尤其是李存璋统领的沙陀精锐,最重公平,此法无疑直击其心。

“大王思虑周全!末将等必严格执行!”

两人齐声抱拳,声音洪亮。

“其四,军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然我军中兵甲打造,多由各地匠户分散进行,良莠不齐,制式杂乱,损耗巨大,补充困难!”

他脑海中浮现出前世片场,道具组高效运作的场景。

“孤欲在晋阳城西,择地建立‘将作院’!集中招募、管理各地良匠!”

“将兵甲打造,细分为‘选料’、‘锻打’、‘成型’、‘淬火’、‘打磨’、‘组装’、‘校验’等环节!”

“每个环节,由专精此道的匠人负责,形成…流水作业!”

“定下统一标准,比如甲片厚度、长矛长度、箭头形制、弓力磅数!每一件成品,必须打上匠作编号,校验合格方可入库!”

“如此,可大大提高效率,统一制式,保证质量,也便于战时快速补充和维修!”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