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集.
场景六:刑警队办公室 - 日 - 内
· 画面:
· 【中镜头】张红雨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何继生站在他身后,目光紧紧盯着电脑屏幕。
· 【特写】电脑屏幕上显示着黄豆电影社区的页面,苏秀的网名叫 “臭咸鱼也应该有理想”。
· 【中镜头】张红雨浏览着苏秀发表的 17 篇长影评,每篇下面都有不少网友的跟帖。
· 张红雨:这些影评视角还挺新颖的,分析也中肯,没看到什么过激的言论啊。
· 何继生:(眉头紧锁)不对,郑青阳说她经常写,会不会有被删掉的?
· 张红雨:(眼前一亮)有道理,我试试破译她的登录密码,看看能不能找到被删掉的。
· 【特写】 张红雨专注地操作着电脑,屏幕上的代码不断滚动。
· 音效:只有键盘敲击的 “噼里啪啦” 声。
· 【近镜头】 过了几个小时,张红雨突然兴奋地一拍桌子。
· 张红雨:找到了!她发表过 18 篇,这篇被删掉了!
· 【特写】 电脑屏幕上显示出那篇被删掉的影评标题:《符合 <半个月亮> 主题的只有半脑编剧、半脑导演和半脑演员》。
· 【中镜头】 何继生凑上前,快速浏览着影评内容,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 何继生:这风格跟之前的完全不一样啊,言辞也太犀利了,把编剧、导演、演员挨个痛批了一顿。
· 【配乐】:音乐变得紧张起来,带着一丝诡异。
场景七:刑警队办公室 - 夜 - 内
· 画面:
· 【中镜头】何继生和张红雨坐在沙发上,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正在播放电影《半个月亮》。
· 【特写】电影画面中,女主角用一条尼龙扎条勒住凶手的脖子,凶手面容扭曲,徒劳地挣扎着。
· 【近镜头】张红雨瞪大了眼睛,连忙拿起鼠标点击暂停,画面定格在尼龙扎条上。
· 张红雨:(声音有些颤抖)这... 这情节跟苏秀被杀的情景太像了!
· 何继生:(表情凝重)看来凶手是模仿这部电影的杀人手法。
· 【空镜头】:窗外夜色更浓,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 画外音:一条被删掉的影评,一部情节相似的电影,这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凶手为何要模仿电影杀人?一个个疑问盘旋在何继生和张红雨的脑海中。
· 【配乐】:音乐变得阴森恐怖,让人不寒而栗。
场景八:刑警队办公室 - 日 - 内
· 画面:
· 【中镜头】何继生和张红雨坐在办公桌前,两人眉头都紧锁着。
· 何继生:她为什么要删掉这篇影评?难道是受到了片方的威胁?
· 张红雨:不太可能,她又不是专业影评人,影响力有限,片方犯不着跟她较真。
· 何继生:(突然眼前一亮)还有一种可能,这篇影评不是她自己删的,是凶手删的,而且凶手很可能是她的熟人!
· 张红雨:(点头认同)有道理,我再去排查一下苏秀的社交圈,你呢?
· 何继生:我再带人去勘查一遍现场,看看有没有遗漏的线索。
· 【中镜头】 两人起身,各自忙碌起来。
· 【配乐】:音乐变得激昂起来,预示着调查将有新的方向。
场景九:苏秀住所附近绿化带 - 日 - 外
· 画面:
· 【远镜头】何继生带着几名警员在苏秀住所附近的绿化带进行仔细勘查,他们拿着放大镜,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 【近镜头】一名警员在草丛中发现了几片残缺的玫瑰花瓣,他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起,放进证物袋。
· 【特写】证物袋里的玫瑰花瓣,边缘有些枯萎。
· 何继生:(接过证物袋)好好保存,回去化验一下。
· 【中镜头】 何继生站起身,环顾四周,眉头依然紧锁。
· 【配乐】:音乐平缓下来,带着一丝迷茫。
场景十:张红雨办公室 - 日 - 内
· 画面:
· 【中镜头】张红雨坐在电脑前,仔细查看苏秀的 QQ、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
· 【特写】微信通讯录的黑名单里,有一个标注为 “没意思” 的人。
· 【近镜头】张红雨请技术科的同事帮忙,还原了部分聊天记录。
· 张红雨:(自言自语)看来苏秀和这个 “没意思” 曾经是情侣啊。
· 【特写】 聊天记录显示,“没意思” 前段时间每天都给苏秀发信息,但苏秀一次都没回,还把他拉进了黑名单。
· 【中镜头】 张红雨眼睛一亮,聊天记录中提到了《半个月亮》中尼龙扎条杀人的情节,之后苏秀就没再回复过。
· 张红雨:(兴奋地拿起电话)继生,有重大发现,苏秀黑名单里有个可疑人物,叫 “没意思”,很可能和案子有关!
· 【配乐】:音乐再次变得急促,充满了紧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