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王有为便紧紧抱着厚厚一沓资料,迈着匆匆的步伐走在村道上。晶莹的露水悄然打湿了他的裤脚,可他却全然没有察觉,满脑子都被即将到来的省台记者采访所占据。
村委会门口的老槐树下,已经聚集了十几个村民。他们像是一群翘首以盼的卫士,见王有为走来,纷纷热情地招手。
“有为,资料都带齐了没?”老支书嘴里叼着旱烟袋,慢悠悠地迎了上来,可他的眼睛却一直不自觉地往村口方向瞟,似乎在等待着什么重要的客人。
王有为用力拍了拍那鼓鼓囊囊的公文包,自信满满地说道:“全在这儿了,检测报告、照片、村民联名信,一样都没落下。”他环视了一周,发现小雨还没到,不禁问道,“小雨呢?”
“去村口接记者了。”赵老三连忙插话道。他今天特意穿上了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显得格外精神,“我让媳妇儿给她带了几个煮鸡蛋,省得饿着,等会儿有精力和记者好好说。”
正说着,远处隐隐约约传来汽车引擎的轰鸣声。一辆贴着省电视台标志的白色面包车缓缓驶来,车轮扬起一片尘土,仿佛是一场即将开启的战斗前扬起的硝烟。王有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手心也沁出了一层薄薄的汗珠。
车门“哗啦”一声打开,先跳下来的是小雨。她今天扎了个利落的马尾辫,白衬衫搭配着牛仔裤,整个人显得格外精神,就像一朵在田野中绽放的清新小花。紧接着,三个扛着摄像器材的人从车上走了下来,为首的是一位三十出头的女记者。她留着一头干练的短发,脖子上挂着记者证,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专业和自信的气息。
“这位就是王有为。”小雨笑着引荐道,还悄悄朝王有为使了个眼色,那眼神里满是鼓励和信任。
女记者伸出手,脸上带着职业性的微笑:“你好,我是省台《民生聚焦》的记者林雪。”她的目光在王有为沾着泥点的胶鞋上短暂停留了一秒,又迅速移开,语气平和地问道,“听说你们这里发生了企业违规使用农药的事件?”
王有为紧紧握了握她微凉的手,坚定地说道:“是的,请到村委会详谈。”
村委会的会议室里,早已挤满了人。大家围坐在一起,气氛既紧张又期待。林记者熟练地让摄像师架好机器,自己则掏出录音笔,轻轻放在桌上。王有为不经意间注意到她的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指尖泛着健康的粉色,与村里姑娘们那粗糙的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开始吧。”林记者按下录音键,眼神专注而认真,“请从头说起。”
王有为深吸一口气,仿佛要把所有的勇气都吸进肺里。他讲述时没有看准备好的资料,而是目光坚定地望着窗外那片充满希望的试验田。从最初发现秧苗发黄时的疑惑和担忧,到检测出违禁农药时的震惊和愤怒,再到金穗公司一次次威胁时的不屈和抗争,每一个细节都像放电影般在他的脑海中清晰地重现。说到动情处,他的声音有些发颤,那是他内心深处对这片土地和村民们深深的热爱与责任感。
“他们半夜来挖我们的田!”赵老三突然愤怒地拍案而起,黝黑的脸上青筋暴起,就像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要不是我们轮流守着,试验田早被他们毁得不成样子了!”
林记者眼睛一亮,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重要信息:“有证据吗?”
小雨立刻递过手机,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几个穿制服的人拿着铁锹站在田埂上的画面,还有那令人愤怒的现场录音:“这是我当晚拍的照片,还有录音。”
会议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村民们纷纷议论起来,那声音就像波涛汹涌的海浪。老支书颤巍巍地站起来,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皱巴巴的信封,双手捧着,仿佛捧着全村人的希望:“这是全村七十八户的联名信,我们不怕金穗,我们要讨个公道!”
林记者仔细翻看材料,不时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当她看到农药检测报告时,眉头紧紧皱起,眼中闪过一丝震惊:“这个浓度超标二十倍?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使用不当了,这是严重的违规行为!”
“所以我们才要种这片试验田。”王有为指向窗外那片绿油油的秧苗,眼神中充满了自豪和坚定,“证明不用他们的农药,庄稼一样能长好。”
林记者突然合上笔记本,果断地说道:“能带我们去田里看看吗?”
试验田边,摄像机的镜头缓缓对准了那绿油油的秧苗,仿佛在探寻着生命的奇迹。王有为小心翼翼地蹲下身,轻轻拨开一丛稻叶,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你们看,这片是新抽的穗,完全没受农药影响,长得多好啊。”
林记者凑近观察,忽然惊讶地“咦”了一声:“这稻穗比普通品种饱满啊。”
“是农科院的新品种。”小雨在一旁耐心地解释道,“我们做了有机肥对比实验,这边的产量预计能提高三成。”
摄像师迅速调整焦距,给稻穗来了个特写。阳光透过叶片,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仿佛是大自然在诉说着生命的故事。王有为看着镜头里自己粗糙的手与嫩绿的秧苗形成的鲜明对比,突然有种不真实感——他这个曾经连自家地都种不好的农民,现在居然站在省台的摄像机前,自信满满地谈着农业技术。
“能说说你们接下来的计划吗?”林记者微笑着问道。
王有为和小雨对视一眼,那眼神中传递着默契和坚定。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说道:“我们准备联合周边六个村成立合作社,推广有机种植。已经和县里的加工厂谈好了收购价……”
正说着,村口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就像平静的湖面突然被投入了一颗巨石。一个年轻人气喘吁吁地跑来,脸上满是焦急:“不好了!金穗的人带着执法队的来了!”
人群瞬间骚动起来,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紧张和愤怒的神情。林记者眼睛一亮,仿佛看到了一场精彩的好戏即将上演。她迅速对摄像师打了个手势:“跟拍!”然后转向王有为,镇定地说,“继续你们刚才的谈话,就当没听见。”
王有为心领神会,立刻提高声音,继续说道:“我们合作社的章程已经起草好了,第一条就是绝不使用违禁农药……”
远处,五六个穿制服的人气势汹汹地走来,领头的正是金穗公司的张经理。他看到摄像机时明显愣了一下,脚步顿时迟疑起来,就像一只被猎人盯上的猎物。
“请问你们是?”林记者快步迎上去,将话筒直直地指向对方胸口,眼神犀利而坚定。
张经理脸色瞬间变了变,眼神开始闪烁不定:“我们是来……例行检查的。”
“正好我们在做违规农药的专题报道。”林记者露出职业性的微笑,那笑容里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能请您谈谈金穗公司农药超标的问题吗?”
张经理额头渗出了冷汗,连连后退,眼神中充满了慌乱:“这个……我不清楚,我只是个跑腿的……”他转身就要走,却被摄像师拦住了去路,就像一只被困住的困兽。
老支书趁机高声说:“领导,上次你们说要补偿我们的损失,什么时候兑现啊?”
在镜头前,张经理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就像调色盘上的颜色在不断变换。最后,他丢下一句“会有人联系你们”就仓皇逃离,那狼狈的样子就像一只被打败的公鸡。村民们爆发出一阵欢呼,有人甚至激动地鼓起掌来,那欢呼声和掌声就像胜利的号角。
林记者关掉话筒,意味深长地说:“素材够丰富了。”她看了看表,“我们还要去县环保局采访,今晚就回省城剪辑,最迟后天播出。”
送走记者,王有为长舒一口气,这才发现后背已经湿透,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小雨递给他一瓶水,眼里闪着光,满是钦佩地说:“你刚才在镜头前表现得真好。”
“我说错了好几个数据。”王有为懊恼地挠头,脸上满是自责,“把增产三成说成了五成。”
小雨噗嗤一笑,安慰道:“没关系,这才是真实的你。要是背稿子,反而没这么打动人。”
夕阳西下,那温暖的余晖给试验田镀上了一层金边,仿佛给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外衣。王有为望着远处起伏的稻浪,就像望着一片金色的海洋,突然觉得肩上的担子轻了许多。他知道,这场战斗远未结束,但至少今天,他们让更多人听到了农民的声音,就像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
“走吧,”他拍了拍身上的泥土,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李婶说今晚包饺子庆祝。”
小雨却没有动,她静静地望着村口的方向,轻声说:“有为,你有没有想过,等这事过去后,你要做什么?”
王有为愣住了。这段时间他满脑子都是和金穗的斗争,还真没想过以后。他望着小雨被夕阳染红的侧脸,那侧脸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和她有关。
“我……”他刚开口,就被远处李婶的呼唤打断了。
“有为!小雨!饺子下锅啦!”
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里充满了默契和甜蜜。他们默契地把这个话题留到了以后。此刻,热腾腾的饺子,乡亲们的笑脸,还有那片承载着希望的试验田,才是最重要的,就像生活中最温暖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