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的晨雾还未散尽,阳光从云层的缝隙中斜切下来,落在会议室外的金属台阶上,映出一道道斑驳的影子。林雪站在门口,肩上的战术外套尚未脱下,身上还带着昨夜行动后的尘土。她回头望了一眼远处正在修复的围墙,那些被炸塌的钢架已被替换,新浇筑的混凝土还在散发余温。
她深吸一口气,推开了会议室的门。
屋内已经坐满了人。来自不同组织的代表们围坐在长桌两侧,彼此之间保持着微妙的距离。秦烈坐在主位,目光平静地扫视一圈,随后缓缓开口:“我们不能再各自为战。”
会议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昨晚,林雪带回了一个新盟友。”秦烈继续道,“他们不是敌人,也不是乌合之众。他们有自己的组织、纪律,还有——情报。”
他顿了顿,手指轻敲桌面,投影屏上浮现出一张战术地图,上面标注着几个关键节点。
“敌人的下一次攻击,不会只针对我们。”他语气坚定,“我们必须建立统一的防御体系。”
话音落下,屋内一片沉默。
“联合防御?”坐在左侧的一名代表皱眉,“你是想让我们把资源、情报、甚至指挥权都交给你?”
秦烈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向林雪。
林雪点头,从战术包中取出一段视频投影,投放在中央屏幕上。画面中,是一支敌方小队在水源点附近集结的画面,随后是她带领小队伏击、击溃敌人的全过程。
“这是‘希望’组织提供的情报。”她声音冷静,“他们愿意共享资源,前提是我们也愿意信任他们。”
“信任?”另一名代表冷哼,“你们怎么知道他们不是敌人派来的?”
林雪目光一沉:“因为他们救了我。”
她的话让屋内再次陷入短暂的沉默。
“信任不是空口白话。”秦烈缓缓道,“所以我提出了‘三共享两共担’原则——情报共享、资源有限共享、技术定向共享;责任共担、风险共担。”
“听起来不错。”一名年长的代表开口,“但谁来监督?谁来执行?”
张峰这时站了起来,手里拿着一份蓝图:“这是我们刚刚完成的‘联合警报系统’原型。它可以连接不同组织的通讯设备,实现即时预警和联动反应。”
他走到投影前,调出系统界面:“即使你们的设备老旧,我们也可以进行模块化适配。只要愿意合作,就没有技术壁垒。”
一名代表皱眉:“你凭什么保证,这套系统不会成为你们控制我们的工具?”
张峰笑了笑,没有说话,而是将一段数据传送到所有终端。
“这是系统的底层协议。”他道,“你们可以自行验证。如果发现任何隐藏权限,我们立刻停用。”
屋内一片哗然。
“你们疯了?”有人低声惊呼,“这种核心权限,怎么可能随便开放?”
“因为我们要的是真正的合作,不是控制。”秦烈站起身,目光扫过所有人,“我们都知道,敌人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他们迟早会再来,而我们,必须准备好。”
会议室里,气氛悄然发生了变化。
有人开始低声讨论,有人翻看系统协议,还有人盯着战术地图上的标记,若有所思。
“我同意。”终于,一名代表开口,“我们可以先从水源点开始试点联合防御。”
“我这边也愿意配合。”另一人点头,“但需要明确责任划分。”
“我们可以成立一个临时指挥小组。”林雪提议,“由不同组织派出代表,轮流值班。”
“再加上联合侦察组。”秦烈补充,“确保情报真实、及时。”
“还有一个问题。”一名年轻代表忽然开口,“你们怎么保证,内部不会再次出现内鬼?”
屋内气氛一滞。
“我们不能保证。”秦烈坦然道,“但我们能建立一套机制,让每一个环节都透明、可控。”
他看向陈浩。
陈浩会意,调出一份加密日志,投影在屏幕上。
“这是我们在会议开始前,追踪到的一段异常信号。”他语气平静,“它来自基地外围,频率模式与之前无人机残片上的编码高度相似。”
众人脸色一变。
“这意味着什么?”有人问。
“意味着敌人已经渗透到更远的地方。”陈浩道,“而我们,必须比他们更快一步。”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
“我同意加入。”最先开口的那位代表站了起来,“但我要亲眼看到这个系统的实际运行。”
“我这边也可以配合。”另一人点头,“但需要优先保障水源点的安全。”
“那就从水源点开始。”秦烈点头,“张峰,立刻安排技术部署。”
“明白。”
会议室内,气氛终于从戒备转向协作。
林雪站在窗边,望着外面的阳光,心中微微一松。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但至少,他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就在这时,张峰的终端忽然发出一声轻微的警报。
他低头一看,脸色瞬间变了。
“怎么了?”林雪立刻走过去。
张峰盯着屏幕,声音低沉:“系统初始化时,检测到一段异常代码……和之前无人机残片上的编码,几乎一模一样。”
林雪瞳孔一缩。
“他们……已经进来了?”
张峰没有回答,只是迅速调出追踪路径。
屏幕上,一串坐标正在闪烁。
那是一个未知的位置。
林雪迅速掏出记录本,写下坐标,抬头看向秦烈。
“烈,我们可能需要提前行动。”
秦烈目光一沉,缓缓点头。
“通知所有侦察组,准备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