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集:
场景一:熊岳农村 - 白天 - 外景
· 远镜头:一片广阔的田野,几个知识青年正在地里劳动,其中有四个女生和五个男生。
· 中镜头:华同学和其他几个女生一起干活,她性格外向,手脚麻利,和周围的老乡、小伙有说有笑。
· 画外音:当年,知识青年下乡,二姨被分到了熊岳农村,和其他几个女生住在大队部,男生则分到老乡家住宿。
场景二:树林旁 - 白天 - 外景
· 中镜头:劳动中途,华同学走到一处灌木矮树丛后方便。
· 特写:突然,面前小慢坡下哗啦啦一阵响,草被分开一条道,一个大蛇尾巴飞快地往远处而去。
· 近镜头:华同学吓得赶紧提上裤子跑回去,坐在人群边上,腿一直抖。
· 中镜头:老乡和同学们围过来询问情况,年长的老大娘给她叫叫魂。
· 老大娘:摸摸毛儿,吓不着,摸摸耳,吓一会儿。
· 画外音:从那以后,华同学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总说有个穿绿军装的小伙跟着她,大家都不相信。
场景三:大队部 - 夜晚 - 内景
· 中镜头:华同学躺在床上,自言自语,时而还捂嘴偷偷笑,其他女生都觉得很奇怪。
· 特写:华同学脸上露出甜蜜的笑容,像是在和人交谈。
· 画外音:中间好过个把月,后来她又开始自言自语,听她念叨,好像和那个 “小伙” 相处得还挺融洽。
场景四:城里电影院 - 几年后 - 内景
· 中镜头:华同学在电影院卖票,神情有些呆滞,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 画外音:恢复高考后,华同学回城,家里找关系给她找了个在电影院卖票的工作,后来她结婚生了个男孩,不久后又离婚了。
场景五:公园 - 白天 - 外景
· 中镜头:华同学在公园里,拿着随身听,跳着五十年代的革命舞,样子显得有些古怪。
· 特写:“我” 远远地看着她,心里有些感慨。
· 画外音:“我” 问过二姨,她家怎么不找人给看看,二姨说过了那个动荡年代已经很多年了,时间太长,看不好,医院也只能送她去精神病院,住一段时间就回来。
场景六:小山村 - 白天 - 外景
· 远镜头:一个宁静的小山村,老刘头坐在门口晒太阳,偶尔和过路人聊几句。
· 中镜头:几个月后,老刘头站在院子门口向远方望去,时不时自言自语,显得有些古怪。
· 特写:村里其他老人看到后,小声议论着。
· 老人甲:(小声地)老刘头这是快到寿了,在 “望路” 呢。
· 画外音:老刘头 95 岁的时候身体还挺硬朗,可没过几个月,就变得不愿做声,行为异常。
场景七:老刘头家 - 夜晚 - 内景
· 中镜头:老刘头的子女都回到家中,守在他身边,老刘头突然坐起来,向子女要笔墨纸砚。
· 老刘头:(急切地)快点给我,我师傅和师兄要来接我了。
· 特写:子女们都很惊讶,因为老刘头根本不识字,更别说写毛笔字了,但还是赶紧找来笔墨纸砚。
· 中镜头:老刘头大笔急挥,写出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在场的人都看呆了。
· 画外音:谁也没想到,没读过书的老刘头居然能写出这么漂亮的毛笔字,至今都是个谜。
场景八:老刘头家 - 几天后 - 内景
· 中镜头:老刘头的胃口变得很好,每顿饭能吃一碗米饭,家人都很高兴,以为他能活过一百岁。
· 特写:老刘头脸上露出笑容,和家人有说有笑。
· 画外音:就在大家沉浸在喜悦中时,意外发生了。
场景九:老刘头家 - 夜晚 - 内景
· 远镜头:老刘头躺在床上,安静地去世了。
· 中镜头:家人在一旁哭泣,显得悲痛万分。
· 画外音:老刘头在夜里睡觉的时候,安静地离开了,或许是他的师傅和师兄来接他了吧。
场景十:老刘头葬礼 - 白天 - 外景
· 中镜头:老刘头的葬礼上,很多人抢着供果,还让自己的孩子从棺材下面爬过去。
· 特写:孩子们一个个从棺材下爬过,大人们在一旁看着,脸上露出虔诚的表情。
· 画外音:不知道你们那里有没有这样的习俗,人们相信这样可以沾沾老人的福气,让孩子健康成长。
场景十一:“我” 家 - 姑父死后第三天夜晚 - 内景
· 中镜头:“我” 从灵堂回来,走到衣橱前,准备换衣服休息。
· 特写:“我” 在衣橱前的镜子里看到了姑父,他面无表情,脸色苍白,只有眼白的眼睛直直地盯着 “我”。
· 我:(吓得大叫,手脚冰凉)啊!
· 中镜头:妈妈听到叫声,赶紧从洗漱间跑过来,抱住 “我”。
· 妈妈:(安慰地)崽崽别怕,有妈妈在。
· 画外音:姑父自尽了,按照家乡的说法,在外自尽的鬼魂找不到回家的路,无法受用亲人的超度,破解之法是后代为其哭丧引魂,姑父没有子嗣,这个任务就落到了 “我” 身上。
场景十二:“我” 家 - 夜半 - 内景
· 中镜头:“我” 发起高烧,神志不清,起床用冰凉的手把屋里的每个人都拍醒,嘴里不停地说着胡话。
· 特写:“我” 的脸色通红,眼神呆滞,嘴角流着口水。
· 画外音:夜半时分,“我” 突然发起高烧,变得呆傻,家人都很着急。
场景十三:“我” 家 - 白天 - 外景
· 中镜头:亲戚们到桃园折桃枝,插满房前屋后,还在 “我” 的枕头下塞了用红布裹着的剪刀。
· 特写:一位长辈在路口烧纸钱,大声喊着 “我” 的名字。
· 长辈:(边烧纸钱边说)他姑父,是你自己想不开要走的,别为难孩子……
· 画外音:大人们用老一辈的偏方给 “我” 去邪气,烧纸钱和喊名字一连持续了七天,“我” 的神志才逐渐好转。
场景十四:镇上那条路 - 之后 - 外景
· 远镜头:镇上的那条路,姑父上吊的那棵树就在路边,很多人路过时都显得有些害怕。
· 中镜头:有人骑自行车路过,感觉脚下无力,像是踩空圈,破口大骂才摆脱险境;还有人吐口水。
· 特写:夜行的人都结伴而行,独行的人则准备一根粗铁棍。
· 画外音:“我” 好了之后,镇上却开始不安宁,人们说姑父在找替身,不到两年,同镇一个人突然在那棵树上上吊自尽。
场景十五:那棵树旁 - 白天 - 外景
· 中镜头:领导下令将那棵树连根拔起,烧个精光,周围围了很多村民。
· 特写:大树被点燃,熊熊燃烧,烟雾缭绕。
· 画外音:出了这事后,连不相信鬼神之说的领导也动摇了,下令烧掉那棵树,从此这条路太平了,镇上懂阴阳之术的老者说,姑父的鬼魂连同那棵树灰飞烟灭了,这是他害人的果报。
场景十六:阿姨家屋外 - 白天 - 外景
· 中镜头:“我” 跟着奶奶去阿姨家做客,“我” 和阿姨的孩子在屋外空地上玩耍,偷隔壁蔡婆婆家的红砖头搭东西。
· 特写:两个孩子开心地搭着小型灶头、厕所,脸上满是笑容。
· 画外音:阿姨的爸爸后事做完没多久,“我” 跟着奶奶去她家,和阿姨的孩子在外面玩耍,却没想到会发生奇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