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集:
书名:魔咒炫明 作者:诸葛风 本章字数:2425字 发布时间:2025-07-20




第十三集:

场景一:成都龙泉驿区电视台 - 日 - 内景

·         远镜头:1995 年底,华星演艺员培训班教室内,二十多个年轻学员正在练习台词,墙上贴着 “影视梦想” 的标语。

·         中镜头:“我”(20 多岁,穿着迷彩训练服)站在队列中,认真模仿着教官的动作,额头上渗着汗珠。

·         特写:黑板上写着 “《长征组歌》角色分配”,“毛泽东警务员 ——XXX(我)” 的名字被红笔圈出。

·         画外音:“从沿海流浪到成都,我像抓住救命稻草般报了这个培训班。那时的我还不知道,命运的剧本早已写好波折。”

·         近镜头:何明志(50 多岁,饰演毛泽东)拍着我的肩膀,笑容慈祥:“小伙子眼神亮,有股机灵劲儿,好好演。”

·         配乐:激昂的《长征》片头曲片段响起,持续 8 秒后减弱为背景音。

场景二:都江堰市某旅馆 - 日 - 内景

·         远镜头:1996 年夏,旅馆走廊铺着褪色的红地毯,几个演员抱着剧本坐在长椅上背诵。

·         中镜头:“我” 和李小松(20 多岁,瘦高个)、刘名(戴眼镜)在房间里打闹,刘名假装被按在墙上,夸张地求饶。

·         特写:刘名的枕头底下露出半截钱包,棕色皮质,边角磨损。

·         突然镜头:(快速切换)楼梯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马梅老师(40 多岁,穿着演出服)惊慌失措地冲上来,头发凌乱,气喘吁吁。

·         马梅(声音颤抖):快…… 查博他们被火锅店扣了!卷闸门都拉下来了!

·         中镜头:“我” 和李小松对视一眼,同时抄起墙角的火把(剧组道具,缠着红布)。

·         李小松(咬牙):妈的,孙二娘的黑店开到新中国了?

·         配乐:紧张的鼓点声渐起,每一声都像敲在心跳上。

场景三:火锅店门口 - 夜 - 外景

·         远镜头:火锅店卷闸门紧闭,里面隐约传来争吵声,“我” 和十个演员举着火把站在门前,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         特写:“我” 用力踹门,铁皮发出 “哐当” 巨响,震得手掌发麻。

·         中镜头:卷闸门被踹出缝隙,能看到里面查博(40 多岁,戴眼镜)正和老板推搡,王晓民导演(50 多岁)试图拦架。

·         近镜头:李小松用火把柄撬开闸门,火花溅到他手背上,他浑然不觉。

·         慢镜头:演员们蜂拥而入,火把的光在空气中划出金色轨迹,火锅店里的蒸汽与烟雾混在一起,能见度骤降。

·         画外音:“后来回想,那场景像极了武侠片里的劫狱,只是我们手里的火把,烧的是年轻气盛。”

场景四:火锅店包间 - 夜 - 内景

·         混乱镜头:(手持摄影风格)桌椅翻倒,啤酒瓶碎在地上,“我” 举着火把追老板(30 多岁,肥头大耳),他光着脚从二楼跑到一楼,拖鞋甩在楼梯转角。

·         特写:老板的肥脸被火光映照,满是惊恐,嘴里骂着四川方言脏话。

·         突然镜头:警笛声由远及近,却只进来一辆银色桑塔纳,一个穿便衣的男人(30 多岁,身材壮实)下车,径直冲进店里。

·         中镜头:便衣掏出铐子抓住女演员小张(20 岁),她尖叫着挣扎:“凭什么抓我?”

·         特写:“我” 和五个演员围上去,形成半圆,便衣突然掏出手枪,黑洞洞的枪口对着天花板。

·         音效:连续三声枪响(“呯呯呯”),震得灯泡摇晃,最后一声 “咔嚓” 空响格外清晰。

·         慢镜头:李小松突然掏出折叠刀(打开长度 15 厘米),朝着便衣的胳膊划去,鲜血瞬间染红了白色衬衫。

·         所有人静止 3 秒,只有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

场景五:派出所审讯室 - 日 - 内景

·         远镜头:审讯室墙壁斑驳,“我” 坐在铁椅子上,面前的桌上放着搪瓷杯,里面的茶水已经凉透。

·         特写:警察(40 多岁)把刘名的钱包拍在桌上:“说清楚,这钱包怎么回事?”

·         闪回镜头:(模糊处理)“我” 临走前对曾聪明(20 多岁,低头抠手指)说:“希望我回来时,钱包自己飞回去。”

·         回到现实:“我”(苦笑):现在信了吧?真回去了,一分没少。

·         警察(皱眉):少扯这些!说说你们袭警的经过!

·         画外音:“小松被判三个月,赔偿三万 —— 那时候成都三环房价才几百一平。我没演完警卫员,戏份被剪得只剩两个背影。”

·         空镜头:峨眉电影制片厂的牌子在雨中模糊,雨水顺着 “峨眉” 二字的笔画流淌。

场景六:山东高密县律家村 - 日 - 外景(1974 年)

·         远镜头:土路上,单姓姑娘(20 多岁)骑着自行车,后座载着母亲(50 多岁),车铃叮当作响。

·         中镜头:路边草丛里露出一个蓝布包裹,姑娘下车捡起,解开绳子发现是个婴儿,旁边放着几张纸币。

·         特写:母亲伸手想抱,姑娘却嫌恶地把婴儿抖在地上,抓起包裹和钱骑车就走,婴儿的哭声微弱如蚊蚋。

·         快进镜头:(云层快速移动)几天后,姑娘在修水利的工地上擦汗,天空突然乌云密布。

·         远景镜头:一道碗口粗的火柱从云端直冲姑娘头顶,她惊恐地张大嘴,还没发出声音就被火光吞噬,周围的人被气浪掀翻。

·         近镜头:有人爬过去翻看她的尸体,背上赫然有金色 “见死不救” 四字,几秒后渐渐隐去。

·         画外音:“天道有时比法律更直接。你弃生命如敝履,生命便收走你的归途。”

场景七:辽宁庄河光明镇 - 夜 - 内景(1964 年)

·         远镜头:王子臣家的土炕上铺着粗布褥子,五口人挤着睡觉,祖母(70 多岁)在中间打呼,小孙子(5 岁)蜷缩成一团。

·         特写:王子臣(30 多岁)翻身时踹了母亲(60 多岁)一脚,母亲闷哼一声,往炕边挪了挪。

·         画外音:“娶了媳妇忘了娘,说的就是王子臣。媳妇骂婆婆‘死了卖大碗肉’,他从不阻拦。”

·         中镜头:窗外风雨交加,雷声炸响,一团红球破窗而入,在屋内炸开蓝光。

·         慢镜头:王子臣夫妇浑身冒烟,身体僵硬,而中间的祖母和孙子毫发无伤,孙子还在咂嘴做梦。

·         特写:炕席上留下两个焦黑的人形印记,与夫妇的睡姿完全吻合。

·         配乐:低沉的诵经声渐起,带着悲悯与警示。

场景八:重庆复兴镇糖厂宿舍楼 - 夜 - 内景(80 年代)

·         远镜头:“我”(10 岁)和姐弟、表弟挤在一张床上,窗外雷声隆隆,闪电照亮墙壁上的奖状。

·         突然镜头:二姐(12 岁)尖叫着从另一张床跳起,手指着床下,脸色惨白如纸。

·         二姐(声音变调):火球!篮球大的红球滚进去了!

·         中镜头:姑妈(30 多岁)举着煤油灯过来,撩起床单,床下只有一双解放鞋和几个弹珠。

·         特写:二姐比划着球形,眼神惊恐:“从玻璃窗缝滚进来的,红得发亮,没声音……”

·         画外音:“多年后我才知道那叫球形闪电,科学至今无法解释。但二姐总说,那晚她闻到了硫磺味。”

·         空镜头:闪电照亮糖厂的烟囱,在夜空划出惨白的线条。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魔咒炫明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