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索很快被固定好。
郑红东第一个抓着绳子,身形矫健地滑了下去,转眼就消失在黑暗中。
片刻后,他用对讲机传来信号:“下面安全,可以下来。”
向枭紧随其后,接着是他的几个手下。
黎九言排在最后。
在下降的过程中,他仔细观察着通道的石壁。
石壁被打磨得异常光滑,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符文,笔画苍劲有力,似乎是某种道家的镇煞符。
越往下,那股阴冷的气息就越重。
当双脚踏上坚实的地面时,黎九言立刻警惕地环顾四周。
他们身处一个圆形石室的中央,石室的穹顶很高,四周有八个一模一样的拱形门洞,不知通往何处。
整个空间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仿佛每一块石头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此地的凶险。
“这……这是什么地方?”六子看着八个一模一样的门洞,感觉头皮发麻,“我们该走哪条路?”
向枭也皱起了眉,他看向黎九言。
黎九言拿出罗盘,指针却在疯狂地转动,根本无法确定方位。
“这里的磁场被扰乱了。”黎九言沉声道,“这些门洞,应该是一个迷宫的入口。”
“迷宫?”向天豪脸色一白,“那我们岂不是会困死在这里?”
“不一定。”郑红东的声音从一个门洞后传来,“跟我来,这条路有风。”
众人精神一振,立刻跟了上去。
穿过拱门,眼前出现的是一条狭窄曲折的回廊。
回廊的墙壁、地面和天花板,都由一种黑色的岩石砌成,光线照在上面,仿佛被吸收了一般,能见度极低。
而且,这条回廊的设计极其诡异。
它并非简单的弯曲,而是充满了各种锐角和钝角的转折,每走几步,视线就会被墙壁挡住。
“都跟紧了!别掉队!”向枭在队伍中间大声喊道。
他的声音在回廊中传播,却产生了奇怪的回声。
“别掉队……掉队……队……”
那回声仿佛从四面八方传来,忽远忽近,扭曲变形,听起来像是无数个鬼魂在耳边低语。
队伍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
走了约莫十多分钟,他们似乎还在原地打转。
周围的景物没有任何变化,永远是黑色的墙壁和无尽的转角。
“老大……我们是不是在绕圈子?”一个汉子忍不住开口,声音里带着哭腔。
“闭嘴!跟着走!”向枭厉声呵斥,但他额头渗出的冷汗,已经出卖了他内心的不安。
黎九言的眉头也紧紧锁了起来。
他发现,这个回廊不仅仅是利用了视觉误差,更是一种心理上的陷阱。
单调的景物,诡异的回声,不断地消磨着人的意志力,让人产生焦躁和恐慌。
“不对劲。”黎九言突然停下了脚步。
“又怎么了?”向枭不耐烦地问道。
黎九言没有理他,而是蹲下身,伸出发丘指,在地面上轻轻触摸。
冰冷,坚硬,没有任何异常。
但他闭上眼,仔细倾听。
在那些诡异的回声之下,他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不和谐的震动。
那震动非常有规律,像是某种巨大的机械在缓慢运转。
“这回廊……是活的。”黎九言站起身,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毛骨悚然的话。
“活的?你开什么玩笑!”向天豪尖叫道。
“我不是说墙壁是活的。”黎九言解释道,“我的意思是,我们脚下的地面,和两侧的墙壁,可能在以一种我们察觉不到的速度,在缓慢地移动、变化。所以我们才会一直走不出去。”
“这……这就是传说中的‘九曲回笼’阵?”郑红东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惊讶,“利用机关术和术数,构建一个不断变化的迷宫。没想到宋献策真把这种传说中的东西给造出来了。”
这个结论,让众人彻底陷入了绝望。
如果迷宫是不断变化的,那他们岂不是永远也找不到出口?
就在这时,队伍最后面突然传来一声短促的惊呼。
“谁?”向枭猛地回头。
只见队伍末尾的一个汉子,正惊恐地指着身后,脸色煞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众人急忙用手电照过去。
在他们身后约十米远的回廊拐角处,一个黑色的影子一闪而过,快得像是一道幻觉。
“有东西……跟着我们!”六子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整个队伍瞬间炸了锅。
未知的迷宫,诡异的回声,再加上一个潜伏在暗处的神秘黑影。
所有人的精神,都绷到了极限。
“什么东西!”
向枭厉喝一声,手中的尼泊尔军刀横在胸前,死死地盯着那黑影消失的拐角。
手电的光柱在那片黑暗中来回扫射,却什么也没有发现,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幻觉。
但那冰冷的、被窥视的感觉,却真实地萦绕在每个人心头。
“别自己吓自己!”郑红东的声音冷静得可怕,“不管那是什么东西,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走出这个鬼地方。”
他的话像一剂镇定剂,让慌乱的众人稍稍安定下来。
“黎九言,有办法吗?”郑红东看向黎九言。
他知道,破解这种基于术数和机关的迷阵,只有发丘将军的传承才有可能做到。
黎九言没有说话,他再次蹲下身,双指贴地,闭上了眼睛。
这一次,他不再去理会那些杂乱的回声和震动,而是将全部心神沉入到对“气”的感知中。
老爷子曾说过,万物皆有气。无论是山川河流,还是机关死物,都有其自身的气场流转。
九曲回笼阵虽然精妙,但只要是机关,就必然有其运转的核心,也必然有能量流动的轨迹。
只要能找到这条轨迹,就能顺藤摸瓜,找到阵眼!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黎九言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脸色也变得有些苍白。
这种对“气”的感知,对精神力的消耗极大。
在他的感知世界里,周围的黑色墙壁和地面都消失了,取而代代的是无数条纵横交错、颜色各异的能量流。
它们如同一个巨大的、混乱的毛线团,毫无规律可言。
不对!
黎九言心中一动。
再混乱的线团,也必然有一个源头!
他强忍着精神上的疲惫,将感知力催动到极致,在无数条能量流中,开始寻找那最与众不同的一条。
终于,他“看”到了一条极其微弱,却稳定无比的金色能量流。
它就像是黑夜中的一缕蛛丝,贯穿了整个混乱的能量场。
就是它!
黎九言猛地睁开眼睛,眼中爆射出骇人的精光。
“跟我走!”
他没有丝毫犹豫,起身朝着左手边一个看似普通的拐角冲了过去。
“你确定是这边?”向枭迟疑地问道。
“不想死就跟上!”黎九言头也不回地吼道。
众人不敢再多问,急忙跟了上去。
黎九言的速度极快,他不再理会回廊的转折,而是完全凭借着对那道金色能量流的感应,时而左转,时而右拐,甚至有几次,他直接撞向了一堵看似是死路的墙壁。
然而,就在他即将撞上的瞬间,那墙壁竟会无声地向两侧滑开,露出一条新的通道。
向枭等人看得目瞪口呆,心中对黎九言的敬畏又加深了一层。
就这样,在黎九言的带领下,他们仿佛开了上帝视角,在不断变化的迷宫中,走出了一条匪夷所思的直线。
大约五分钟后,前方的景象终于发生了变化。
回廊的尽头,不再是黑色的墙壁,而是一扇巨大的圆形青铜门。
门上没有门环,也没有锁孔,只有一-个巨大的、由无数个同心圆和刻度组成的转盘,转盘的中心,是一个太极阴阳鱼的图案。
这,就是九曲回笼阵的核心机关锁。
“这……这怎么开?”六子看着那复杂无比的转盘,感觉一个头两个大。
黎九言走到青铜门前,仔细观察着上面的刻度。
他发现,这些刻度并非简单的数字,而是融合了天干、地支、八卦、九宫等多种术数元素。
这是一个术数与物理结合的顶级陷阱。
“宋献策的风格……”黎九言喃喃自语,“和爷爷笔记里提到的诸葛亮的八阵图,有几分相似,但更加阴狠、诡谲。”
他想起了向枭之前提过的,宋献策师承诸葛一脉的传说。
看来,这并非空穴来风。
黎九言深吸一口气,他知道,接下来的破解,将是对他所学的一次终极考验。
他伸出双手,搭在了冰冷的青铜转盘上。
每一步,都必须经过精密的计算,错一步,可能就会触发比之前箭雨水银更加恐怖的杀招。
他开始缓缓转动转盘,整个人的精神,高度集中。
而就在此时,他没有注意到,在他们来时的回廊黑暗中,几双冰冷的眼睛,正无声地注视着他们。
那潜伏的黑影,再次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