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集:
场景一:麦田追影
· 时间:八三年初春的正午
· 地点:麦田、奶奶坟前、生产路、大水沟
· 人物:“我”(陈军)
· 镜头:远镜头拍摄广阔的麦田,陈军挎着草篮走在田埂上。中镜头拍摄他看到奶奶坟前的老婆婆,随后跟随他穿过麦田。特写镜头展现他看清老婆婆时惊恐的表情,以及老婆婆消失时的场景。
· 画外音:八三年的初春,对于陈军来说,是一段掺杂着恐惧与思念的记忆,那天正午,他在奶奶的坟前,看到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
· 配乐:风吹过麦田的沙沙声,陈军急促的脚步声
· 剧情:
陈军和邻居刘兄弟去西边几个村庄要饭,跑了几个村庄后陈军有点累,就先回去了。他挎着装有二三斤红薯干、高粱面窝窝头的草篮,在正午时分回到本村地界。离村子半里多地时,他看到奶奶的坟前站着一个老婆婆,那老婆婆站了一会儿,离开坟地上了生产路,顺路向西走去。
陈军一开始没多想,只是好奇,就从齐腰深的小麦地里斜插过去,跟在老婆婆身后。离老婆婆二十几步时,他看清了,那老婆婆的背影、灰白的头发、一身蓝色的棉袄棉裤,分明是死去一年多的奶奶!天已经热了,奶奶还穿着离开时父母亲给她做的新棉袄棉裤。
陈军(内心独白,既惊恐又思念):奶奶?真的是奶奶吗?她怎么会在这里?
他想起奶奶生前最心疼自己,也就不怎么害怕了,心想奶奶一定是想念自己了才显灵现身。他稳住心神,又跟着走了二十几步,奶奶往南一拐弯,走进了一条干枯的大水沟。陈军拐过地角,顺着水沟一看,奶奶在距他二十几步时一闪身,凭空消失了!
陈军(大喊):奶奶!奶奶!
四周一点声音都没有,他定了定神,发现身上衣物全汗湿了,流着泪回了村子。
场景二:家中诉说与母亲 “怨议”
· 时间:当天午饭时及午饭后
· 地点:陈军家
· 人物:陈军、父亲、母亲
· 镜头:中镜头拍摄家中场景,父亲接过篮子,擦去陈军的泪。特写镜头拍摄母亲抱着陈军在十字路口念叨时的神情。
· 画外音:回到家的陈军,将所见告诉了父母,而母亲的反应,带着当地特有的习俗和对孩子深深的爱。
· 配乐:家中的碗筷声,母亲念叨时的方言声
· 剧情:
到家时正是午饭时间,父亲接过篮子,擦了擦陈军的泪,听了他的叙述后咕哝了一句:“不是你奶奶,还会是谁。”
午饭后陈军开始发烧,母亲抱起他往屋后的十字路口一坐,对着家里祖坟的方向念叨起来。
母亲(用方言,语气温柔又带着一丝埋怨):孩子才十多岁,你再疼他想他也不能这样,把孩子吓着了咋弄?你也真是的。
陈军(迷迷糊糊中听到母亲的话,内心独白):奶奶,是你吗?你听到妈妈的话了吗?
场景三:回忆与思念
· 时间:多年后
· 地点:陈军的住所
· 人物:陈军
· 镜头:空镜头拍摄窗外的远方,中镜头拍摄陈军望着远方的背影,特写镜头展现他眼中的落寞。
· 画外音:或许生者的话死者能听到,从那以后,奶奶除了在陈军梦中出现过,再也没在他眼前出现过。多年过去,连梦里也很少见面了。
· 配乐:舒缓又带着思念的音乐
· 剧情:
陈军坐在窗前,望着远方,思绪万千。
陈军(内心独白):我写这些,除了永远怀念奶奶,就是想告诉世人,人唯一可与时间抗衡的只有思想而已。无论多么深厚的亲情、爱情、友情,抑或是仇恨,都可以在时间里诞生,也可以在时间里淡忘。唯有思想,是时间唯一不可冲破的记忆之门!
他落寞地对着远方问了一句:“奶奶,您在那里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