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集:
【开场】
空镜头:老旧的单位大院笼罩在暮色中,梧桐树叶在夕阳下投下斑驳的影子。配乐:蝉鸣渐弱,混入老式座钟的滴答声。
画外音(成年李明):有些记忆像夏夜的露水,看似蒸发了,却总在某个潮湿的瞬间,浸透整个灵魂。
【场景一:单位大院 - 傍晚 - 外】
中景:童年李明(10 岁)追逐着萤火虫,外婆(60 多岁)坐在竹椅上摇着蒲扇,妈妈(30 多岁)在晾衣服。
妈妈:小明,陪姥姥去趟厕所。
近镜头:李明噘嘴点头,外婆笑着拍拍他的头。特写:外婆手腕上的银镯子反射着最后一缕阳光。
【场景二:公共厕所外 - 夜 - 外】
远景:厕所的昏黄灯光在黑暗中摇曳,周围是齐腰的杂草。中景:李明数着墙砖,突然听到 “扑通” 声。
特写:李明冲进厕所,外婆趴在地上,手指抠着瓷砖缝。慢镜头:他扶起外婆时,看到她背后的衣服上有个淡淡的手印。
外婆:(平淡地)没事,被石头绊了下。
跟镜头:两人牵手回家,外婆的脚步有些踉跄,影子在路灯下忽长忽短。
【场景三:卧室 - 深夜 - 内】
俯拍:两张单人床并排摆放,月光从窗棂漏进来。特写:李明的睫毛颤动,突然被 “咕咚” 声惊醒。
低角度镜头:外婆倒在床与墙的缝隙间,双手抓着床沿悬空,双腿僵直。近镜头:李明的赤脚踩在地板上,冰凉的触感让他打了个寒颤。
特写:外婆的眼泪滴在李明手背上,温热而粘稠。外婆:(哽咽)腿动不了了……
中景:李明用零花钱买的塑料小手电照亮外婆的脸,她的瞳孔在光线下异常放大。
【场景四:卧室 - 晨 - 内】
中景:妈妈(30 多岁)摇晃着外婆,她双眼紧闭,嘴里念叨着听不懂的方言。特写:李明的睡衣领口还沾着外婆的眼泪痕迹。
妈妈:(焦急)你姥姥昨晚到底怎么了?
闪回镜头:
· 外婆在厕所被推的瞬间,墙角闪过一个穿花衬衫的影子
· 深夜外婆床底传来细碎的拖拽声
· 外婆的银镯子在黑暗中突然发亮
近镜头:妈妈从抽屉里翻出菜刀和黄纸,李明躲在门后偷看,手指抠着门框掉漆的地方。
【场景五:卧室 - 日 - 内】
中景:妈妈将三根筷子立在盛水的碗里,窗帘紧闭,只有台灯发出幽黄的光。特写:筷子突然直立,水面泛起涟漪。
妈妈:(厉声)你是谁?
特写:外婆猛地睁眼,眼神陌生而怨毒。外婆:(尖声)我只是推了她一下……
近镜头:李明突然想起前几天道口的车祸,卖冰棒的女孩倒在血泊里,头上别着红色发卡。
中景:妈妈举着菜刀走向门口,外婆的头随着她的动作机械转动。外婆:(哀求)别开门…… 铁路边好冷……
特写:妈妈打开门的瞬间,一道阳光射进来,外婆突然瘫软,银镯子 “当啷” 落地。
【场景六:卧室 - 午后 - 内】
中景:外婆坐在床上喝粥,妈妈在收拾碗筷。近镜头:外婆看着墙上的日历,喃喃自语:“该回乡下了……”
特写:李明发现外婆的银镯子内侧,多了一道浅浅的牙印。画外音(成年李明):那年暑假结束后,姥姥再也没踏足过那个大院。她总说,有些地方,沾了阴气就不能再来了。
空镜头:老式座钟的指针指向三点,钟摆突然停摆。配乐:蝉鸣再次响起,却带着一丝寒意。
【开场】
空镜头:清晨的老街被薄雾笼罩,凤凰树的枝叶垂在青石板路上。配乐:老式相机的快门声与鸟鸣交织。
画外音(蒙勇):作为摄影师,我总以为镜头能捕捉真相。直到那天,我拍到了不该存在的人。
【场景七:街角 - 日 - 外】
中景:蒙勇(30 多岁)举着相机,镜头对准凤凰树下的美女(20 多岁)。特写:美女的白裙在风中飘动,树下站着个戴草帽的老人。
近镜头:蒙勇按下快门,老人突然转头,草帽下露出左额的痦子。跟镜头:老人追赶蒙勇,拐杖敲击地面发出 “笃笃” 声。
蒙勇:(喘气)不就拍张照吗?
老人:(沙哑)删了它!那不是你该拍的!
远景:蒙勇拐进小巷,老人的身影消失在拐角的雾气里。
【场景八:蒙勇工作室 - 夜 - 内】
中景:蒙勇和孙奕(30 多岁)盯着电脑屏幕,照片上的老人与清朝老照片里的人影重叠。特写:两张照片中老人左额的痦子位置丝毫不差。
孙奕:(兴奋)这可是轰动性发现!
近镜头:蒙勇放大照片,发现老人的瞳孔里映出 19 世纪的街景。画外音(蒙勇):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有些镜头记录的不是现在,而是过去。
【场景九:街角 - 日 - 外】
中景:老人在凤凰树下摆起算命摊,旗子上的 “钱” 字被风吹得猎猎作响。特写:孙奕坐在小马扎上,老人的念珠突然卡住。
老人:(警惕)你想问什么?
孙奕:(拿出照片)1860 年的你,过得好吗?
近镜头:老人的手指捏碎了签筒里的竹签,痦子突然变得鲜红。跟镜头:老人收拾摊位走进死胡同,蒙勇和孙奕分头包抄。
空镜头:胡同两头空无一人,只有墙角的蜘蛛网在晃动。配乐:相机快门声变成诡异的回响。
【场景十:水果摊 - 日 - 外】
中景:蒙勇买香蕉,小贩(20 多岁)的眼镜反射着阳光。特写:蒙勇碰掉眼镜,镜片落地的瞬间,他看到小贩的眼球是浑浊的白色。
小贩:(慌张)别动!
近镜头:蒙勇捡起镜片,透过玻璃看到小贩头顶有串跳动的数字:000:00:15。画外音(蒙勇):那时我还不知道,那是生命的倒计时。
【场景十一:荷西巷 - 黄昏 - 外】
远景:巷口的大榕树枝繁叶茂,门牌上刻着 “始建于 1933”。中景:蒙勇和孙奕蹲在老钱家门口,门虚掩着。
特写:门缝里掉出半张清朝地契,上面的签名与老照片背面的字迹一致。跟镜头:两人推门而入,屋内弥漫着檀香。
【场景十二:老钱家 - 夜 - 内】
中景:老钱(60 多岁)拿出祖先照片,照片上的人都长着同样的痦子。特写:他撕下假痦子,皮肤光滑无痕。
老钱:(苦笑)只是长得像而已。
近镜头:蒙勇发现墙上的日历停留在 1987 年,而桌上的茶籽石吊坠在发光。画外音(老钱):有些秘密,知道了会折寿的。
【场景十三:老钱家 - 夜 - 内】
中景:美女和小贩破门而入,与老钱扭打在一起。特写:小贩的眼镜掉落,露出全白的眼球,美女的指甲变得漆黑。
孙奕:(大喊)他们是黑白无常!
慢镜头:蒙勇按下快门,闪光灯中,老钱的真身显现 —— 古装老者的胸前挂着茶籽石串。
老钱:(嘶吼)我活了三千年,早就够了!
特写:茶籽石散落一地,老钱的身体迅速干瘪,化作尘埃。空镜头:蒙勇的相机里,最后一张照片是老钱年轻时的模样,背景是 1860 年的凤凰树。
画外音(蒙勇):后来我才知道,长生不是恩赐,是诅咒。而那串茶籽石,至今还在我的抽屉里发光。